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三國演義》的計謀 《三國演義》描寫了東漢末年各個政治集團間的相互爭斗以及魏、蜀、吳三國發展、壯大直到被晉所統一的過程。由于牽扯面廣,歷史跨度大,而且描寫又涉及各個集團的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等多方面,尤其是其描寫各個集團領導人物在復雜的斗爭面前的謀略特別精彩,在書中作者大量地描寫了反間計、借刀殺人計、錦囊妙計、連環計等。個個神機妙算,令人拍案叫絕。 殺人不見血――反間計 設計條件:兩股或多股敵人聯合進攻的時候。 實戰舉例: 孔明南征時,首先碰到雍闿、朱褒與高定三股叛軍聯合進攻,孔明在同一事情上反復使用反間計,使高定分別誅殺了雍闿、朱褒。第一次,他在戰斗中捉拿了雍闿、高定的士兵,把他們分別關押,放出風聲說:“但是高定的人免,雍闿的人盡殺!保ǖ诎耸呋兀┛酌飨葘⒂宏]的人解到帳前,故意問他們是何處部隊,這些人只怕被處死,謊稱他們是高定的部下,孔明將其賞酒、免死,縱放出營。隨后又將高定的人解到帳前,賜以酒食,對他們說:“雍闿今日使人投降,要獻汝主并朱褒首級以為功勞,吾甚不忍!奔捶潘麄兓卣。雍闿聽到自己回營軍士的匯報,對高定引起了戒備心;高定聽到自己軍士的匯報,亦對雍闿起了猜疑。第二次,蜀兵在半路上俘獲了高定的密探,孔明故意將其認作雍闿的人,喚入帳中問道:“汝主帥既約下獻高定、朱褒二人首級,因何誤了日期?軍士含糊應答后,孔明賜以酒食,下密書一封,付給軍士說:“汝持此書付雍闿,教他早早下手,休得誤事!碧阶踊氐礁叨I寨,告知所遇實情,并將孔明給雍闿的信交付高定,高定看信大怒,認定雍闿必有異心,遂率兵殺進雍闿營寨,提其首級來降孔明,孔明從匣中取出一封信對高定說:“朱褒已使人密獻降書,說你與雍闿結生死之交,豈肯一旦便殺此人?吾故知汝詐也,”喝令將高定斬首。高定極力辯解?酌鲗λf:“吾亦難憑一面之詞,汝若捉到朱褒,方表真心!备叨I諾,又率兵殺奔朱褒營寨,最后斬朱褒之首獻給孔明。此計由于敵人殺敵人,也叫借刀殺人之計。 曹操為了打敗馬超、韓遂的聯合進攻,也成功的利用反間計。他的反間計包括三個步驟:第一,針對馬韓輪流值班守陣的情況,操在韓守陣時,與其單騎會晤,只談往日舊事,不提軍情。韓向馬如實告知會晤內容,馬超不甚相信,已起疑心。第二,曹操給韓親筆寫一封信,要害處故事涂抹改動,封送韓遂,并有意讓馬超知道有密信送韓。馬超向韓遂要信相看,見重要字句已被改抹,以為是韓遂為應付自己而改動,對韓遂疑心加重。第三,韓遂為表明自己心意,與馬超商定下次他與操單騎對話時,讓馬超沖陣刺殺曹操。等到韓遂在陣前喊操對話,曹操卻讓曹洪出馬告訴韓遂:“夜來丞相拜意將軍之言,切莫有誤。”(第五十九回)言罷而回。曹洪說給韓遂的話,實際上是讓陣后馬超聽的,等于對馬超講:送給韓的密信包含重要隱情。馬超果然上當,催馬出陣,怒刺韓遂。和這一系列反間術配合,操已暗中結交韓遂部下諸將,等馬、韓的矛盾一經公開化,二人的關系一發不可收拾,于是二人相互廝殺,操則坐收漁利。 戰例分析: 兩股敵人之所以能夠聯合起來,一方面由于他們各自的勢力小,聯合起來就能增強實力。另一重要原因是勝利能夠帶來他們需要的戰爭效益。所以利益的需要是他們最大的驅動力。但他們也有致命的弱點:一是相互利用;二是心懷鬼胎互相猜忌;三是關鍵時刻寧愿犧牲他人保全自己?酌骱筒懿僦阅艹晒﹄x間他們正是利用了他們的弱點,不斷制造矛盾,使他們之間的矛盾不斷升級,最后互相殘殺而失敗。 (四)反間計的好處: 1、投入少而收效大,往往自己不費一兵一卒,不動一道一槍。憑借書信或使者等第三者傳遞虛假信息,制造矛盾,引導敵人上當。 2、由于沒有大量的軍力投入,所以可以始終掌握戰爭的主動權,控制整個局勢的變化。 坐山觀虎斗――借刀殺人計 (一)設計條件:適合對付自己的政敵和仇敵,當自己不好除掉或無法除掉時,假手于人,讓別人除掉他。 (二)實戰舉例: 周瑜因怕蔡瑁、張允傳給曹軍水上戰法,于是連續制造虛假信息,借曹操之手殺掉了二人。