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探《西游記》中豬八戒形象特征
[摘 要] 在《西游記》中塑造的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中,最能吸引人眼球的莫過于師徒四人中的大師兄孫悟空了,其他的三個人物也就沒有孫悟空那么吸引大眾的目光了。人們在談論猴哥如何降妖,有著七十二變,如何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的同時當然不會忘記那肥頭大耳,憨厚有趣的豬八戒,這個人物留給我很多的思考。豬八戒在大家的頭腦中似乎只是笑料而已,人們對于豬八戒研究往往只從文學方面、民俗學方面去分析,而對于這個形象的社會意義缺少應有的關注。在《西游記》中,豬八戒所蘊含的社會意義絲毫也不比孫悟空差,甚至在某些方面遠遠地超過了他的大師兄。很可惜人們在探討這個形象時,往往多了些因循,少了些創新。多注意了他的表面,少了些對這個形象內在的社會意義的挖掘。而我認為在《西游記》中的豬八戒是一個有著多方面不同的形象特征的人物。
[關鍵詞] 豬八戒 形象 勤懇厚道 情真戀舊 貪吃和愚蠢
從我國古代長篇神魔小說《西游記》的問世,到《西游記》電視的經久不衰,已吸引了無數的大讀者、小讀者,大觀眾、小觀眾,而我便是這其中的觀眾和讀者。在《西游記》中塑造的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中,最能吸引人眼球的莫過于師徒四人中的大師兄孫悟空了,其他的三個人物也就沒有孫悟空那么吸引大眾的目光了。人們在談論猴哥如何降妖,有著七十二變,如何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的同時當然不會忘記那肥頭大耳,憨厚有趣的豬八戒,這個人物留給我很多的思考。豬八戒在大家的頭腦中似乎只是笑料而已,人們對于豬八戒研究往往只從文學方面、民俗學方面去分析,而對于這個形象的社會意義缺少應有的關注。在《西游記》中,豬八戒所蘊含的社會意義絲毫也不比孫悟空差,甚至在某些方面遠遠地超過了他的大師兄。很可惜人們在探討這個形象時,往往多了些因循,少了些創新。多注意了他的表面,少了些對這個形象內在的社會意義的挖掘。 豬八戒在《西游記》中原本看不出什么特殊的優點,還有多處毛病。他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被逐出天界,到人間投胎,卻又錯投豬胎,嘴臉與豬相似。他會點變身術,能騰云駕霧,使用的兵器是九齒釘鈀。唐僧西去取經路過云棧洞,豬八戒被收服后,八戒從此才稍歸正道,成為孫悟空的好幫手,一同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八戒性格溫和,憨厚單純,力氣大,但是好吃懶做,愛占小便宜,愛貪圖女色,經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難分敵我。豬八戒貪吃貪睡,自私自利,好進讒言。他常常想害人,但不是搬起石頭來砸自己的腳就是作繭自縛。為什么連這樣一個人也最終修成正果,被如來佛封為“凈壇使者”呢!這與豬八戒的知錯必改,能聽取領導和同事的意見有很大關系。做到了懸崖勒馬、甚至是浪子回頭,在取經事業中的他對師兄的話算得上言聽計從,對師父忠心耿耿,總算是為西天取經立下汗馬功勞,才有其八戒的美好的結果吧。2007年是豬年,至于對豬的喜愛,就聯想到豬八戒在《西游記》中的栩栩如生的形象,好象就展現在眼前一樣。