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當代詩歌創作中的幾個致命問題 [摘 要] 針對當下詩壇種種紛爭,筆者希望把詩歌置于整個社會轉型突變的坐標系中來考察,力圖從價值倒塌的角度客觀揭示當下詩歌的生存境遇,同時直接切入當下詩歌的諸多病癥,對當下漢語詩歌進行深刻反思,希望從批判中獲得一種力量,重構一個時代的精神元素和詩歌文本。 [關鍵詞] 社會價值 獨立與責任 個人寫作 這是一個多元的時代,顯然,任何觀點,在其理念的指引下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眾多的追隨者,在這樣的語境之下,要強調某一個觀點更逼近真實,是徒勞的甚至是非常危險的。但是,我堅信,在眾多的觀點中,總有一個觀點是最逼近真實的。我們不能因為“多元性”而否認各個“元”之間的“差異性”,因為差異而多元,因為多元而豐富。因此,多元無法掩蓋真偽,多元不是一切偽詩人遮羞蔽體、藏污納垢的理論依據,多元不是其救命的稻草和遮羞布,不是其精神垃圾與謬論的避難所。 九月份以來,詩壇先后出現了“中青報詩歌事件”、“趙麗華詩歌事件”和“韓寒詩歌事件”,毫無疑問,“九月詩歌事件”的發生絕對不是偶然的,而有著深刻的必然原因,它集中暴露了當下詩歌寫作存在的一些致命性問題。我們必須以此為契機,以恢復詩歌及詩人的尊嚴為突破口,重構精神元素和詩歌文本,在此基礎上,重新確立一種新的價值向度,進而重新構建一種更為和諧的新文化秩序。盡管這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但我們必須一步步的逼近。 一、價值自我放棄、心靈自我赦免、命運自我放逐是最根本的病癥 事實上,只要我們略加分析,就會得出結論:價值的自我放棄、心靈的自我赦免、命運的自我放逐是這個時代最本質的疾病與表征,或者說,當下詩歌的種種病癥,從根本上說,都是由價值的自我放棄、心靈的自我赦免、命運的自我放逐這個“絕癥”導致而引發的。 當代社會人性最有力度的支撐點在于:價值。價值,是支撐整個世界的最敏感的神經,是考量秩序的最基本的尺度,信仰、道德、尊嚴、情感等觀念都是價值取向在社會生活中的具體體現、演化和派生。由此可見,價值體系是一個復雜的系統,一個時代的價值取向的確立,有著其深刻的哲學基礎、現實土壤等社會原因,但是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當下價值的倒塌,觀念的分崩離析、真善的嚴重錯位等一切病變和社會危機,是社會轉型與后現代思潮共謀的結果。 社會的轉型,“消費文化”的突然降臨是價值倒塌的現實基礎和根本原因。隨著社會的轉型,財富,成為社會價值的唯一體現和最高的體現。人們對財富的本能占有和追求讓人們完全背叛了人的姓氏:信仰被冷藏,道德、尊嚴、情感已經喪失最后的底線,一切都被金錢覆蓋與吞噬,金錢成為指揮一切、控制一切、奴役一切的巨大的魔獸。原有的秩序被變形、被扭曲,人們仿佛被置身于一個完全陌生的、陰冷的、恐怖的充滿著兇殘與死寂的荒原!……價值,人們一方面千方百計的去追尋、去實現,而另一方面,它又反過來對人們的心靈進行肢解和吞噬。 后現代思潮的強烈滲透是價值倒塌的哲學基礎和直接原因。事實上,早在80年代中期,詩歌領域就出現了反價值、反崇高、反英雄的思潮。客觀上說,當時這個思潮并非是本土的資源,但卻是本土的經驗,因為這種反叛更多體現在詩歌對意識形態的疏離之上。筆者比較贊同肖鷹先生的觀點:后現代文化形態的形成必須有三個前提:一是社會價值體系的形而上基礎的瓦解,“意義”的內在原則喪失;二是市場經濟對社會生活的全面滲透,生活在公眾領域私人領域的層次上都發生了市場化轉型;三是伴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勃興,互聯網成為社會文化活動的壓倒一切的主導性傳媒。