曹操曾因慢待禰衡,受到禰衡當眾辱罵,手下人主張殺掉禰衡,但曹操顧慮說:“此人素有虛名,遠近所聞,今日殺之,天下必謂我不能容物!彼鞂⑺赏G州去勸降劉表,欲借劉表之手殺之。劉表說:“禰衡數辱曹操,操不殺者,恐失人望,故令作使于我,欲借我手殺之,使我受害賢之名也。吾今遣去見黃祖,使曹操知我有識!保ǖ诙幕兀┧炝疃[衡去見黃祖,禰衡見黃祖后譏諷他說:“你似廟中之神,雖受祭祀,恨無靈驗!”黃祖一怒之下,殺掉了禰衡。這里,曹操借劉表之刀,劉表又轉借黃祖之刀,最終殺掉了禰衡。 另外,當互有矛盾的兩個敵人結成一團時,采用“冷處理”的辦法,亦可收到借刀殺人的效果。 袁紹被曹操連續擊敗后,憂郁患病而死,兒子袁譚、袁尚暗爭權力,準備以武力相拼。但懾于曹操大兵壓境,遂聯合御敵。(第三十二回)曹操謀士郭嘉分析了袁氏兄弟“急之則相救、緩之則相爭”的趨勢,建議曹操撤軍,待其內變而擊之。曹操采納了他的建議,揮師南下,征討劉表。果然,袁譚見曹操撤兵,遂向袁尚爭奪袁紹繼承人之位,二人刀槍相見,互相消耗,最后袁譚投降曹操,操乘機率兵北還,一舉平定了河北。這里,曹操對二袁采取“冷處理”的辦法,給他們創造出激化矛盾的條件,借袁譚之力殺袁尚,又借袁尚之力殺袁譚,不費自己刀槍,削弱了兩股敵人。袁譚死后,袁尚、袁熙兄弟被曹操擊敗,遠投遼東公孫康,欲養成氣力,恢復河北失地。鑒于公孫康不臣服,現又有二袁相投,操手下許多人提議迅速追擊二袁,兼征遼東,謀士郭嘉于病危之中上書曹操說:“今聞袁尚、袁熙往投遼東,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孫康久畏袁氏吞并,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擊之,必并力迎敵,急不可下;若緩之,公孫康、袁氏必自相圖,其勢然也!保ǖ谌兀┎懿偎彀幢粍。公孫康聞知二袁來投,急聚手下人商議,一部分人認為,袁紹過去常有吞并遼東之心,現袁尚等兵敗來投,日后必有爭奪之意,建議斬首以獻曹操;一部分人擔心曹操引兵下遼東,認為二袁可以成為抗拒曹操的借用力量,建議收納他們。最后遼東領導集團作出決定,派人探聽曹兵消息!叭绮鼙鴣砉,則留二袁;如真不動,則殺二袁,獻于曹公。”當探知曹操按兵不動,并無下遼東之意時,公孫康遂在宴席間斬殺了二袁,送首級給曹操,曹待二袁首級至,立刻回兵,進攻遼東。 這里,曹操連續采用“冷處理”的辦法,消滅了袁紹的殘余勢力。兩個集團或兩個人之間總有一定的密疏間隔,當外部壓力增大時,其間隔距離就減。划斖獠繅毫θ∠驕p小時,其間隔距離就相對增大。曹操利用這種規律,兩次對內部矛盾較大的敵人“冷處理”,給他們提供矛盾激化的條件,借敵人之刀殺敵人,收到了極好的效果。 (三)戰例分析: 孫權與曹操隔江對峙,終有一場硬仗要打。蔡瑁和張允為曹軍水軍都督,熟知水上戰法,為曹操訓練水兵,一旦訓練成熟,將成為孫權進攻曹操的心腹大患。而在戰場上吃掉蔡張二人非常困難,而且意義不大因此要設法盡早除掉,而蔣干拜訪更是機緣巧合。主觀和客觀的原因使周瑜借刀殺人計得以實施。 曹操對付袁氏兄弟,同樣是主客觀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主觀因素得益于謀士郭嘉對袁氏兄弟的了解和行為把握?陀^因素是袁氏兄弟互相猜忌,爭權奪利。 (四)借刀殺人計的好處: 一是不親自面對敵手,不直面自己的政敵,保全自己的名譽;二是成敗都對己有利可圖,而無后顧之憂。 決勝千里之外――錦囊妙計 設計條件: 主帥不能親臨陣前指揮,但對戰局卻可以比較準確的預測和把握。 用計者必須具有用計者所具有的能力,并且完全信任主帥的決策,服從主帥的部署。 (二)實戰舉例: 孔明在安排劉備去東吳招親時,交給隨劉備前去的趙云三個錦囊,讓他依計而行。縱觀孔明的招親三計,其對事件的預料和處理是非常周密細致的:入吳后首先要成親,這是實現聯吳戰略方針的手段,是劉備此去的目的,也是后面一切問題解決的前提,但孫權并非真心招親,于是有第一個計策對付;招親的目的達到后不能久住于東吳,劉備要回荊州主持軍事,要待機入川,實現鼎立之勢,但料到孫權不會輕易放走劉備,劉備對安逸生活也難免會有留戀之心,于是用第二個計策解決;劉備偕夫人出走會在路上遇到難以預料的障礙,但畢竟在孫夫人家族的轄地,于是用第三個計策應付。