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祥子的悲劇
【摘要】祥子是老舍筆下的人物,是一位有著優(yōu)秀的勞動人民品質(zhì)卻在都市里苦苦掙扎直至殃沒的洋車夫形象。本文通過對祥子一生悲劇生活的敘述與分析,旨在揭示社會里小人物的無奈又必然的命運。 【關(guān)鍵字】 悲劇 要強 社會 個人奮斗 破滅 老舍是中國現(xiàn)當代文壇上一位有重要貢獻的作家。他以獨特的創(chuàng)作題材和藝術(shù)風(fēng)格而成為人所共知的“人民藝術(shù)家”,最重要的就是他善于通過對普通市民日常生活的樸素描寫,借助平凡瑣碎的生活細節(jié),表現(xiàn)生活本身內(nèi)在的巨大力量和豐富內(nèi)涵。老舍筆下的人物,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可見的,他在平淡之中演繹著悲劇或喜劇,給人以藝術(shù)上的享受,思想上的啟迪。
老舍,滿族人,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出生在北京城里的一個貧苦的市民家里。父親是滿清皇城的一名護軍,一家七口就靠父親的一點微薄收入過著貧苦的日子。1900年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時,父親陣亡,從此一家人的生活重擔便落到母親的頭上,母親靠給人縫洗衣裳和在小學(xué)里當傭工勉強維持生計,那時老舍還不到兩歲。可以說,正是這種遭遇影響了他一生的創(chuàng)作道路。 老舍生活在下層勞動者之中,下層勞動者的苦難,他感同身受;他們的愿望,他體會得最為深切。他不僅熟悉他們的音容笑貌,而且了解他們的生活“心態(tài)”。他作為苦難大眾的一員承受著這種苦難生活對他的生活磨難,這種非人道德不公平的現(xiàn)實激起了他對那些受屈辱受損害的人民的同情和對上層社會的反抗。他只有拿起手中的筆抒發(fā)心中的不平之鳴,說說勞苦大眾的心聲。 他十九歲從北京師范學(xué)校畢業(yè)之后,長期生活在知識分子的圈子內(nèi),由小學(xué)校長到中學(xué)校長,到大學(xué)教授和著名作家。但他與下層勞動者在精神上,情感上建立起來的聯(lián)系,并沒有因他的地位的升高而中斷,反而因為思想認識的提高和閱歷的增長,他對下層社會看得更清楚,理解得更透徹,他的筆觸也深入到下層社會,代受屈辱者鳴不平。 《駱駝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小說開篇為書名作了清楚的交代,說明這里要介紹的不是駱駝,而是人力車夫祥子,因為祥子曾用三匹駱駝?chuàng)Q來幾十塊錢,因而落下“駱駝”這樣一個外號。小說講述的是北平老城里活生生的一幕。祥子,這么一個像駱駝一樣善良老實而又魁梧健碩的年輕人,在不幸的遭際中承受一次又一次的挫折與打擊,最后絕望、沉淪,成為了黑暗社會的犧牲品。 一 祥子原是一個破產(chǎn)的農(nóng)村青年,他“生長在鄉(xiāng)間,失去了父母與幾畝薄田,18歲的時候便跑到城里來”,① 在封建勢力盤剝,帝國主義入侵下,大批的農(nóng)民失掉了賴以生存的土地而破產(chǎn),流入城市謀生,這是當時較為普遍的社會的現(xiàn)象。半殖民地社會使祥子離開了親人和故土,流浪城市,憑借體力過活,“凡是以賣力氣就能吃飯的事,他幾乎全作過了”。② 但在他身上,仍有著中國農(nóng)民不可磨滅的影子。所以最后,它才用農(nóng)民的眼光看中了可以不斷地給他產(chǎn)生饅頭和烙餅的拉洋車這一“寶地”。迷信自己的體魄,使他俯下腰來賣傻力氣,所以當他以駱駝姿態(tài)奔跑在北平的街頭巷尾時,他是認為天無絕人之路的。 作家無疑是同情祥子的,但正因為如此,小說著力從祥子對待生活的復(fù)雜感受來寫這個人力車夫的精神世界,不由于作者的傾向而美化人物形象,他曾拉過一次包月,有人勸他把工錢存入郵局,“他覺得這不是個騙局,也得是騙局”,③“錢這個東西像戒指,總在自己手上好”。④如履薄冰的日子,逼得祥子只相信自己,他不思索自己為什么越來越窮,為什么由農(nóng)村流落到城市中掙扎,而是擔驚受怕自己的現(xiàn)狀變得更壞。他把命運維系在車上,車比人貴重,錢又能買車,錢變成了命根子。 