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賈寶玉愛情悲劇看其社會意義 《紅樓夢》中賈寶玉與林黛玉和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及其他男女愛情悲劇有著深厚的社會內容,可以激起讀者的同情、感慨和深思!都t樓夢》不是孤立地描寫愛情婚姻事件,而是在這中心事件的周圍配置了一系列貴族、平民以及奴隸出身的女子的悲劇,展示了極其廣闊的封建社會的典型生活環境。作者是從多方面具有重大意義的矛盾斗爭里,從無比地錯綜著的人與人的關系上來充分地描寫這個中心事件的。在中國小說史上從來沒有一部作品像《紅樓夢》這樣對一個貴族家庭的經濟狀況進行了如此全面、精細而真實的描寫,這些描寫不僅構成情節的重要背景,而且深深楔入作品人物的意識,影響和左右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成為整個情節發展的動力之一。 《紅樓夢》中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首先是由主人公的性格決定的。 一、寶玉的軟弱多情。 賈寶玉是人所共知的小說主人公,可以說處于全書形象體系的中心地位。他有石破天驚的新奇之鄉,又有世俗之氣 。作為貴族家的精神囚徒,他被禁錮在高墻深園之內,擔憂自己的前途、愛情,大膽追求純真愛情,卻又軟弱、妥協,參禪悟道 我們看賈氏四春同寶玉間的關系,可以說手足之情各各在案,省親一節寫到元春與寶玉雖系姐弟,情同母子,發蒙開智,手引口傳,悉心教養,屬望至殷。探春與寶玉雖則隔母,其于寶玉的親厚綿密較一母所生的賈環勝過十倍。二十七回寫她特地叫寶玉離了眾人到石榴樹下說話,央及寶玉給買新雅玩意,應允親手給寶玉做鞋,還訴委曲、數落生母趙姨娘的不是。此處作者特借寶釵之口點明:“顯見得是哥哥妹妹了”,否認“情”。懦弱迎春,少言寡語,平日同寶玉似乎沒有什么可資“特寫”之處。然而當迎春嫁后,寶玉跌足嘆氣,獨自至紫菱洲徘徊瞻顧,觸景傷情,吟詩憶念的正是手足之情,也正是他軟弱之舉。惜春年幼,性又孤介,寶玉對她一視同仁,雖無特寫,亦可包舉。至于李紈鳳姐,與寶玉之間既系叔嫂,亦同姐弟。李紈執掌大觀園,園中一切活動,以她為首,自是寶玉感情天地中不可少的一個人物。再有秦氏,她雖是寧府的人,較李紈鳳姐遠了一層,但她是導引寶玉人夢進入太虛幻境的人,在小說中占有特殊地位。史湘云不是賈府的人,但其與寶玉的關系幾可與黛釵鼎足而三,除去對她才情品格的種種描寫外,有“金麒麟”一案足資證明。此外還有一個妙玉,與賈府不沾親不帶故,她之人正冊除了因出身高貴外,也因為同寶玉之間存在著某種“情”的連系。由“品茶”、“乞梅”等情節,特別是賀寶玉生日那一個“遙叩芳辰”的拜帖,可以見出這個“襤外人”已蹈人欄內,不知不覺地為“情”所牽動。 此外,賈寶玉同情于畫薔的齡官,庇護過燒紙的藕官,替彩霞瞞贓,為芳官不平,怕和尚的臭氣熏了尤氏姐妹,破例接待付家婆子惟恐薄了付秋芳……等等?梢赃@樣認為,列名其上的所有女子,幾乎都在不同的層次上,從各個不同的角度,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向“諸艷之冠”的賈寶玉“掛號”。也就是說,這些藝術形象,不論他們自身的重要性如何,都有一個共同之點,即與寶玉之間存在著某種感情上的聯系,足以揭示賈寶玉性格的特征“多情”。 另一方面,賈寶玉性格中存在軟弱的一面!都t樓夢》中睛雯、金釧、黛玉的死,他除了恨的要死憐惜的要死之外,沒有真正為避免她們的死而抗爭過。正是他的軟弱,所以他才能夠愛晴雯卻不能拒絕襲人的誘惑,愛黛玉卻又貪戀寶釵的冰雪肌膚,大家都說曹雪芹以隱語說寶玉,草莽愚頑、不肖無能。 二、林黛玉的性格 林黛玉人稱“病西施”體態的病與心態的病疊合為一,伴生著抗世違俗的自尊和目下無塵的孤高,潛藏著執著的人生追求和熱烈的愛情向往。 林黛玉悲愁和眼淚最深刻的根源,是她和周圍環境世俗人群的不相協調。