我認為他的形象特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勤懇厚道的豬八戒 豬八戒在《西游記》中與孫悟空一照面就被稱為“呆子”,而這個“呆子”的稱呼則被唐僧、悟空、沙僧等人在西天路上叫得此起彼伏,沒個消停。豬八戒確實是個“呆子”,不然他也不會在被孫悟空打破洞門時要與他論律法,非要給孫悟空定個“雜犯死罪”,也不會在波月洞主黃袍怪假意邀請他吃人肉包子時信以為真。只是說他“呆”他有時候又不“呆”,在被悟空欺負不過的情況下,他也會想想辦法來點惡作劇,干點借著唐僧的緊箍咒陷害孫悟空的事情。實際上,豬八戒是個踏實的人,他不像孫悟空一樣有翻江倒海的本領,就是有,也沒表現出來,出頭的事都讓給孫悟空去做了。不過,他對于民間的生活常識到是很有經驗的。比如他知道馬在冰上走要用草把腳包好才不會摔倒,把杖橫放可以使唐僧保持平衡;比如在五莊觀戲弄福、祿、壽三星時講出些“加冠進祿”、“番番是福”、“回頭望福”、“四時吉慶”的話來;比如在玉華國擒黃獅精時說出“癩母豬專趕金毛獅子”的民間諺語來。豬八戒是個“呆子”沒錯,但是他還是知道禮節的,所以在寶象國國王奉酒與他時候他會對唐僧說出“這酒本該從你飲起;但君王賜我 ,我不敢違背。” 2、富于諧趣性格的豬八戒 《西游記》中的游戲筆墨甚多,甚至有論者認為是一部游戲之作,筆者不敢茍同!段饔斡洝分惺谷艘恍Φ牡胤,很多是與豬八戒有關的,雖則在悟空、唐僧、沙僧乃至一些妖精都有或多或少的可笑之處,但與八戒相比卻是小巫見大巫了。是八戒本身可笑鳴?也不盡然,筆者認為,豬八戒引起讀者可笑的原因當然是很多,如豬頭人身等辱,但其主要的原因卻是兩個世界沖突的產物,是八戒又跑進來,扯住福星,要討果子吃婦他去袖里亂摸,腰里亂吞,不住的揭他衣服搜檢。三藏笑道:“那八戒是什么規矩!”八戒道、“不是沒規矩,此叫做‘番番是!。三藏又叱令出去。那呆子 腳門,瞅著福星,眼不轉睛的發狠。福星道“夯貨!我那里惱了你來,你這等恨我?”八戒道:“不是恨你,這叫回頭是!,那呆子出得門來,只見一個小童.拿了四把茶匙,方去尋鐘取果看茶,被他一把奪過,跑上殿,拿著小磬兒,用手亂敲亂打兩頭玩耍。大仙道:“這個和尚,越發不尊重了!"八戒笑道“不是不尊重,這叫‘四時吉慶氣’”福星在中國一直是民間祭祀較多的一位神仙,現在農村春節時依然是祭祀的一個主要角色,買他的影像來貼在家中,買不到的則在紅紙上寫上一個大大的“!弊仲N在墻上。八戒碰到他自然是興高采烈,得意忘形,說出一連串有趣的話,做出一連串有趣的動作,全然不同于悟空、沙和尚、唐僧他們無動于衷。因為八戒實實在在是一個凡塵中人,既是仙體卻又食量頗大、貪睡、貪小便宜。當羅剎女拜求還扇之時,八戒卻道:“潑賤人,不知高低!饒了你的性命,就得了,還要討什么扇子,我們拿過山去,不會賣錢買點心吃?費了這許多精神力氣,又肯與你!雨蒙蒙的,還不回去哩!”這哪像一個自稱神仙也是其晚輩的天蓬元帥,實與一個普通善良之村民無異!八戒是一個人的世界的代表,到了神的世界中自然處處不合適,處處鬧笑話,正像滿腦子鄉村思想及其行為習慣的劉姥姥在大觀園這一新的世界面前便笑話百出了!八戒又何嘗不如是呢? 豬八戒是一個喜劇性人物,是一個戲劇中的丑角,他給我們的不只是一笑了之的庸俗簡單的笑,而是以他這個人的一切展示給讀者,在他身上也有不少不可笑之處卻以可笑的筆墨表現出來的笑,使這種笑更有一層深意。八戒惹人笑,卻也會惹人哭,悟空讓八戒為烏鴉國王舉哀,于是:你看他便眼淚汪汪,粘涎答答的,哭將起來。口里不住的絮絮叨叨,數黃道黑,真個象死了人一般。哭到那傷情之處,唐長老也淚滴心酸。 八戒這一形象真是令人好笑,像一農婦,拍棺打板,呼天搶地,嚎陶大哭,這也與他過去的經驗有關了,可他還自夸說:“我這一哭動頭有兩日哭哩。”有什么可哭呢?這樣傷情,且八戒做戲一戳就穿,這次竟然連唐長老也淚滴心酸,哭誰呢?