相關論文:論紅樓夢的藝術特色 談《紅樓夢》夢境描寫的藝術性
淺談《紅樓夢》之藝術風格 內容提要:本文從七個方面的淺談了《紅樓夢》的藝術風格,主要表現在:含蓄韻籍、按照現實生活發展的邏輯在平常自然的生活中表現人物性格、運用典型意義的情節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細節描寫、側面描寫、心理描寫、語言藝術。因此,《紅樓夢》堪稱是中國古典小說藝術的典范。 關鍵詞:藝術 含蓄韻籍 人物性格 典型意義 思想性格 細節 側面 心理 語言 典范 正文:
魯迅先生說:“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后,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闭驗槿绱,<紅樓夢>才在中國古代小說創作中到了顛峰。<紅樓夢>精湛的藝術表現在許多方面,很難用甲乙丙丁條條說盡。 含蓄韻籍的風格 原書名<石頭記>就很含蓄韻籍。一說該書故事是刻在石頭上的;二說<石頭記>有”石頭”所記的意思,石頭就是作者;三說<石頭記>揭示出該書故事發在南京,南京向來有石頭城之稱. 另外,小說在第一回談<石頭記>緣起時,提到了曹雪芹的五言絕句:”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此處強調的”味”字,是理解該書風格的重要之點。脂硯齋在庚辰本地四十三回就說該書“全是反面春秋”,所謂“春秋”就是“春秋筆法”,稱文筆曲折而意含褒貶的文字為“春秋筆法”。作者吳唯恐讀者不知用筆良苦,在第一回用諧音解讀了“甄士隱”、“賈雨村”兩個人物的名字:“將真事隱去”,“用賈雨村言,敷出一段故事來”。脂硯齋在小說地一回又一段較長的批語:“事則實事,然亦敘得有間架,有曲折,有順逆,有映帶,有隱有見,有正有閏,以至草蛇灰線,空谷傳聲,一擊兩鳴,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云龍霧雨,兩山對峙,烘云托月,背面傅粉,千皴萬染諸奇。書中之秘法,亦復不少!边@是理解《紅樓夢》含蓄藝術風格的重要文字。小說第十二回“王熙鳳毒設相思局假天祥正照風月鑒”更能體現這種藝術風格。 (二)按照現實生活發展的邏輯在平常自然的生活中表現人物性格 曹雪芹按照現實生活發展的邏輯,把人物放在平常的自然生活中,去自然地表現人物性格。因此《紅樓夢》中生活畫面和人物給我們的感覺是真實的,盡管它所描寫的朝代離我們今天很遠,今天的讀者卻不感到陌生。第十七回寫周瑞家的送宮花就體現了這種藝術手法的運用。 送宮花之事的發生就很自然。周瑞家的找王夫人匯報打發劉姥姥之事,由于王夫人不在自己房中去薛姨媽處了,周瑞家的來到梨香院輕輕掀簾進去,“只見薛寶釵等著家常衣服……”就這樣作者很自然地把筆鋒轉向寶釵,展開了人物形象的刻畫。忽聽王夫人問:“誰在房里呢?”周瑞家的忙出去答應了,趁便回了劉姥姥之事。略待半刻,見王夫人無語,方欲退去,薛姨媽忽又笑道:“你且站住。我有一宗東西,你帶了去吧。”說著便叫香菱。送宮花之事便自然發生了。周瑞家的按吩咐拿了花匣子開始送宮花。走出房門,見金釧仍在那里曬日陽兒。周瑞家的因問他道:“那香菱小丫頭子,可就是常說臨上京時買的,為他打人命官司的那個小丫頭子么?”金釧道:“可不就是他!闭f著,只見香菱笑嘻嘻地走來。周瑞家的便拉了她的手……對香菱的刻畫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這是甄士隱之女第一次以香菱的名字出現在小說中,與前邊照應。周瑞家的和金釧聽了香菱不知道自己父母、年歲、籍貫的回答,“倒反為嘆息傷感一回”…… 從送宮花整段文字來看,其場面轉換、情節銜接自然順暢,如行云流水,不露人工斧鑿痕跡,然而這不等于家庭生活的流水賬,曹雪芹根據需要,對事件的敘述和人物的刻畫有祥有略,有正面描寫,有側面描寫,有實寫,有虛寫,有濃筆重彩,有一筆帶過。