不必說恪守名教的薛寶釵,也不必說逆來順受的賈迎春,便是豪爽曠達的史湘云,也有她從俗認命的一面,隨遇而安,因而她們雖則各有自己的悲劇,卻都不如林黛玉的悲劇那樣富于社會意義和激動人心。林黛玉那種孤高敏感的個性和氣質,的確是十分獨特的。常常有這樣的情形,賈府上下的人,尤其是賈寶玉并未傷害林黛玉,林黛玉卻認為別人傷害了自己。有時甚至別人的好意也會成為她傷感的由頭。這似乎是不可思議的,然而卻合情合理,完全顯示出了這一個性的獨特性。一次賈府伶人扮戲其中小旦扮上活象一個人,風姐、寶釵、寶玉等人心里都知道,但誰也不說出來,或不敢、或不肯,都是為了怕傷著林黛玉。惟有史湘云心直口快說了出來,寶玉忙使眼色制止,好意調停解釋,到頭來,黛玉不但不領寶玉的情,惱他比惱湘云更甚,寶玉分辯說自己并未拿黛玉比戲子,并未笑她,黛玉回道:“你還要比?你還要笑,你不比不笑,比人比了笑了的還利害呢!”“你為什么又和云兒使眼色?這安的是什么心?莫不是他和我玩,他就自輕自賤了?他原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貧民的丫頭,……”這是怎樣—顆敏感自尊的心。的確,誰也沒有想給黛玉難堪;然而她脆弱而倔強的個性,時時處處都在防范自衛的心理,對寶玉由相知而苛求的感情,難道不是完全可以理解而且值得同情的嗎!就如寶釵送燕窩贈土儀一類事情在黛玉心理上引起的反應,也當作如是觀。在寶釵這面好意是毋庸置疑的:在黛玉這面,傷感悲泣又實在出自必然。可見,連好意的關切和體諒都會觸發她的聯想,引起他的傷感。 在林黛玉身上,真正屬于她自身的個性表現得比較充分。她的所謂孤高自許、目無下塵,她的敏感、多疑、自尊、小性.常常帶有更多的個人性質。從一些細微末節之中已可見出端倪。周瑞家的分送宮花,別人都謝過收下,唯獨黛玉發問:“這是單送我一人的,還是別的姑娘都有呢?”“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贝执挚慈,黛玉確實挑剔、小器,透過表象,可以感到她時時處處看重作為一個獨立個性的自我。行酒令時,她隨口說出了《西廂記》(牡丹亭)等“淫詞艷曲”里的句子,失于檢點,以致受到寶釵的箴規。黛玉似乎把“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訓誡放在了腦后,總想展露才智,爭強斗勝。省親之日黛玉安心大展奇才,將眾人壓倒,不想只命作一匾一詠,又不好違諭多作,大為掃興。后來到底憋不住,替正在大費神思的寶玉作了“槍手”,令寶玉喜出望外,覺得比自己高過十倍。黛玉是花的精靈,詩的化身,多心、靈慧,孤高、無塵?傊琴Z寶玉的知己,對他的許多違背封建禮教的行為不僅不規勸,而且常常采取同情或支持的態度封建社會對婦女所要求的那一套做人標準,林黛玉也不很留意,她同賈寶玉一樣對《西廂記》(牡丹亭)等“淫詞艷曲”里的句子,記得爛熟。林黛玉同封建社會的矛盾斗爭集中表現在她同賈寶玉的戀愛婚姻上,她一方面承受以賈母為代表的封建家長的百般阻撓,一方面又經歷著內心強烈思想矛盾磨難。因而在她和寶玉愛情表現形式上常常表現出一種矛盾曲折或喜怒無常的狀態。 我們談賈寶玉、林黛玉也要順便提一下薛寶釵。 薛寶釵性格,她是著名的“冰美人”,“冷”是冷艷、淡雅、冷靜、理智,卻又冷酷、冷漠。從外表到內心,從克己到處人,顯示出一種自我修養的很高境界。她衣著淡雅、居處素凈、罕言寡語、端莊典麗、,顯示出自我封閉的個性,對自己內心感情克制、壓抑,天真被世俗吞噬,愛戀之情被閨范禮教掩藏。有時到了冷漠、麻木、失去同情心的地步。通常情況下,她總能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言行舉止,喜怒哀樂,但是她也有一時失態,偶而忘情的時候,自身也有矛盾的性格。薛寶釵出身于豪門,自小身受封建思想的熏陶,深明世理,其也有追求美好愛情的愿望,她外冷內熱。如三十四回,寫寶玉遭打后,第一個來看寶玉的正是薛寶釵,足見她對寶玉的殷勤關切?墒钱斎泔媱Α⑾嫔徖涠莸纫馔馐录l生后,薛寶釵毫不在意,抱者前生命定由他去罷的宗旨 寶黛倆人所共同具有的叛逆性格和生活理想,由于不容于當時的社會,由于他們和封建勢力的尖銳沖突導致了這一悲劇,從而寫出了這一悲劇的時代深刻性和必然性。