從這個意義上看,90年代初,我國才真正步入了后現代主義的進程。顯然,80年代中期出現的反價值、反崇高、反英雄的思潮,在90年代后現代主義的直接推動下開始走向極端,成為后現代主義“否定”的特征在思想文化形態上極端化的具體表現,整個90年代, “解構”和“否定”成為一個時代的最經典的關鍵詞。 毫無疑問,后現代的“否定”無論從認識論上還是從生活觀念上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它否定的是一元論、是絕對權威,它竭力主張開放的思維模式,倡導多元化和相對性,它激活、豐富了我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并為我們對權威、對核心、對一元化的否定和對新事物、對不同觀念的接納有了理論的支撐。但是,這種多元化和相對性一滑向極端,它就模糊了價值多元與精神虛無的界限,成為一種新文化暴力的利器,就會演變為對信仰、價值、尊嚴、真、善、美等精神基本秩序的懷疑和否定,最終導致陷落一種虛無主義的深淵。因此,“當后現代思潮像旋風一樣席卷我們整個文化領空的時候,我們的詩人和詩歌寫作無法擺脫被吞噬、被肢解的厄運,并與之相策應,成為后現代思潮的私生子,高舉非價值、非崇高、非英雄的大旗,并使之堂而皇之的成為一種新的真理和新話語霸權。呈現出一種對人類的基本精神向度和宏大題旨的一種蔑視,對信仰、尊嚴、崇高、英雄和理想等人文精神的截面和基本元素進行了瘋狂的解構。而在這樣的語境之下,相當一部分詩人和詩歌寫作沒有逃脫這種被強暴、被肢解、被吞噬的厄運”(南鷗《傾斜的屋宇——后現代與當代詩歌》《詩歌月刊》2006年第五期) 誠然,在這樣的現實境遇之下,無論是一個時代的文化領空還是人們的日常生活,都充滿著一切無價值、無意義,一切皆游戲的一種極端的虛無主義的謬論與悲情。在一個沒有價值尺度、沒有是非標準、麻木、冷漠的時代,面對價值人們只能自我放棄;面對心靈,人們只能自我赦免;面對命運,人們只能自我放逐。精神生活的層面沒有方向、沒有重心,心靈無枝可依、極度空虛,他們只能自己赦免自己、自己原諒自己,對人生、對命運只能自我放逐、隨波逐流。因此,盡管相當的一部份偽詩人紛紛打著民間、實踐與先鋒的幌子橫行于詩壇。顯然,這種放棄、赦免和放逐集中表現在精神和人格之上,其惡果,直接導致了信仰、價值、尊嚴、情感、審美意志等詩歌基本元素的嚴重缺失,對詩歌精神及先鋒性造成了極大的遮蔽和傷害;直接導致作為詩歌精神最高品質的“獨立與責任”在詩學中嚴重喪失;直接導致詩歌創造力與想象力嚴重缺失,詩歌審美極度貧血。 二、“獨立與責任”——詩歌精神最高品質的空前喪失 何為詩歌精神?我想這是我們首先必須闡述的問題。詩歌精神,“是一個時代的詩歌寫作應該確立、閃耀的一種精神立場和詩歌理想,它是詩歌對一個時代及其主體生命諸多層面的徹照,是對該時代的信仰、價值、尊嚴、情感、審美意志等方面的一種詩性的揭示、發現、指認(承受、批判、贊美)、命名的一種立場和理想。”(《傾斜的屋宇——后現代與當代詩歌》)無疑,這段文字揭示了三點:一是強調詩歌寫作者的立場和理想,二是指出了詩歌的一些基本元素,三是渴望對一個時代進行揭示、發現和指認。我很贊同德昆西在《知識的文學與力量的文學》的觀點,他認為這種“力量的文學”“能夠使正義、希望、真理、仁愛等理想在人的心靈中復活”。他的“力量的文學”就是強調文學要對讀者進行信仰、價值、尊嚴、情感、審美意志的澆灌與沖擊,就是強調這些精神元素在詩歌中的重構。然而,我們當下的詩歌卻表現出內質的高危缺鈣,表現出精神的陽痿和腎虛…… 1、現實切入的蒼白無力與大面積失語 毫無疑問,一部文學史就是一部心靈史,而“獨立與責任”,是心靈的基本元素和本質要求,是詩人的人格和品質的具體體現,它直接彰顯在詩人對現實的批判與贊美之上,因此,可以說一部文學史就是“獨立與責任的”歷史。