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6ucsc"></ul>
    <kbd id="6ucsc"></kbd>
    • <samp id="6ucsc"></samp>
    • <samp id="6ucsc"><tbody id="6ucsc"></tbody></samp>
      <strike id="6ucsc"></strike><strike id="6ucsc"></strike><samp id="6ucsc"><tfoot id="6ucsc"></tfoot></samp>
      論文格式
      電氣工程 會計論文 金融論文 國際貿易 財務管理 人力資源 輕化工程 德語論文 工程管理 文化產業管理 信息計算科學 電氣自動化 歷史論文
      機械設計 電子通信 英語論文 物流論文 電子商務 法律論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場營銷 電視制片管理 材料科學工程 漢語言文學 免費獲取
      制藥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裝工程 模具設計 測控專業 工業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應用物理 電子信息工程 服裝設計工程 教育技術學 論文降重
      通信工程 電子機電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學 藝術設計 新聞專業 信息管理 給水排水工程 化學工程工藝 推廣賺積分 付款方式
      • 首頁 |
      • 畢業論文 |
      • 論文格式 |
      • 個人簡歷 |
      • 工作總結 |
      • 入黨申請書 |
      • 求職信 |
      • 入團申請書 |
      • 工作計劃 |
      • 免費論文 |
      • 現成論文 |
      • 論文同學網 |
      搜索 高級搜索

      當前位置:論文格式網 -> 免費論文 -> 中文系文學論文

      淺析思嘉的實用主義性格特點

      本論文在中文系文學論文欄目,由論文格式網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www.donglienglish.cn,更多論文,請點論文格式范文查看 相關論文:似曾相識的陌生人——論思嘉的性格特征

      淺析思嘉的實用主義性格特點
       
       引言
       思嘉出生于一個愛爾蘭和法蘭西混血的家庭,在她身上,不可避免的繼承了她父親愛爾蘭血統的虛榮、自私、獨立、勇敢和叛逆;而她母親——愛倫,卻有著法蘭西人所特有的溫柔典雅和善良、受過良好的教育等優秀品質。思嘉雖然受到她母親嚴格的教育,但她先天的反抗性格戰勝了后天的教育。在思嘉身上,呈現出極其復雜而真實的性格組合,可以說,她是一個善惡兼備、美丑并存的真實的“人”。
       一、思嘉把媚蘭當成劍和盾