寶黛之間的愛情,從一開始就注定不能不是悲劇,因為在寶黛那個時代,假如兩人的生活前途是光明的話,就必須不僅找到一塊能夠容納自由戀愛和自由婚姻的國土,還要找到能夠容納賈寶玉、林黛玉的生活理想和生活道路的國土,找到一塊能夠容納他們叛逆的地方?墒,這在當時是不可能的,這就揭示了寶黛愛情悲劇發展的必然性,揭示出這不是一般的悲劇,而是一個時代的悲劇。那么大的賈府,上到賈母,下到丫鬟,沒有人支持他們的愛情,沒有人站出來為他們說話。并不是由于簡單的門不當戶不對,并不是簡單地由于自由戀愛觸犯了封建婚姻制度,而是在于這一愛情本身所包蘊的反封建色彩為社會所不容造成了悲劇,林黛玉的愛情突破了封建禮教在各種壓力下,愛情無望,以死抗爭,表現了極大的悲劇色彩。 賈府的家長為了使賈寶玉盡心“正務”繼承祖業,在婚姻上選擇了薛寶釵,從表面上看,她在婚姻角逐中,依靠封建勢力的幫助取得了勝利,然而榮國府被抄、賈寶玉出走,她也落得守活寡悲劇下場。 三、家庭環境背景造成寶黛愛情悲劇的必然性。 賈氏家族的內部矛盾也在加速著自身的衰亡。為了權力和金錢,這個鐘鳴鼎食的詩禮之家內部,房族、嫡庶、妯娌、婆媳,乃至父子、夫婦、兄弟之間展開了公開的和隱蔽的、正面的和迂回的斗爭,這種斗爭有時竟達到你死我活的白熱化程度。王熙鳳正處在家族權力斗爭的中心,她風流俊俏、口齒伶俐,憑著娘家顯赫的地位和賈母特別的恩寵,不擇手段地聚斂財富和擴張勢力;她揚言自己從不信什么陰司地獄報應,為了一己之利殘害人命亦毫無忌憚。她作威作福,積怨漸多。趙姨娘想要為兒子賈環爭奪繼承權,不惜使用魘魔法對付她和賈寶玉。寧國府的尤氏則伺機奚落她,拉攏她的親信和仇敵。邢夫人對兒媳王熙鳳極為不滿,她在“繡春囊”上大做文章,實際上是想打擊王熙鳳。此外,賈府的仆婦丫鬟早已不能忍受王熙鳳的刻薄貪吝,罵她是“巡海夜叉”,用合法和非法的方式抵制她的統治。各種錯綜復雜的矛盾弄得她心力交瘁,終于從權力的寶座上跌落下來。接替她的是三小姐賈探春,她志向遠大,才能出眾,無奈賈家大勢已去,她又是庶出,地位本不堅實,她的興利除弊的想法也得不到那些醉生夢死和愚鈍庸碌的老爺們的理解和支持,盡管有李紈和薛寶釵的襄理,她竭盡全力所進行的改革很快便遭到失敗。經歷了這樣一場事故的探春,痛心而清醒地感覺到這個赫赫揚揚的大家庭,再也沒有振興的希望了。 賈家越是接近滅亡,就越是不能容忍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戀愛,就越迫切地需要成就賈寶玉和薛寶釵的“金玉良姻”。賈寶玉是賈家子孫中唯一有希望可以中興家業的繼承人,家長們要把他引上正路,就不能不摧毀他和林黛玉的愛情,就不能不聘娶維護封建主義的薛寶釵。陷于困境的賈家不僅渴望薛家金錢的支持,而且急需能干的薛寶釵來治理家庭。賈家男性腐朽不堪,早已是“女性當家”。賈母處在賈家的最高權力地位上,她是家庭中輩分最高的長者,更重要的她是賈家的精神領袖。在她的面前,賈政連教訓兒子的權力也被剝奪了。在以男性為中心的封建社會中,一個大家庭出現這種反,F象,便是衰朽的征兆。封建社會里,“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賈氏家族的旺盛發達恰恰經歷了五世,這時,它的子孫雖多,卻都只知安富尊榮,盡情享樂,竟沒有一個運籌策劃的人。這個家全靠王熙鳳支撐著。王熙鳳下臺,探春理家失敗,后繼者就只能是薛寶釵。王夫人請薛寶釵幫助探春理家,已經表現了對薛寶釵的急迫期望!敖鹩窳家觥斌w現著賈薛兩家的根本利益。封建勢力制造了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然而它所強制締結的“金玉良姻”也沒有如愿以償。賈寶玉的逃遁使得這個婚姻成了千古遺憾。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反映了追求個性自由的初步民主主義思想與衰朽的封建主義的矛盾,它反映了那個時代最主要的社會問題,是對封建主義的血淚控訴。 