皇帝?顯然不是,八戒之父母?也不是,八戒妻子?也不通,或云是游戲筆法,雖能通,卻恐不是正確。八戒之哭應是哭他自己!前面三十七回可作腳注,唐僧夢醒叫徒弟,八戒醒來道:“甚么土地土地?.……當時我做好漢,專一吃人度日,受用腥膻,其實快活,偏你出家,教我們保護你跑路!原說只做和尚,如今拿做奴才,日間挑包袱牽馬,夜間提尿瓶焐腳!這早晚不睡,又叫徒弟做甚?”八戒哭的是吃不飽肚皮睡不好覺,雖豬祖宗掛在口上卻沒有一點香煙后代……所有這些化做一股怨氣,借舉哀而哭出來了,八戒不會做戲,一做便被戳穿,而此處又為何來做戲呢?非做戲也,這是其真情的流露而已,雖以笑劇形式寫出,卻使知情之人唐僧落淚,讀者若深究其事,為八戒亦可長嘆一聲吧! 3、比較情真戀舊的豬八戒 “色”是他的另一個特點。豬八戒確實喜歡女人,這和對女人不感興趣的孫悟空和“怕”女人的唐僧有很大的區別。正因為他好“色”,才會在四圣試禪心時被菩薩們捉弄,被倒吊在樹上,才會去戲弄蜘蛛精,反倒被蜘蛛精戲弄。只是,豬八戒真的有那么色嗎,在我看來,他不過是個粗笨老實的戀家鬼。西天路上,最不想取經的是誰,是豬八戒,所以一遇到困難他就要分行李,就要回高老莊。這樣看來,他根本就沒有悟空、沙僧的那種取得真經,修成正果的心。而又為什么他要回高老莊,不回他的云棧洞呢,在他看來,高老莊就是他的家。西天取經,得道成佛啦,對他來講都不是很重要的事情,豬八戒就是一個想要憑自己的辛勤勞動過著本本分分的小日子的人,一個只想有一個安穩的家的人。換句話來說,他比唐僧更像一個人,而不是一個妖怪。他有的是妖怪的外表,卻有一顆最普通不過的人心。在他的諸多好“色”之舉了,也只有對高老莊有無限的留戀,之外就是在四圣試禪心中努力地想要做個倒插門的女婿。豬八戒對“家”的向往,從四圣的莊院和高老莊有幾分相似就可看出點端倪。我覺得八戒是一個對愛情很忠心的人。實際上做為一個正常的男人,喜歡女色是很正常的事,雖然八戒見到別的女性也顯示出他的好色,但他實際念念不忘的還是高家莊的媳婦,因為畢竟這是他明媒正娶的媳婦,而且他也為她付出了一些,比如幫他們打敗妖精,幫高老爺干活等,要是他表現不好的話高老爺也不會把愛女嫁給他,最后只不過是嫌他長的丑陋了些。所以說凡人總是愛以貌取人。 功利憨厚的豬八戒 豬八戒自從《西游記》之后遭遇了很多新的東西。取經之后,大家說的最多的不再是孫悟空,而是豬八戒,這大概就是因為他更接近人,所作所為自然就更加容易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而說得最多的不再是他的懶惰,他的好色,卻是他的溫柔體貼和小聰明,小情趣。似乎這樣一個肥頭大耳的喜劇形象很符合大眾的心理,尤其是女性的心理。人們在這里不再過分推崇孫悟空的精明能干,而是推崇豬八戒的小聰明,稱之為大智若愚。因為在大眾之中,有孫悟空的精明能干的人是少數,而大多數都是像豬八戒一樣有些勤勞又有些懶惰,有些呆傻又有些狡猾,有些好色又沒多少膽量,喜歡專點小空子,做點小惡作劇,但總體上來講,還是個勤勞樸實的人,也算是一個好人。更何況豬八戒為人處世比孫悟空圓滑多了,也更得大家的喜歡,孫悟空則過分嚴肅了,讓人不敢親近。豬八戒就是這大多數人的代表。女人則主要是看重了豬八戒的憨厚老實,其實也可以說是“呆傻”,他偶爾的小聰明和溫柔體貼,何況,豬八戒也是個踏踏實實干活的人,顧家的人,就像他自己說的“我也曾替你家掃地通溝,搬磚運瓦,筑土打墻,耕田耙地,種麥插秧,創家立業”。豬八戒很平凡,并且他還有些丑陋,人們接近他,調侃他,嘲笑他,他也是一笑而過,不會像孫悟空那樣惱羞成怒,就是生氣,也帶著憨憨的樣子,反而惹來另一頓嘲笑。人們之于豬八戒,會覺得自己高于他之上,可以調笑,可以戲弄;而之于孫悟空,則只能高山仰止,只有敬畏的份了,或者還有些“槍打出頭鳥”的意思。 