三條計策互相銜接,排列有序,它們對預料之中的事全能解決,保證計劃萬無一失。 同樣,曹操也幾次利用錦囊妙計。曹操赤壁戰敗后派曹仁守南郡,臨走前囑咐他:“吾有一計,密留在此,非急休開,急則開之!保ǖ谖迨兀┖蟛苋逝c周瑜大戰,此計派上了用場。張遼、李典、樂進三人在合淝防御孫權軍隊,操得知孫權領兵進攻合淝,于是派人向張遼送木匣一個,匣上有操封條,封條上寫著:“賊來乃發。”(第六十七回)此方案亦獲成功。 (三)戰例分析: 劉備去東吳招親,孔明不能親自前往,后方還有大量的事務需要他去處理,派誰去好呢?孔明此時僅挑選了趙云一人。趙云,有勇有謀,這正是孔明看準趙云的原因。有勇有謀就是保證計謀成功的必備的將士素質。而采用錦囊妙計的形式又保證了計謀的隱密性,且方便保存,利于實施。 (四)錦囊妙計的好處: 第一,縮短了將領接受計劃與實施計劃的時間間隔,較徹底地排除了泄密的可能性;第二,危急時候打開它,極大地提高了其價值有效性,避免了受計將領們無謂的爭論和猶豫;第三,防止了受計將領在實施前的情緒渲染。 事出皆有因――連環計 設計條件: 適用于具有非常重大而且要高度保密的軍事行動。特點是危險性大,要求是環環相扣,互相照應,不允許執行中有一點點差錯。 實戰舉例: 董卓作亂時權傾朝廷,壞事干盡,丁原的挑戰、曹操的謀刺、十八路諸侯的討伐均告失敗,群臣無可奈何,敢怒而不敢言,于是,司徒王允決定利用連環計,先用反間計,離間董卓與其義子呂布,再借呂布之刀除掉董卓。王允的義女貂嬋有絕代之色,父女二人商議后,王允先將貂嬋口頭許與呂布為妾,幾天后,他又將貂嬋獻與董卓,讓其帶回相府。于是挑起了呂布與董卓的矛盾,直至呂布刺殺董卓。 為了實現赤壁之戰的圓滿勝利,吳、蜀兩大政治集團采取了一系列計策和謀略,取得了輝煌的戰績。第一步,為了動員吳國出兵,孔明“舌戰群儒”,主要利用激將計,統一了聯合招親的思想。第二步,周瑜演“戲”蔣干盜書,借曹操之刀除掉了曹兵水兵都督蔡瑁、張允,除去心腹大患。第三步,“草船借箭”,進行物資準備。第四步,黃蓋演“苦肉計”,為使用詐降計做準備。第五步,龐統向操獻計,讓曹兵將戰船用鐵環連在一起,表面上看可以方便曹兵訓練軍馬,實際上是為實現最大的計謀做準備。第六步,火攻計,火燒赤壁,實現其戰略目的。 戰例分析: 將貂禪一個弱女子置于董卓和呂布之間,想反間他們,貂禪所處情形猶如與狼共舞。如有差錯,生命不保,滿盤皆輸。貂禪所承擔的責任重于泰山。這就要求施計者機智沉著、不露聲色、循序漸進,決不可貿然行事。 赤壁之戰是吳蜀聯軍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采用了借刀殺人計、苦肉計、詐降計等一系列計謀。即顯示了吳蜀將帥的卓越才能,又為火燒赤壁奠定了基礎。 (四)連環計的好處: 連環計是計中有計,計外有計,計計不同,但殊途同歸,前計是手段,后計是目的。連環計的好處是隱密性大,各個計策好象沒有直接地聯系,局外人不容易猜測設計者的真正意圖,只有當結果突現時,中計者才會恍然大悟,但為時已晚。 除了以上這些,《三國演義》中還大量使用了假書信、假死、假哭等手段,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度龂萘x》的時代雖然距離我們已經很遙遠了,但其中的計謀對我們今天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仍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羅貫中:《三國演義》,內蒙古少年兒童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中文系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