做車夫,他把買上車作為'“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他認為,不拉上自己的車,“簡直是白活”。“祥子不想別人,不管別人”,拉車的窮哥們的悲劇景像被他的一心買車的愿望所遮掩。有時眼里看到了,但心上沒見。他認為“同是在地獄里,可是層次不同”,他開始用身軀,排擠苦難的弟兄了。過去,他不肯搶別人的買賣,特別是對老弱病殘,現(xiàn)在“他不管這個了,他只看見錢,多一個是一個”,這時,他拼命顯示自己駱駝般強壯的體魄,同時卻丟掉了駱駝的品質(zhì)和心胸,保守的思想,狹隘自私的觀念,驅(qū)使祥子“像一只餓瘋的野獸”一樣去個人的奮斗;而個人的奮斗,又使祥子“只想著自己的錢與將來的成功”。悲慘的破產(chǎn)農(nóng)民的生活,他忘卻了;劉四之流對車夫的壓榨,他視而不見;階級壓迫,社會的水深火熱,他更是木然置之。祥子不僅沒有在坎坷中有所覺悟,反而使出渾身的解數(shù)在幻想中走向死亡之路。祥子的悲劇就在于自己加速自己的消亡。 其實祥子“要強”的本身并沒有錯,是以進取的態(tài)度踏上他在城里謀生的征途的。但殊不知,他的體質(zhì),他的勞動及拼死拼活掙來的血汗錢,全是黑暗社會鯨吞的對象,以祥子小生產(chǎn)者的身份,沒有也不會明白這一點,所以他對財神有朝一日會恩賜于他的渴求,使他趨向萎瑣的意識。樸素的反抗不合理社會的斗志被污染了,不擇手段得過上像樣子的生活的思想滋生了。至于他搶別人的生意而受到同行嘲罵后的心理活動所表明的:“這樣的不要臉正是因為自己要強,想買上車,他可以原諒自己”。所謂的“原諒”,是從他原有的好品質(zhì)上倒退,他拋棄了勞動者的階級同情心等品質(zhì),自愿沾染了無業(yè)游民的無賴性與狡獪氣。因而當祥子奮斗失敗屢遭不幸后,也不能只是顯示,反而自暴自棄,這就必然走上喪失人格以混溫飽的茍活之路。 由祥子“好強”到“茍活”的變化,小說鮮明的啟迪人們:依靠小生產(chǎn)者的傳統(tǒng)觀念,在災(zāi)難深重的半封建半殖民的中國掙扎,即使是有超乎尋常的體力和不輕易氣餒的個人奮斗精神,即使是在沒有土地羈絆而流入城市的情況之下,依然在走著悲劇道路。 二 悲劇的感染力量,往往是來自它的生動描繪了主持正義者的失敗和善良愿望的破滅。從《駱駝祥子》的創(chuàng)作實踐,可以清晰地看到,老舍的悲劇觀是現(xiàn)實主義的。他站在抨擊黑暗舊中國的角度,從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記敘普通人的死,盡管不炫目但仍然給人以強烈的心靈震撼,老舍善于通過突出表現(xiàn)沉悶的氛圍對逆來順受的主人公的無情窒息著各方面來表達自己“悲天憫人”的情懷。, 一個像祥子樣生活在底層的人,大概可以茍延殘喘了吧!然而“皮之不存,毛將焉附”。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腐朽入骨,它連祥子這樣與世無爭者也不允許其按照自己可憐的愿望安穩(wěn)地活下去!這情形祥子也覺察了:“吃得好,睡得好,自己可以干干凈凈像個人似的,是不容易找到的事”,⑤“自己一切的努力只為別人來欺侮” ..⑥. 首先欺侮祥子的是北洋反動軍閥的混戰(zhàn),使得他車無影了,連人也瀕臨了死亡。其次是反動爪牙對祥子的敲詐,孫偵探順手的勒索,使祥子遭受致命的一擊,再其次是車廠劉四對祥子的奴役。小說從祥子的命運中揭示了,那個社會連下雨也不利于窮人,“因為下落在一個沒有公道的世界上。”⑦窮人只有不斷受壓榨而又無處訴訟的義務(wù),卻沒有稍微挺起腰而生活下去的權(quán)利。 如果說反動派對祥子的打擊集中在經(jīng)濟和政治上,那祥子與虎妞的不正常的結(jié)合主要表現(xiàn)了祥子精神上的受害,虎妞本是車主劉四的女兒,正是虎妞的“治內(nèi)”,使得劉四的”人和車廠”管理的如鐵桶一般。只是由于劉四的貪婪本性,不讓女兒出嫁以聚斂財富,才是虎妞三十七、八歲還獨身一人,形成了她的變態(tài)心理。祥子在虎妞眼里,不過是滿足肉欲的對象,俯首聽命的奴仆。 祥子結(jié)婚后要求拉車,這是作為勞動者的必然。可是拉車在虎妞眼里是什么呢?她婚后直截了當?shù)卣f:“告訴你吧!就是不許你拉車!我就不許你渾身臭汗,臭烘烘的上我的炕!”“看誰別扭得過誰!你要老婆,可是我花的錢,你沒往外掏一個小錢。