       把《飄》作為一本消遣性質的小說來看的讀者,或許都會有這樣一個印象——思嘉是把媚蘭當成自己的死敵來看待的,在思嘉的眼中,她的一生中所有不得意的事情,似乎都是媚蘭給她帶來的,而最重要的當然就是媚蘭占去了艾希禮,而艾希禮卻明明是愛她思嘉的,是本來應該屬于她的。因此,從媚蘭第一次在小說中出現,在“十二橡樹村”大野宴上時,“思嘉就恨不得立刻跑過去,在媚蘭乳白色的皮膚上狠狠的抓呀、掐呀,直到鮮血淋漓才痛快哩!”。[1]P126一直到媚蘭臨終前,思嘉對媚蘭都沒有好感,有時甚至恨不得媚蘭快死。但是另一方面,盡管思嘉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待媚蘭,而媚蘭卻是用自己的一生在感謝思嘉、幫助思嘉、愛思嘉的。
       思嘉在守寡期間,在義賣會上接受了瑞德的邀請,公然拋頭露面,與瑞德領跳了弗吉尼亞雙人舞后,被杰拉爾德先生責罵時,是媚蘭一步不移的守在思嘉的身邊,挖空心思,盡其所能的尋找話題來轉移杰拉爾德的注意力,讓思嘉免卻了一場滅頂之災。然后,在思嘉過早的脫去了喪服,轟轟烈烈地再次與大兵們跳舞、調情,與臭名昭著的瑞德頻繁的接觸時,也是媚蘭時時、處處用她那孱弱的肩膀為思嘉擔當了一切,為思嘉擋掉了眾人的非議。
       接下來的是思嘉和媚蘭一起從亞特蘭大逃回塔拉后,此時的塔拉早已不再是昔日的塔拉,母親死了,父親癡了,戰前所擁有的一切都不見了。在嚴酷的現實中,思嘉沒有被擊倒,而是很現實的正視生活,無可推卸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擔,并且認為“塔拉就是她的命運,就是她所面臨的戰斗,她一定要征服它”,對土地的熱愛,以及她自己的那股不服輸的勇氣支撐著她頑強的歷經各種挫折和苦難,甚至不得不到田地里去干從前黑奴干的“下賤”的農活,還時常受著饑餓和寒冷的威脅。在那段最令思嘉痛心和后怕的日子里,無論家里的人如何抱怨思嘉,如何眼巴巴地望著思嘉,向她索要食物,然而產后體弱多病的媚蘭卻從來沒有向思嘉訴過一聲苦。相反,她還在暗中默默地給思嘉力量,安慰思嘉,讓思嘉能鎮靜的面對一切。這樣一直到北方佬竊賊想要洗竊塔拉時,思嘉在萬般無奈和保護家園的本能的驅使下,開槍打死了北佬,她自己被嚇得魂不附體時,是媚蘭一聲不吭的用她那尚未痊愈的身體艱難的托起了戰刀站在了思嘉的身后。在塔拉莊園差點被小個子騎兵的一把火消滅殆盡時,一家人都丟下思嘉去避難了,思嘉仍然是在媚蘭的幫助下拼盡了吃奶的力氣,挽救了塔拉。因此,在當時,思嘉說出了這樣一個事實:“一旦你需要她 ,她就會在你的身邊”。[2]P571
       如果說在前面所闡述的這幾件事情當中,我們還看不出思嘉把媚蘭當成她的劍和盾的話,那么在戰后重建過程當中,我們則可以清楚的看到媚蘭對思嘉的支持。在思嘉不顧眾人的反對,自作主張買下了木材廠并親自經營,而且為了贏利,她還堅持與北方佬做生意,與北方佬建立了較好的合作關系,還在北方佬把彼得大叔等人得罪之后,再也沒有人替她趕車,和她做伴之后,她硬是一個人挺著個大肚子穿梭于眾男人之間,與男人們周旋,和他們討價還價,雇傭犯人來增加木廠里出廠木料的數量。于是,這許多“不守婦道”的行為終于惹得那些“下流白人”生氣了,他們帶著剛解放了的黑人向思嘉伸出了魔掌。弗蘭克為了保護她付出了生命,艾希禮和所有“三K黨”的成員都差點被她害得失去了生命,全城的婦女和老人都視她如蛇蝎時,媚蘭卻還是用一句她經常對思嘉說的話:“親愛的,我知道你這樣做,有你的理由”來化解了思嘉心中的悲苦和無奈,也讓思嘉有了繼續前進的勇氣。