四、當時的社會環境是生成悲劇的根源 《紅樓夢》在展開愛情悲劇的同時,揭露了賈,薛、王,史等封建大家族的腐朽和罪惡,這在封建社會的末期有其典型意義,它們是整個即將沒落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寫照。小說的第四回寫了薛家公子薛蟠,因霸占丫頭,平白地打死了人,竟一走了事,作案一年,官府不敢究問。金陵應天府尹賈雨村初上任不知內情,本想依法辦理,一個門子止住了他,并向他介紹了一通“護官符”的緣由:“如今凡作地方官的都有一個私單,上面寫的是本省最有權勢極富貴的大鄉紳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時觸犯了這樣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連性命也難保呢!所以叫做‘護官符’!庇谑琴Z雨村就“徇情枉法,胡亂判斷了此案”,事后又連忙修書二封給薛蟠的姨父賈政,舅父王子騰請他們放心。“護官符”不僅深刻地暴露了當時官場,吏治的黑暗腐敗,而且表明了四大家族在那個封建社會里有著何等強大的政治勢力。 正是在這樣的社會關系下,在賈府上下看來,賈寶玉如和薛寶釵結合,他將贏得世俗艷羨和錦繡前程。賈寶玉如和黛玉結合,他將一無所有。在這種情況下,世俗只能允許賈寶玉和寶釵結合,而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只能以悲劇告終。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所處理的是社會問題,但他不可能知道是社會問題,他把《紅樓夢》悲劇看作是人生的悲劇。雖然,他從自己的生活經歷里敏銳地感受到那時代的窒息氣氛,深刻體驗到社會統治勢力的罪惡,但由于歷史的局限,他無法認識到制造悲劇的社會根源。這樣,他一方面真實地描繪了生活在現實社會關系中的賈寶玉和社會所造成的愛情婚姻悲劇,另一方面卻又把這一切最后歸結為人生的苦痛和無常。小說開頭描寫的神瑛侍者和絳珠仙子的神話、主宰人間風情月債的太虛幻境、似有若無的甄寶玉和來去無蹤的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給《紅樓夢》 悲劇蒙上一層感傷主義和虛無主義的色彩。 讀《紅樓夢》而傷感,因為書中描寫的生命與人性的破滅,是那樣的慘烈。人,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和生命,人只能依照封建社會這架的生命絞殺機的運轉程序交出自己的生命。誰不肯就范,誰的下場就更加慘烈。林黛玉等眾多年輕女性被殘忍地毀掉了,賈寶玉先后丟失了自己的靈魂只剩下身體空殼,成為封建巫師們的玩偶。 曹雪芹的思想明顯含有新的民主主義因素,但也沒有能夠脫離封建主義思想體系。他通過《紅樓夢》形象體系所表達的思想,在當時歷史階段中是先進的。但他一面鼓吹人的“情”、“性”或“欲”,以反對統制文化思想的“理”,一面還是只能以儒家經典為依據,為孔孟之學作的解說。他一面反對專制主義,一面還只能向往于古代仁君之政。曹雪芹的思想有著深刻的苦悶,他畢竟已經感受到了新時代因素的搏擊,他的孤獨是偉大的孤獨。 愛情這個題材,到了曹雪芹手里,被空前地用社會性的,政治性的內容充實起來、提高起來,從而全面而深刻地對封建社會作了有力的批判,這是《紅樓夢》不同于才子佳人小說的地方,不同于以前的人情小說的地方,也就是《紅樓夢》為什么如此富于影響和震撼人心的地方。
參考文獻: 1.《紅樓夢》原著 曹雪芹 高鄂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73年版; 2.《中國文學史》 張俊主編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 1996年版。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中文系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