例如寫周瑞家的向王夫人匯報劉姥姥之事,作者一筆帶過——周瑞家的“趁便回了劉姥姥之事”。因為前一回已經寫了打發劉姥姥的過程,為避免重復,故淡淡一筆,然而這淡淡一筆是不能缺的,它是故事與故事的銜接處,既過渡性文字。對薛寶釵的描寫顯然是濃筆重彩,對迎、探、惜三姊妹的用筆,惜春是重點,而且有伏筆作用。對“賈璉戲熙鳳”是虛寫,也是側面描寫。對寶玉、黛玉形象則作了精雕細刻,黛玉的多疑和鋒芒畢露,此處表現得很鮮明,也透露出她直率的性格;而寶玉此時則表現得有點圓渾,他的謊言卻曲折而實在地表現了寶玉、黛玉關系厚密勝過寶玉、寶釵。無疑作者筆下的周瑞家的形象也十分鮮明,深明主仆間的禮教,懂得為奴之道,也較乖滑和勢力,也有一定同情心?梢娮髡叻诺狡匠W匀坏纳钪校プ匀坏乇憩F人物,同時,也是在精心安排結構。 (三)運用典型意義的情節展示人物思想性格 作者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提煉富有典型意義的情節,并充分利用這一情節來展示人物性格。曹雪芹以他卓越的藝術天才,提煉出“元春省親”、“寶玉挨打”、“探春理家”、“抄大觀園”等不少富有典型意義的情節,特別是寶玉挨打這個情節寫得十分激動人心。兒子挨父親的打原本是日常生活中時有發生的事,然而作者筆下的寶玉挨打,其意義就非同尋常了。寶玉挨打的原因不是偶然的,比如寶玉不愛讀圣賢書是盡人皆知的,而且把勸他讀書的人罵為“國賊”,以至焚書。他不愿走封建階級安排的讀書做官的道路,同父親希望的“金榜題名”、“光宗耀祖”反其道而行之。對此,賈政早咬牙切齒、張口閉口罵他“生了”。另外,賈寶玉與地位低下的戲子琪官交往,而得罪了權勢大于賈府的忠順親王府,氣得賈政“目瞪口呆”。統治集團之間的矛盾給賈府造成了危機。金釧之死使寶玉十分傷心,久久難以平靜下來,至他挨打后、鳳姐生日時還與茗煙偷偷去郊外祭奠金釧。但在趙姨娘的唆使下,賈環進讒言說他“逼淫母婢”,著顯然是嫡庶矛盾的餓反映。著種種矛盾交織在一起,寶玉挨打自然不可避免,使事件變得富有典型意義。情節發展未到此為止,作者也并未以次為滿足,而是充分利用經過苦心提煉的情節展開一系列人物形象的刻畫。 寶玉挨打這件事賈府上上下下所有的人都十分關心。第三十四回寫寶玉挨打后被抬回怡紅院,人們先后看望、探視,作者順理成章地刻畫了一系列人物的思想性格。如襲人看寶玉傷痕道:“我的娘,怎么下這般狠的手!你但凡聽我一句話,也不得到這步地位。幸而沒動筋骨,倘或打出個殘疾來,可叫人怎么樣呢!”表現了與寶玉關系的餓不同尋常。接著寫寶釵探寶玉手里托著一丸藥走進來,向襲人說道:“晚上把這藥用酒研開,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熱毒散開,可以就好了!闭f畢,遞于襲人,又問道:“這回可好些?”這是探病的題目。接著又寫寶釵點頭嘆道:“早聽人一句話,也不至今日。別說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們看著,心里也疼!皠傉f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說的急了,不覺得就紅了臉,低下頭來。”可見寶釵對寶玉是“大有深意”的。當寶釵問襲人為什么寶釵挨打時,襲人便把茗煙的話說了出來,拉扯了薛蟠。寶于忙攔襲人的話,惟恐寶釵沉心。寶釵既責備寶玉,又為哥哥薛蟠開脫,走的時候囑咐人:“只勸他好生養著,別胡思亂想,就好了。要想什么吃的玩的,悄悄的往那里只管取去!睂氣O來有準備,去時周到,中間更細致,有些言語和情態同襲人頗似。 黛玉探視寶玉,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真情傾泄,進來啥也沒說,推寶玉,只有悲切之聲。