在思嘉和瑞德結婚后,因為他們夫妻二人的所做所為讓封建守舊的南方人拒絕接受,因此,在他們度完蜜月回到亞特蘭大后,沒有一個人愿意去拜訪他們,是媚蘭用她自己在群眾中樹立起來的威信,以及大家對她的愛護,她還冒著與大伙全部決裂的危險要求他們去拜訪思嘉,在當時媚蘭使出了這樣一個殺手锏:“如果誰不去拜訪思嘉,誰就永遠不要再來看我”。[3]P1054正因為媚蘭身上擁有那個舊社會所珍視的貧窮卻以貧窮自傲,決不怨天尤人的勇氣和樂觀、和善、仁慈、寬厚等美德,她成了戰后重建時期亞特蘭大社會的精神核心。因此,“老團兵”們不能也不敢冒與媚蘭決裂的危險,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去拜訪了思嘉。這就為他們以后的社交生活拉開了序幕。
       當然,大家都知道,整個故事的高潮部分,應該算是思嘉和艾希禮擁抱在一起被當眾抓獲之后,羞愧交加的思嘉在當時唯一想的就是逃回家中,把自己鎖在屋里,不去面對任何人,不去面對任何事。但是讓思嘉意想不到的是,在艾希禮的生日招待會上,為了保護自己,瘦小體弱的媚蘭裝著什么也不知道,“她挺身而出,像一把薄薄的發亮的刀子,眼睛里煥發著信任和戰斗的神采”,[4]P1155毅然保護自己不受眾人的非議,她還在事情發生之后日復一日的陪著思嘉去拜訪左鄰右舍,用無聲的語言幫思嘉澄清了那些她本來應該背負的罪名。如果有人以為媚蘭根本不知道艾希禮和思嘉之間的事情,那就是大錯特錯了,在媚蘭臨終時,她聲音顫抖著說了這么一句“艾希禮和你……”,[5]P1232雖然話沒說完,但是我們卻能從中體會到媚蘭的無奈與寬容。媚蘭是了解思嘉的,她了解思嘉不達目的,便死不罷休的固執勁兒,了解她那種很要強的實用主義性格的背面,卻又迷戀著代表舊制度的艾希禮的矛盾心理;她也同樣了解艾希禮,知道他雖然渴慕思嘉的美貌和活力,但殷情好客、忠誠名譽卻對他來說有著比思嘉更大的意義;再念及思嘉對她,對艾希禮的幫助,因此,她寧愿相信在艾希禮和思嘉之間有的只是友情,并且在臨終前還把艾希禮委托給了思嘉,把同樣的愛和信任寄托到了思嘉身上。至此,媚蘭的一生圓滿地劃上了句號,真可謂“用心良苦”啊!媚蘭是用自己的一生在愛思嘉的,但是,她的愛卻又不能不說是愚昧和盲目的。她用她的愛和寬容原諒了思嘉,思嘉卻因為她的愛和寬容在良心上背上了一個永遠的十字架。
       毋庸置疑,作者道德感情指向的正面,是媚蘭,可以說媚蘭是作品中最完美的人物形象,是完美的傳統道德的體現者,是善與美的標尺,是人們——男人和女人的精神支柱和靈魂,而傳統勢力的叛逆者——思嘉呢?她在讀者的心目中是時時、處處都看媚蘭不順眼的,但是,實際上,她卻也仍然擺脫不了這種標尺的規范。在媚蘭臨終前,思嘉終于意識到了她真正需要她一向討厭的媚蘭,沒有媚蘭自己是過不下去的,也意識到了媚蘭一向是她的劍和盾,是她的慰籍和力量,只要她需要,媚蘭就會站在自己的身邊。而作品本身也正是想以媚蘭身上擁有的,而思嘉身上又恰恰沒有的舊的傳統美德來襯托出思嘉的自私、叛逆以及她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的實用主義性格特點。正如作者自己所說的,這兩個女人之間的區別就在于:“媚蘭為了使人們愉快而講些親切和恭維的話(即使僅僅是暫時的),而思嘉從不這樣,除非是要為自己達到更高的目的”。[6]P190
       二、思嘉把艾希禮當成停泊的港灣