因此,如果詩人不把獨立的人格、良知與責任注入自己的寫作歷程,沒有人格、良知的照耀,沒有責任的介入,那他的詩歌寫作一定是大可懷疑的,他對現實的切入一定是蒼白的、無力的,甚至是無知的。顯然,這樣的寫作絕對無法抵達對一個時代的揭示、發現和指認。因此,我們可以說“獨立與責任”是詩歌精神的最高品質。 在筆者看來,對生命意義的當代性追問,對一個時代的揭示和指認即是詩歌的宿命,又是詩人的宿命。當下,我國正處于急劇轉型的重要時期,“消費文化”像一頭突然跳將出來的巨大的魔獸,晝夜撕咬、吞噬著人們的心靈。價值倒塌,真、善、美嚴重錯位、黑白顛倒,人們的心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扭曲和肢解。然而,面對如此的現實境遇,為什么我們的詩人并沒有獲得一種近似于刀鋒體驗的疼痛與哀鳴?要么是夢魘般的囈語?要么是“酒吧式”的貌似優雅的喋喋不休?要么是世俗場景簡單庸俗的復制?要么是投機性把玩?而面對轉型的陣痛與后現代的肢解所帶來的一個時代傷口的紋理卻視而不見,無話可說!我認為是思想的高危缺鈣!是精神立場的極度曖昧!是“獨立與責任”的嚴重喪失!無論是上述的那一種寫作,其本質特征是一種精神上的“逃逸性”寫作,究其原因,都是由于心靈與人格的極度喪失,都是由于“獨立與責任”的嚴重缺失,大片的偽詩人無法從文本出發,潛心寫作,致力于一個時代的詩學建設,他們僅有的才華與智慧全部揮霍在對詩歌的命名、對旗幟的書寫、對山頭的霸占上。 毫無疑問,“獨立與責任”的空前喪失,詩歌精神的奇缺,是當下漢語詩歌寫作最致命的死穴,是公眾對詩歌最大的異議,是詩歌遠離公眾的一個直接原因。面對日益緊張、尖銳的現實,他們的切入是蒼白的、是無力的,在現實面前,他們只能是大面積失語,只有喋喋不休的小情小調,只有對世俗生活的簡單的復制和模仿,并用之來代替生命本真的紋理和細節,更有甚者,直接把粗俗、下流的身體等同于詩歌。 當然,這種“獨立與責任”首先決定于詩人的心靈與人格的構成,而這種構成又取決于詩人的價值判斷,有什么樣的價值判斷,就會有什么樣的人格構成。由此,我們不難理解為什么有些詩人對骯臟、卑劣、視而不見,對純粹、崇高充耳不聞,在觸目驚心的現實面前啞然失語!表現出極大的麻木與冷漠!譚五昌在今年6月的“麓山詩會”上尖銳而敏感的強調了詩人的人格建設,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沒有引起與會者足夠的重視。 2、詩歌精神與先鋒性 何為詩歌的先鋒性?在我看來,詩歌先鋒性的實質就是詩歌的一種力量與光澤,是詩歌獨具的一種精神稟賦,或者說詩歌的先鋒性就是詩歌精神的基本內核和本質要求。它集中體現在對一個時代及其生命的諸多層面的揭示、發現和指認上,因而,沒有對一個時代的存在進行深度思考與切入,沒有對該時代的信仰、價值、尊嚴、情感等基本元素進行滲透和徹照,就無從抵達真正的先鋒。 然而,90年代以來,無論是所謂的權威的雜志、選本,還是民刊、論壇,相當的版面上,要么是躲在象牙塔中晝夜雕刻著著夢魘般的囈語和技巧;要么是用庸俗的生活場景代替生命的本真紋理和細節,更有甚者,直接把粗俗、下流的情節和場景等同于詩歌。特別是新世紀以來的詩歌寫作,到處販賣的是喋喋不休的小情小調,是粗疏、下流泛濫成災的身體,或者僅僅停留在形式的探索,有的甚至僅僅是為了形式的標新立異。如果僅僅是的小資情調,是在話語方式這個層面的探索,那是不完整的先鋒;如果是粗疏、下流泛濫成災的身體,是話語方式的標新立異,無疑,這種沒有詩歌精神的先鋒是徹頭徹尾的偽先鋒。 當然,我們強調一種精神深度的抵達,并不是主張詩歌要遠離大眾、束之高閣、孤芳自賞,恰恰相反,我們這種精神深度的抵達是公眾名義、公眾意志的深度進入。