寶玉“只見他兩個眼睛腫的像桃兒一般,滿面淚光”?梢婘煊翊饲耙呀浛捱^多時了。寶玉忍者疼痛反而關心安慰黛玉:“你又做什么來了?我雖然挨了打,卻也不很覺疼痛。這個樣兒是裝出來哄他們,好在外頭布散給老爺聽。其實是假的,你別信真了。”反映出寶玉、黛玉關系非同一般。此時黛玉雖不是號啕大哭,然越是這等無聲之泣,更覺厲害。聽了寶玉這些話,心中提起萬舉言詞,要說時卻不能得半句。半天,方抽抽噎噎的道:“你可都改了吧!”寶玉聽了后卻似非所答地道:“你放心。別說這樣話。我便為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边@是與其父的對抗情態,是一種至死不改的叛逆精神。圍繞探訪,后面還有許多文字。曹雪芹充分利用寶玉挨打這一情節,主次分明地刻畫出一系列人物的思想性格,展示他們之間的種種關系,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四)細節描寫 《紅樓夢》的細節描寫是十分出色的,而且它的一些細節描寫,都能反映社會深層方面的大問題。比如第四十一回,寫鳳姐向劉姥姥介紹茄子鲞,“劉姥姥聽了,搖頭吐舌道:“我的佛祖!倒得十來只雞來配,怪道這個味!”劉姥姥不認識那套精制的黃楊根杯子,發了番感慨:“我們成日家和樹林子作街坊,困了枕著他睡,乏了靠著他坐,荒年間餓了還吃他……我掂著著杯體重,斷乎不是楊木,這一定是黃松!钡谌呋貙憚⒗牙褜Α绑π费纭钡母锌,劉姥姥說:“這樣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錢,五五二兩五,三五一十五,再搭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兩銀子。阿彌陀佛!這一頓的錢夠我們莊家人過一年了。”螃蟹宴、茄子鲞本身都不具有什么重大意義,但經過作者的巧妙構思,通過劉姥姥見聞敘說,生動的細節就鮮明地反映出那個社會的重大問題,統治階級與百姓之間,矛盾之嚴重。 《紅樓夢》這部以生活為主要題材的小說之所以意趣盎然,與細節描寫的詳略得體密不可分。所謂細節描寫不等于完全精雕細刻、濃墨重彩,它也包括粗線條的勾勒。第十六回“賈元春才選鳳藻宮”,很多地方都寫得十分細膩,然而又有些地方用筆并非工細,而是淡淡地一筆帶過。如寫寧榮兩處個個皆有得意之狀,言笑鼎沸不絕的時候,寫賈寶玉反常之態,就用了粗線條一筆帶過。“雖聞得元春晉封之事,亦未解得愁悶。賈母等如何謝恩,如何回家,親朋如何來慶祝,寧榮兩處近日如何熱鬧,眾人如何得意,讀他一個皆視有如無,好無曾介意。因此眾人嘲他越發呆了!边@五個“如何”就是一筆帶過,是粗筆勾勒,根據寫作需要,哪些地方要精雕細刻,哪些地方要淡淡一筆勾勒,都是作者經過深思熟慮、精心設計的。運用精雕細刻和一筆帶過相結合的寫法,可以使情節發展波瀾有致,增強節奏感,從而避免了瑣碎、單調。一筆帶過有時還能起到情節轉換、場面連接的作用。 曹雪芹還于運用具有伏筆功能的細節來暗示一些事物的發展結局。例如《紅樓夢》中的大大小小的故事從緣起到結局,大都有伏筆功能的細節,所以故事的發展顯得自然順暢,在情理之中,結局也就勢所必致。 (五)側面描寫 巧妙的側面描寫是《紅樓夢》重要藝術成就之一!都t樓夢》內容之豐富,人物形象之多,情節結構之宏大嚴密,完全靠正面描寫是不夠的。如第六十五回、六十六回,通過賈璉的心腹小廝興兒之口側面描寫了鳳姐、平兒、李紈、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薛寶釵、賈寶玉。這部分內容的描寫在《紅樓夢》里是比較典型的側面描寫,而且又詳有略,主次分明,起到了補充和烘托人物性格的作用,使人物形象鮮明突出。 有時一些次要人物,作者為節省筆墨也完全側面描寫,。如孫紹祖就是通過迎春之口,復述了孫紹祖的語言:“你別和我充夫人娘子,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銀子,把你準折賣給我的。