       或許有些讀者會認為思嘉情感不專一,玩弄男性,把男人當作實現自己目的的媒介,與查爾斯的婚姻是為了報復媚蘭和霍妮,嫁給弗蘭克是為了挽救塔拉,而與瑞德之間又好像僅僅只存在金錢關系。其實不然,在愛情上思嘉真心渴求的只有兩個男人:艾希禮和瑞德。艾希禮是舊南方的象征,彬彬有禮、溫文爾雅、愛好音樂、書籍和旅行,有頭腦,給人神秘感。思嘉的愛情理想,夢寐以求的就是艾希禮。自從她十四歲那年,艾希禮從為期三年的歐洲大陸旅游回來,到她家來拜望,她就愛上了艾希禮那雙朦朧的、灰色的眼睛,他的金黃色頭發和他那慢吞吞的、響亮的、音樂般的聲音,因為她是思嘉,她是應該可以得到她所想要的東西,甚至達到翻云覆雨、手到擒來的地步的。因此,在“十二橡樹村”大野宴上將要宣布艾希禮與媚蘭訂婚的消息時,她還以為艾希禮根本不知道她也愛他,以為艾希禮是覺得她有那么多男朋友,而他沒有辦法得到她。因此,他才跟媚蘭訂婚的。于是,她不顧一切的向艾希禮表白她的愛情,并表明想要和他一起私奔,但是,艾希禮卻拒絕了她。于是,這個嬌寵慣了的、經常有求必應的孩子生平第一次碰到了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實際上,在當時,思嘉對愛情和婚姻并沒有明確的意識,她所擁有的只是一種強烈的虛榮心和占有欲,“她生來就容不得任何男人同別的女人戀愛”,“只要一看到男人們跟別的女人在一起,就會產生掠奪之心”,[7]P36她施展自己的女性魅力,讓布倫特緊緊的圍繞在自己身邊,她從英迪亞那里誘拐了斯圖爾特。于是,她在不能把艾希禮從媚蘭身邊搶走時,她就報復性的把自己嫁給了查爾斯,但是,膽小、害羞的查爾斯卻并不能彌補她不能從艾希禮身上得到的那份愛,相反,帶給她的只是累贅、厭惡感和寡婦的黑喪服。因此,她在痛恨查爾斯的同時,對艾希禮的迷戀也于無形中比以前更深了。
       可以說思嘉對艾希禮的愛,是那種因為得不到而死死追求的愛,也是那種經過歲月和苦難的磨練而愈釀愈濃的愛。最使讀者感動的是:戰火逼進亞特蘭大時,思嘉堅守在媚蘭的身邊為媚蘭接生的那一幕。在艾希禮從前線回家探親假期結束重返前線的時候,思嘉沒有盼到艾希禮對她作深情的傾訴,也沒有聽到讓她顫抖的“我愛你”,而是要她答應照看好媚蘭,作為艾希禮的妻子,媚蘭是思嘉的家姑,更是她的情敵,思嘉在平時就恨她占去了艾希禮,又因為媚蘭與她的大不一樣,她時時、處處都看媚蘭不順眼,在此刻更是嫉妒她,痛恨媚蘭那灰色的影子無論何時都插在她和艾希禮之間,但是出乎讀者意外的是,她卻還是答應照顧媚蘭,“我為了你,什么都愿意干”。[8]P330為了艾希禮,思嘉可以犧牲任何東西。
       為了照顧即將分娩的媚蘭,思嘉克制住對塔拉農場生病的母親、妹妹的思念,置父親叫她回家的要求于不顧,留在炮彈呼嘯、戰火紛飛的亞特蘭大,陪伴在媚蘭身邊,為媚蘭分娩擔憂,為大家的生命安全擔憂,為媚蘭的分娩做準備工作而四處奔波,又不得不在沒有醫生,缺醫少藥的情況下,自己徒手幫助媚蘭平安的生下了孩子。此后,思嘉又在被瑞德半路拋棄的情況下,帶著媚蘭母子冒著生命危險逃回了塔拉。但此時,她日夜思念的母親卻已在她回家的前一天被傷寒奪去了生命,她的父親杰拉爾德也在戰火劫難和家庭變故的雙重打擊下變成了一個癡呆老頭。至此,思嘉的整個生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的精神支柱在一夜之間轟然倒塌了。
       如果不是出于對艾希禮的那份深沉的愛,試想,就憑“我情愿給你做任何事情”。[9]P331這么一句簡單的諾言,會讓凡事都首先為自己著想的思嘉做出這么大的犧牲嗎?