與此同時,要警惕盲目的庸俗的跟在讀者背后的傾向,如果詩人的寫作一味庸俗的跟在讀者的背后,無疑,這樣的詩歌寫作同樣是淺薄的、庸俗的甚至是無效的寫作,只能導致一個民族時代精神的極度萎縮,這將是一個民族的悲哀…… 與此同時,我們還要看到:強調對現實的切入與照耀,并非是對意識形態的反叛或者對其膚淺的圖解,恰恰相反,是指詩歌對生命意義的當代性追問與本體性關懷。只有體現了這樣的追問和關懷,詩歌的光芒才能穿越暗夜,才能溫暖被凍傷的心靈。 三、創造力與想象力嚴重缺失,詩歌審美極度貧血 創造力和想象力,是藝術家在進行藝術創造時其思維所能展示的思想空間與審美空間相統一的魅力,是任何藝術作品其藝術性的內在要求和一個極為重要的標志。對于詩歌寫作,它是衡量一個詩人的才華及作品藝術性的一個主要內容和重要標準。 毫無疑問,詩歌只有具備了卓越的創造力與非凡的想象力,才能構成詩歌超凡的藝術品質,也才能給讀者貢獻真正意義上的美學享受與精神秀餐。因此,當下詩歌寫作創造力與想像力的嚴重困乏與缺失,是當下詩歌寫作又一致命的軟肋,它直接導致文本藝術性的粗暴與簡單,甚至是非詩,它既敗壞了文本的藝術容顏,又傷害了讀者的審美視角,是詩歌遠離公眾的又一個重要原因。 筆者深切的感覺到,對“個人寫作”的片面理解和極端化的崇上是詩歌寫作創造力和想象力嚴重缺失的直接原因。朦朧詩后,第三代詩人的寫作開始疏離意識形態而回到個人內心,開始從宏大的題旨回到對日常生活的抒寫,這是詩歌的進步,體現了詩歌真正意義的回歸:從對意識形態的反叛和宏大的題旨真正回到了詩人的內心.。隨著后現代思潮的滲透,觀念的多元化又為“個人寫作”提供了理論前提,后現代思潮“否定”的特征又對“個人寫作”進行了肢解,認為一切都無價值、無意義、皆游戲,怎樣寫都行,特別是新世紀后,以急功近利為特征的“消費文化”的提前降臨,泛濫成災,又為“個人寫作”提供了現實氛圍。因此,遠離詩歌精神的各種標新立異大行其道,更有甚者,盲目、庸俗、低級的跟在讀者背后,竭盡諂媚之能,直接把“個人寫作”簡單和庸俗的推向了極端,把回歸心靈當成販賣心靈,把傾訴情感等同于制造時尚。把從對意識形態的反叛回到詩人內心,從宏大的題旨回到生活細節與大規模復制庸俗、淺薄、時尚混為一談,把骯臟、粗俗的自慰、撫摩看成是奇絕個性的張揚。 就當下的漢語詩歌寫作,無論是所謂權威的雜志、選本,還是民刊、論壇,相當的版面僅僅停留在膚淺的想象和比喻的層面,充斥著唾沫一樣的文字,仿佛只要是分行排列的文字都是詩歌,大大降低了詩歌的寫作難度和藝術純度,廢話、唾沫像皇帝的新裝一樣堂而皇之的貼上詩歌的標簽。無疑,這樣的文本喪失了基本的創造力和想像力,詩歌的魅力黯然失色,詩歌的審美意志受到前所未有的公然踐踏,詩歌審美極度貧血。 寫到這里,我們必須再一次深思為什么以海嘯、馬知遙、柏銘久、漢江、南方狼、蔡寧、盧輝、之道、張建新、袁偉、冬簫、焱冰、古劍、三色堇、指界、酈楹、純玻璃、南鷗等詩人一年多來反復倡導“感動寫作”的詩歌主張?顯然,在異常麻木、冷漠的詩歌現場,他們以詩人的絕對良知,敏感而尖銳的發現了當下詩壇的這三大“致命問題”。面對價值、心靈和命運的自我放棄、赦免與放逐,面對精神元素空前喪失,面對創造力與想像力嚴重缺失,他們不得不提出“重構信仰、價值、尊嚴、情感、審美意志等精神元素,反對骯臟、虛偽、暴露和歧途,提倡人性之光和漢語之美,以感恩、悲憫的情懷,直面現實,胸懷天下”的詩學主張。無疑,從現在來看,我們完全有有理由相信,這一詩學主張的提出,是21世紀以來中國詩歌的一次靈魂覺醒和精神建瓴,它預示著朦朧詩后一場真正意義的詩學革命的到來,它是一場更具嚴肅意義的詩學革命的序曲和前奏! 提綱: 1.價值自我放棄、心靈自我赦免、命運自我放逐是最根本的病癥 2.“獨立與責任”——詩歌精神最高品質的空前喪失 3.創造力與想象力嚴重缺失,詩歌審美極度貧血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中文系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