好不好,打一頓攆在下房里睡去。當日有你爺爺在時,希圖上我們的富貴,趕著相與的。論理我和你父親是一輩,如今強壓我的頭,賣了一輩。又不該作了這門親,倒沒的叫人看著趕勢力似的!边@之前迎春簡略敘述道:“孫紹祖一味好色,好賭酗酒,家中所有媳婦丫頭將及淫遍。略勸過兩三次,便罵我是醋汁子老婆擰出來的。孫紹祖雖未正式出場,通過側面描寫,一個“中山狼”的形象躍然紙上。 (六)心理描寫 《紅樓夢》許多地方描寫極為細膩、傳神,鮮明地揭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內心世界,取得了卓越的藝術成就。 作者對筆下人物的心理活動把握得非常到位,對人物在特定情景下心境考慮得相當周密,就如俗遇所說的“好象鉆到了人心里一般”。因此她能把人物最隱秘、最細微的思緒表達出來。這一點主要體現在對寶、黛二人愛情心理的描寫方面。 如第32回中,寶玉厭煩湘云勸他留心仕途經濟的話,又說“林妹妹不說這樣混帳話,若說這話,我也和他生分了。”此言在黛玉心中激起了強烈的感情漣漪,“不覺又驚又喜,又悲又嘆。所喜者,果然眼力不錯,素日認他是個知己。所驚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稱揚于我,其親熱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嘆者,你既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為你之知己,既你我為知己,則何必有金玉之論哉;既有金玉之說,亦該你我有之,則又何必來一寶釵哉!所悲者,父母早逝,雖有刻骨銘心之言,無人為我主張。況近日每覺神思恍惚,病已漸成,醫者更云氣弱血虧,恐致勞怯之癥,你我雖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持;你縱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此節心理描寫把黛玉聽到寶玉話語后的喜驚悲嘆刻畫得細膩傳神,給人以強烈的藝術震撼力。 傳神就是逼真,就是惟妙惟肖。如第七十三回有一段寫傻大姐不認得自己所拾的是春宮畫,見上面兩個赤條條男女相抱盤踞,便心下盤算“敢是兩個妖精打架?不然必是兩口子相打”,寥寥十余字,便把傻大姐的傻勁活靈活現的勾畫了出來,令人叫絕。又如第三回黛玉初見王熙鳳時的心理“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敬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黛玉在前面所看到的是賈母在大家族中的威嚴,所有后輩,包括邢王二夫人,在老祖宗面前,也只能恭恭敬敬,垂手侍立,何況今天有遠客到此,這大家禮儀是失不得的。而這“來者”在此場面中竟如此放肆!她到底是什么樣的人物呢?短短的幾句中包含了相當大的心理容量,把黛玉初見鳳辣子時的心理刻畫得精到傳神。總之,《紅樓夢》的心理描寫是極其成功的,這是作者匠心獨運的結果。心理描寫與語言、動作、環境描寫等血脈相連,意氣相通,真正做到了有機結合,成為《紅樓夢》藝術整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七)語言 《紅樓夢》的語言是經過千錘百煉的,堪稱我們古代小說語言藝術的典范。 《紅樓夢》作為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它的美不僅僅是表現在一些詞句上,更重要的是,它首先具有語言藝術的整體美——悲和喜、動和靜、冷和熱、藏和露、張和弛等方面。 