       可以說,思嘉最大的不幸是愛上了艾希禮,愛上了一個既愛她又不敢要她的新時代的懦夫,是他那種既不能將自己徹底奉獻出來,又想永遠自私的占有著思嘉的感情,為了維護自己的道德形象的完善的自私心理將思嘉的一身都毀了。但是,思嘉的幸運之處也可以說是愛上了艾希禮,愛上了那個像夢一樣的男人,她肯定的認為,長期以來她一直依靠艾希禮的愛才活下來,是艾希禮的愛支撐著她熬過了那么多艱苦黑暗的歲月。
       那么,艾希禮是否也愛思嘉呢?如果說艾希禮根本不愛思嘉,這顯然不是事實,應該說艾希禮對思嘉始終有一種自發的不可抑制的熱情,正如他自己對思嘉說的那樣:“思嘉,思嘉,你真漂亮,真堅強,真好,親愛的,你的美不僅僅在這張可愛的臉上,而在你的一切,你的身子,你的思想和靈魂”。[10]P334“我愛你,愛你的勇敢,愛你的頑強,愛你的情火,愛你那十足的冷酷無情,我愛你到什么程度?愛到我剛才幾乎敗壞了這所庇護過我和我一家的殷勤款待,愛到幾乎忘記了世界上再好不過的一個妻子了——愛到我在這泥地里就能對你放肆,把你當作一個——”。[11]P648如果說艾希禮不愛思嘉,他會做出這么深情的告白嗎?在思嘉與艾希禮相處的過程中,思嘉憑著女人的直覺能體會到艾希禮的這種熱情。因此,她才鍥而不舍的追求艾希禮。但是,艾希禮是了解思嘉的,他知道與其讓他拋棄與他自己十分相似的媚蘭,而與思嘉結合,而最后又讓思嘉因為不能完全占有他又厭倦了他,還不如讓自己用名譽和犧牲之類的漂亮話,敷衍著思嘉,使思嘉一直癡心不改,執迷不悟,而他就可以同時擁有著媚蘭的愛,又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著思嘉慷慨的關懷、照顧和依戀。艾希禮是虛幻的、懦弱的、也是自私和可憐的。因為有了思嘉的愛,他得以在這個競爭殘酷的社會中茍延殘喘,也因為思嘉的那顆獅子的心和她的狠狠的愛,他被拴在思嘉前進的車輪上拖著走了十二年,盡管還沒掉隊,卻也早已是遍體鱗傷、滿目創夷,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了。正如他自己對思嘉所說的那樣:“我是一個懦夫”,瑞德也曾這樣說過“他既沒有行動的勇氣,又沒有行動的能力”。[12]P730在日常生活中,他依靠媚蘭,在愛情上,他卻又只能遠遠的愛著思嘉,既不敢要思嘉,又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思嘉投進別人的懷抱。當他知道思嘉要嫁給瑞德時,他也明白瑞德是比他自己要強幾十倍,幾百倍的,他生怕瑞德終有一天會將思嘉的心從自己身邊帶走。因此,“他突然像老了幾十歲年紀”,〔13〕p842但是,另一方面,他卻又在塔拉莊園眼看就要遭到滅頂之災時,既不能給思嘉一個好的建議,也不能說一句溫存體貼的話來溫暖思嘉的心,反而告訴思嘉“我回來好幾個月,只聽說過一個人是真正有錢的,那就是瑞德?巴特勒”,[14]P638是他自己間接的把思嘉推向了瑞德,任憑思嘉一個人單槍匹馬到亞特蘭大找瑞德。像他這樣一個在有困難時就把自己所愛的女人推向別的男人的懷抱的男人,他活著還有什么意義呢?正如瑞德所說的:“他們這個家族活著也只是擺設而已”。[15]P842思嘉的一生是極其現實的,但是對艾希禮的愛卻與她的實用主義性格完全背道而馳,因為對艾希禮的迷戀,她拒絕從實質上看問題,他只看到艾希禮身上擁有的那些她沒有的舊社會的品質,對于他不能適宜新社會的無能和懦弱卻視而不見。正所謂:“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因此,她帶著一份得不到的愛而苦苦追求了艾希禮十二年,直到媚蘭快死時,眼看多年來的迷戀就可以有結果了,她才猛然發現艾希禮其實并不愛自己,她也冷靜的認識到“艾希禮其實沒多大意思”,在現實生活中,“他除了做夢,除了往回看,他什么也做不了”,“除了在我的想象中,他從來就沒有具體的存在過”,“我愛的只是某一個我自己虛構的東西”。[16]P1241
       思嘉至始至終都是不了解艾希禮的,她不理解艾希禮的思想,對艾希禮所談的也從不感興趣,而只是因為得不到而要苦苦追求罷了,又因為對他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所以她就舍不得在沒有得到時就放棄。就正如一個孩子哭喊著要天上的月亮,在沒有得到之前,覺得他是那么美,那么純潔,但是一旦拿到手上時,卻又不知道拿他來有什么用。至此,思嘉對艾希禮的愛方才正式拉上了帷幕,整整用了自己十二年的大好青春,一個人的一生,特別是一個女人的一生,又能有幾個十二年啊!但我們卻也能從中看到思嘉性格的另一面:執著。