想想吧,咱倆是誰該聽誰的?”虎妞對祥子這種居高臨下的氣勢,充滿主子的霸道,加上經(jīng)濟上的優(yōu)勢,使祥子處處事與愿違,沒了人格,精神世界受到了嚴重的灼傷,有時祥子恨不得親手掐死虎妞。可見他們之間很少夫妻之情,卻有著深刻的階級鴻溝。 祥子和虎妞,它們之間從未發(fā)生過真摯的愛情,從來不是平等的關(guān)系。但他們能生活下去,不僅是虎妞把祥子釣上了鉤,也不是互相承擔夫婦的責(zé)任,而是因為虎妞存在著“買車”的能力,祥子還有拉車的意愿,車是虎妞和祥子微妙生活在一起的紐帶。祥子可以靠虎妞和私蓄拉上“自己的車”,而虎妞只有讓祥子拉車才能使祥子恢復(fù)些生氣,才能不至于坐吃山空。只要車子失去,兩個人也就格格不入了。所以,虎妞死前祥子曾表示要“睜著眼看著自己怎樣被推下泥潭”,可這只是他在掙扎中的驚愕、苦楚而又絕望的神情,他永遠也覺悟不到,與自己過不去的究竟是什么? 三 祥子最初亮相時是很美的。不僅是外貌“像一棵樹,健壯,沉默而有生氣”,拉車也很漂亮,同時他還具有勞動人民的勤勞節(jié)儉、淳樸善良、忠厚要強的美德,但后來遭遇與厄運讓他的這些美好品質(zhì)一點點消失。當然,消失得遠不止這些,最后的愛情的消亡是令祥子徹底崩潰的一個主要因素。 祥子愛上了一個叫小福子的鄰居女孩,在虎妞因難產(chǎn)過世后,小福子表示愿意嫁給祥子,由于祥子財力甚微,便約好等祥子攢夠了錢,再回來娶她,于是祥子出去拉車,這時的他已經(jīng)是千瘡百孔,其余的希望已經(jīng)破滅,唯一尚存的希望便是與小福子組成一個溫馨、穩(wěn)定的家庭。他知道小福子是真正對他好的女人,是可以一起過上好日子的。他現(xiàn)在仍有斗志便全依賴這一束救贖般的光亮。可是,當祥子最終回到小福子的家時,那里已經(jīng)人去樓空,小福子為養(yǎng)活她的酒鬼父親和兩個弟弟,在生活的壓迫之下已淪為娼妓,然而,就是她淪為娼妓,祥子也是愿意娶她的呀!然而,就是,天不遂人愿,當祥子趕到時,小福子因為不堪忍受妓女生活,上吊自殺了。自此,祥子心底僅存的一絲光亮也熄滅了,他喪失了對生活的任何企求與信心,失去了勇往向前的毅力,由好強上進而變成了自甘墮落。 祥子開始抽煙喝酒,和那些以前自己認為不屑為伍的一些吊兒郎當?shù)能嚪蚪煌踔吝從女人的身上傳染了淋病。他自暴自棄,偷東西,出賣朋友,一天一天的變得越來越懶散骯臟,最后成了一個無所事事的無業(yè)游民,在北京為了填飽肚子而人前人后地為別人的婚禮或喪禮打打旗子。祥子完全墮落了,他由原來的“鐵扇面似的腦與直硬的背”,“臉上永遠紅樸樸”的這樣一個充滿生命力強的勞動者和奮斗者,變成了“滿臉胡子拉碴,太陽穴與腮幫都癟過去,眼里兩個深坑的”的軀殼了,是舊社會的黑暗把祥子從人變成了鬼。 誰能救救祥子?這是小說的結(jié)尾作家發(fā)出的振聾發(fā)聵的吶喊,盡管由于種種原因,小說并未指出改變祥子命運的方法與途徑。但我們可以看出:沒有新的階級和新的生產(chǎn)關(guān)系的出現(xiàn),如祥子樣的小生產(chǎn)者、小市民的悲劇就不可避免地會重復(fù)發(fā)生,對祥子的悲慘命運的敘述與分析,旨在找出社會的病患,建造一個和諧、平等、友愛的社會環(huán)境,也許,單純的從此處出發(fā),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老舍筆下的祥子的形象永久不衰的藝術(shù)魅力。 注:①②③④⑤⑥⑦ 出自《駱駝祥子》第18、23、64、64、114、119、87頁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luò),如發(fā)現(xiàn)侵犯了您的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ǎng)(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wǎng)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中文系文學(xué)論文畢業(yè)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yè)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