我們知道,《紅樓夢》寫的是賈寶玉、林黛雨、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是從一個封建大家庭的盛衰,進而宣判了整個中國封建社會必然崩潰的大悲劇。作者把這個悲劇的主題,經常安排在喜劇的藝術氛圍中加以表現。 如第十八回賈元春奉旨省親那日,“園內帳舞蟠龍,簾飛繡鳳,金銀煥彩,珠寶升輝,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長春之蕊”,賈府一派喜慶、繁華、顯赫的鼎盛場面。但從這富貴繁華場面中,揭開一幕令人沉痛欲絕的悲劇:一面是“兩階樂起”,隆重舉行喜慶會見的禮儀;一面卻是“賈妃垂淚,彼此上前斯見,一手挽賈母,一手挽王夫人,三人滿心皆有許多話,但說不出,只是嗚咽對泣而已。邢夫人、李紈、王熙鳳、迎春、探春、惜春等,俱在旁垂淚無言。半日,賈妃方忍悲強笑,安慰道:‘當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兒們這時不說不笑,反倒哭個不了,一會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能一見!’說到這句,不禁又哽咽起來!痹跁娝赣H賈政時,也是“又有賈政至簾外問安行參等事。元妃又向其父說道:‘田舍之家,...得遂天倫之樂;今雖富貴,骨肉分離,終無意趣! 在“時時細樂聲喧”的大喜大慶中,伴奏的卻是極痛極悲的“嗚咽對泣”聲。原來喜慶的是“富貴已極”,悲痛的卻是個性自由和骨肉人情的喪失。 那個時代,社會主要矛盾是廣大人民反封建,爭自由與封建統治的矛盾,正是這個矛盾導致了封建社會的必然滅亡。賈妃的悲痛是與這個社會主要矛盾相通的。 在這樣一個大喜大慶的場面,出現的卻是矛盾、悲哀和沉痛,甚至連一個“富貴已極”的皇妃,都郁結著“終無意趣”的憤懣,發出了對“不得見人的去處”的詛咒。如此喜中見悲,便使人不由得不激動、尋味,對那個喪失人性的封建統治感到無比的憤慨和絕望。 此外,《紅樓夢》還力求通過人物自身的語言行動,把人物隱蔽、微妙、復雜的感情活現出來。 如第三十二回中,當賈寶玉在人前頌揚黛玉為“知己”,而罵薛寶釵勸他講經濟學問為“混帳話”,并從此跟她“生分了”,這時,站在門外的——“林黛玉聽了這話,不覺又驚又喜,又悲又嘆。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錯,素日認他是個知己,果然是個知己;所驚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稱揚于我,其親熱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嘆者,你既為我的知己,自然我亦可為你的知己,既你我為知己,又何必有“金玉”之論呢?既有“金玉”之論,也該你我有之,又何必來一寶釵呢?所悲者,父母早逝,雖有銘心刻骨之言,無人為我主張;況近日每覺神思恍惚,病已漸成,…你縱為我的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間,不禁淚又下來!庇窒灿煮@,又悲又嘆,這是怎樣一種矛盾復雜的心情呢? 作家似乎把人物置于顯微鏡下,使我們對人物的內心世界,看得再細膩入微,準確清晰不過了。這是人物的行動描寫所不能達到的藝術效果!都t樓夢》所達到的這種藝術效果,是與曹雪芹在人物描寫上運用動和靜相結合的藝術辨證法分不開的。既有“動”,又有“靜”,“動”則使人物形象表現的強烈,鮮明,“靜”則使人物心理描繪的細膩入微,動靜結合,相輔相成,雙璧生輝。 是呀,從紅樓夢整體藝術來看,它不愧為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中文系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