       三、思嘉把瑞德當成良師益友
       瑞德與思嘉的感情悲劇,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她太像他了:絕對的以自我為中心,強悍的我行我素。
       瑞德從第一次在“十二橡樹村”見到思嘉時,就知道思嘉是用自己一樣的材料構成的,是他夢寐以求的女人。瑞德愛思嘉,因為她和他自己一樣精力充沛,直率坦誠,這位“偉大的跑封鎖線的冒險家”不僅精力充沛,坦誠直率,而且率先適宜了新的價值觀念,在新的天地里成就了一番事業,他總是用歡奔亂跳的然而又是危險的,具有穿透力的眼睛來逼視、剖析別人,思嘉是他平生見過的唯一漂亮、直率、健康而又有勇氣的女人,“她天真的像火、像風、像野性的東西”從不會刻意掩飾什么,心里想的在她的臉上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他欣賞思嘉光芒四射的漂亮和“整個世界都打不到的”的勇氣。他是懷著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的愛所能達到的最高程度在愛思嘉的。
       瑞德愛她,還因為她與自己一樣惟利是圖,不擇手段又自強自信,她和他一樣,崇奉的是現實社會中的生存競爭、優勝劣汰的理念。他們從不相信道德,認為道德從來都一錢不值,他還告訴她:“只要你經常備有足夠的勇氣——或者金錢——你就用不著什么名譽了”。[17]P236他公然宣稱自己是叛徒,是自私自利的匪類。但是,在戰爭接近尾聲時,他卻丟開心愛的思嘉上了前線,而且他還一直把媚蘭當作一個偉大的女性,在媚蘭面前,他可以毫無顧忌的把自己身上的弱點暴露出來,也從來都不掩飾自己的真實想法。實際上,在眾多同思嘉交往的人中,除了媚蘭和艾希禮這兩個在思嘉一生中影響極大的人之外,瑞德要算是最復雜的人物,也是唯一將思嘉看得透徹的一個,他對思嘉這樣說過“我非常喜歡你——因為你那種伸縮性很大的良心,因為你很少刻意掩飾過自私自利,還有你身上的實用主義,我身上也有這樣的品性”,[18]P1200“你是我認識的唯一坦白的女人,一個只從實際出發看問題而不多談什么道德來掩飾問題實質的女人”,[19]P225這些可以說是很形象的概括出了思嘉性格的本質特征的,正因為瑞德同思嘉身上有著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瑞德可以說幾乎是一面鏡子,從他身上,我們可以間接的看到思嘉的性格特點,這也正是“他是她唯一可以彼此講實話的人”的原因。他們兩個人的特點相得益彰,互為照應。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通過瑞德對思嘉的無情解剖,作者才得以從側面塑造了思嘉這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同樣,在思嘉眼里瑞德是一個“講究吃喝享樂、追求時髦服飾,厭惡南方和嘲罵參軍打仗”的人,他身上有思嘉所看不起的非上等人的品性。而瑞德卻從一開始便看出思嘉和他是同一類人而為之所吸引。但是,瑞德卻又總是能一針見血的揭示出她那種實用主義性格的本質,能一眼看出她頭腦里在想什么。因此,一方面,思嘉覺得:“同瑞德談心,就好比穿了一雙太緊的跳舞鞋之后換上一雙拖鞋,那樣讓人感到既輕松又舒坦”,[20]P762另一方面,又因為在瑞德面前,她的極強的虛榮心得不到滿足,對于瑞德所說的本是事實而又十分尖刻的話又總是不勝休怒,再加上在她心中有虛幻的艾希禮的愛情做支柱。因此,她一直拒絕從實質上看問題,也覺察不出瑞德對她的關心、愛護。但是瑞德卻一如既往的“站在她的背后愛著她、理解她、隨時準備幫助她”,他自信的認為:總有一天,思嘉會從對艾希禮的迷戀中醒悟過來,發現自己才是她最需要的人。但是,思嘉卻讓他失望了,他的新興資產階級的“愛情冒險游戲”也失敗了。
       如果說,瑞德和思嘉的這場婚姻是失敗的,那么他們是失敗在彼此都太好強,太相似了。