再說說八戒的懶惰吧,我覺得八戒的處事原則很好,份外的事絕對不干,份內的事能不干則不干。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這句話還是有一定的道理,取經的一路上,八戒就沒犯什么大錯(不干活怎么會出錯呢),倒是孫悟空手快腳勤的,總是多打錯打妖怪,讓唐僧埋怨,還不能犟嘴,否則就念緊箍咒。讓八戒去探路,他卻睡著了,回來還很會編,其實不怨八戒,不管誰要跟他們一路也會編的,因為路上不是老虎精,就是兔子精,連花都會成精,所以睡不睡,探不探路都會碰著妖精的,因為這就是唐僧的命,所以還不如睡上一覺。 5、貪吃和愚蠢的豬八戒 “吃”是豬八戒的另一大特點。他的“丈人”高老稱他“一頓要吃三五斗米飯;早間點心,也得百十個燒餅才夠”,西天路上,豬八戒則是一天到晚的叫餓,捉妖之前非要飽餐一頓,捉妖歸來也是“不分好歹,一齊亂上,但來的吃個精空”,因此落得個貪吃的壞名聲,讓唐僧痛恨不已。其實豬八戒不算是貪吃,只能說是能吃,畢竟豬八戒是個粗大壯實的黑豬精,腸胃自然是要比作為人類的唐僧和瘦小的猴子大得多,但是西天路上何其辛苦,餐風露宿,饑一頓飽一頓,平時在荒郊野外也沒個吃的,也只有在有人家的地方才能吃得好點,吃得飽點。豬八戒也只有在那些有吃的地方才表現出他“貪”吃的一面,平時他忍饑挨餓也沒見得吭一聲。所以,豬八戒只是胃口大而已,能吃,也不見得就有多貪吃。 這一回寫孫悟空在五莊觀果園里摘來三個人參果,他們與沙僧兄弟三人每人一個。沙僧與悟空細嚼慢咽還沒吃完,那豬八戒食腸大,口又大,拿過來,張口轂轆的囫圇吞咽下肚,卻白著眼胡賴,向行者、沙僧問道:你兩個吃的是什么?又要去弄些來吃。孫悟空把他教訓一頓:兄弟,你好不知止足!這個東西比不得那米食面食,撞著盡飽。像這一萬年只結得三十個,聞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能活四萬七千年,我們吃了他這一個,也是大有緣法。 豬八戒的貪吃,就是通過這樣的細節表現的,你說可愛不可愛?世間萬物不僅有大美,而且有大丑,而丑到極處,便是大美。就像法國大作家雨果所描寫的大丑男卡齊莫多一樣,豬八戒自有他的丑態美,滑稽美,幽默美。這也是眾多女性喜歡他的原因,豬八戒的確能給人帶來快樂。其實,男人無所謂美丑,上到床上眼睛一閉還不是一樣。豬八戒吃人參果――囫圇吞棗,這個歇后語就是從這里來的。
總的看來,豬八戒是可愛的。因為他有著人類的每一個優點和缺點,正是這樣,他才成為一個活生生的人。他的形象作為人的個性特征,不僅是鮮明生動的,而且其中體現著豐富、充實的思想內容,他有許多矛盾統一的性格,名為“八戒”卻又貪念十足,言行功利但卻率真淳樸,奮勇勤謹卻又常想偷懶散伙,憨中帶著狡黠,自尊卻又自卑,體現了人類圍繞生存而普遍存在的欲望和弱點。 參考文獻: (1)、羅夢山 編譯.山海經.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吳承恩.西游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3)、周先慎:《明清小說》113頁,北京大學出版社。 (4)、魯迅:《中國小說史略》 (5)、吳承恩:《.西游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 (6)、張俊:《中國文學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中文系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