       瑞德曾這樣無數次對思嘉說過:“親愛的,我是唯一了解你,又還能愛你的人”。[21]P920但是,實際上,瑞德是否真的了解思嘉呢?他整整愛了她十二年,卻生怕他一旦向思嘉表白他的愛情,她就會把他的愛作為鞭子舉在他的頭上,以此作為武器,來控制他,于是,他只能在心里默默的愛思嘉,但是卻又不敢讓思嘉知道。可以說,瑞德是那種為了要面子就可以不要愛的大男子主義的男人,他錯就錯在太要面子上。而思嘉呢?她是否也愛瑞德呢?當然,我們大家都知道,思嘉愛瑞德。她喜歡跟瑞德在一起,喜歡跟瑞德一起談心,因為瑞德總是有辦法讓她開心,有辦法讓她忘掉生活中的一切煩惱。但是,她卻不能確定瑞德是否真的愛她,盡管有那么一些模糊的意識,但是瑞德是那么驕傲,又是那么不可琢磨,她也親口聽瑞德說過:“我要你的心比要任何一個別的女人的心都更迫切”,[22]P1013她也在瑞德為她做過了很多事情后,在心里想過:“如果一個男人不是非常愛這個女人,那他就是發瘋了”,但是她卻并不了解瑞德,她看到的也只是他的表面,她從來都不深刻分析問題,她也從來就不了解任何人,因此,她沒有辦法走近瑞德,也沒有辦法了解瑞德,她以為他根本不懂愛,以為他要的只是情欲罷了。于是,她就這樣像一個初戀的少女一樣遲遲不敢向瑞德表白她自己的真實想法,也不敢告訴瑞德她愛他,她怕瑞德又會帶著那種讓她永遠都看不清楚的表情來嘲笑她、愚弄她。就這樣,一直到媚蘭臨終時,直到對艾希禮的愛情幻滅后,她才猛然發現,實際上“許多年來她都是依靠在瑞德這堵愛的石壁”上才平安的在這個新的社會中站住了腳跟,才能找到:“夢中尋而未獲的安全地帶”,只有瑞德才會在她需要他的時候,及時的出現在她的身邊,而不會像艾希禮那樣每次都使她塌臺,她已經準備好要用她的后半生來好好的待瑞德。但是,讓她失望的是瑞德這個堅強的男人,卻在經歷了她自己對艾希禮的那股固執勁兒,以及邦妮和媚蘭的死之后心灰意冷了,他對她的綿綿無期的愛也被他們消滅殆盡了。
       他們因為相似而相愛,同樣又因為太相似而彼此傷害,這兩個明明彼此相愛著的人,就這樣彼此都高昂著頭而失之交臂了。思嘉生來就不了解她愛的兩個男人,她因為不了解艾希禮而愛他,但又因為不了解瑞德而失去了他,因此,她在“得到了整個世界時卻丟掉了靈魂”,丟掉了她一生中最愛的兩個男人。
       瑞德因為對思嘉的愛而把自己弄得遍體鱗傷了,但是他卻用他的愛成全了思嘉。是他讓她明白了:穿著喪服為死去的丈夫長期的守孝的制度,是比印度的“自焚殉夫”的制度更加殘忍的;在義賣會上,他看出了她想跳舞的急切心情,因此他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韙,用整整一百五十個金幣讓她重新踏上了新的生活道路;在亞特蘭大失陷時,他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扶送她回塔拉;戰后重建時期,他又借錢給她起家;還時刻默默的在她需要他的時候為她分憂解難,為她排解她心中的不快,為她出謀劃策;讓她從一名衣食無憂、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奴隸主農場大莊園的千金小姐成長為一名新興的資產階級的新女性;從一名在戰后一無所有的掙扎在溫飽線上的家庭主婦發展成為一名擁有兩家規模很不錯的木廠、兩個木料廠、十多只騾隊和一大批廉價勞工的女老板。
       四、小結
       總之,在思嘉身上有著新與舊、美與丑、善與惡的交融混合,她所受的教育,她的理性思路是屬于過去和正在過去的那個時代的,但在新的環境、新的時代里,她的本性的發展,她的追求與選擇又違背了她的教養和理性,使她背離了她所屬的那個階級,轉向那個更有生命力,更有發展前途的階層。在媚蘭、艾希禮、瑞德三人的幫助下,思嘉成功地從一名奴隸主莊園的千金小姐發展成為一名新興的資產階級新女性。寄希望于明天,是思嘉自信的基石,也是她成功的法寶。她不是那種痛惜過去的女人,而是能透過夜霧去憧憬黎明的女性,面對一系列不可言狀的痛苦和困惑,煩惱和挫折,她總能展望明天,縱使置身絕境她仍然能昂起頭來,勇敢的面對一切。正如她自己所說的那樣:“畢竟,明天就又是另外的一天了”。[23]P1266
       因此可以說,“思嘉的精神,正是美洲新大陸的精神,是新興的資產階級的精神”。[24]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正是務實的民族本性所致,“思嘉的形象已成為美國國民性的一種標志”。[25]
       
       參考文獻:
       1、[1]—[23]均出自《飄》,〔美〕米切爾著,戴侃 李野光 莊繹傳譯,外國文學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北京
       2、[24]選自張家平著,《一部毀譽參半的暢銷書—美國小說〈飄〉研究述評》(《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72-77頁
       3、[25]選自丁蕓著,《思嘉精神及其形象的審美價值》(《浙江師大學報》,1999年第三期)第18-21頁
       4、周明燕著,《一曲無盡的挽歌——評美國小說〈飄〉》(《外國文學研究》,1997年第四期)第72-76頁
       5、董金偉著,《〈飄〉的魅力﹑價值與特色》(《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1999年第二期)第51-58頁
       6、曹敏杰著,《從對〈飄〉的評論看當代文藝批評從”一元”走向多元》(《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1年5月)第49-50頁
       7、李惠銓著, 《評美國小說〈飄〉》第39-44頁
       8、 玉珍著,《論〈飄〉的女性意識》(《吉首大學學報》, 1994年第三期)第78-82頁
       9、 劍濤著,《比天空更廣闊的景象:人的心靈---從赫思嘉的心路歷程看一個新興資產者的成長》(《河南大學學報》,1998年7月 )第44-46頁
       10、《外國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11、《西方文化史》,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日期,2003-6-13
       12、《西方文學史》,科學出版社,出版日期,2004-10-1


      上一篇:淺談《紅樓夢》之藝術風格 下一篇:論《三國演義》中的“投降”
      Tags:淺析 實用主義 性格 特點 【收藏】 【返回頂部】
      人力資源論文
      金融論文
      會計論文
      財務論文
      法律論文
      物流論文
      工商管理論文
      其他論文
      保險學免費論文
      財政學免費論文
      工程管理免費論文
      經濟學免費論文
      市場營銷免費論文
      投資學免費論文
      信息管理免費論文
      行政管理免費論文
      財務會計論文格式
      數學教育論文格式
      數學與應用數學論文
      物流論文格式范文
      財務管理論文格式
      營銷論文格式范文
      人力資源論文格式
      電子商務畢業論文
      法律專業畢業論文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漢語言文學論文
      計算機畢業論文
      教育管理畢業論文
      現代教育技術論文
      小學教育畢業論文
      心理學畢業論文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中文系文學論文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計算機論文
      推薦文章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中文系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論文格式網 版權所有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论文格式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strike id="kwss2"></strike>
        <ul id="kwss2"><tbody id="kwss2"></tbody></ul>
      • <kbd id="kwss2"></kbd>
        • <kbd id="kwss2"></kbd>
          <ul id="kwss2"></ul>
        • <samp id="kwss2"></s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