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俱焚的戀情____對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見解 [摘要]: 對于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多少人夢里追尋的就是這種愛情,可真當這種愛情在眼前的時候,很多人又逃避,搞不明白為什么。 (一)封建迷信的姻緣之說,使三人為愛情抱憾終身。 (二)賈寶玉的處處留情,注定寶黛的愛情不會有美好的將來。 (三)當時的封建統治制度,是扼殺了黛玉和寶玉的愛情的根源。 (四)寶黛對封建禮教的叛逆不夠徹底,造成了他們愛情是悲劇。 [關鍵詞]: 寶玉 黛玉 寶釵 愛情 悲劇 封建制度 對于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多少人夢里追尋的就是這種愛情,可真當這種愛情在眼前的時候,很多人又逃避,搞不明白為什么。 (一)封建迷信的姻緣之說,使寶、釵、黛三人為愛情抱憾終身。 賈寶玉與薛寶釵黛婚戀關系是“金玉良緣”,與林黛玉的姻緣關系是“木石前盟”。黛玉是寶玉姑媽家的女兒,“二玉”之間是姑表兄妹;寶釵則是寶玉姨媽家的女兒,“二 寶”之間則是姨表姐弟,從親緣關系說黛玉和寶釵是完全等距離的。在我國的封建社會 中,表兄妹結合是最常見的也是視為最佳的婚配方式。這是作者的精心設計,整部《紅樓夢》,只有寶釵和黛玉二人玉賈寶玉存有這樣的關系。 黛玉曾經因為自己沒有“金”而憂嘆、傷心、使性子,所以她會對玉產生傷心、疑惑、悲哀等種種情感,她的內心深處也是討厭金玉良緣之說,覺得“金玉相對之說”是“邪說”。就在寶釵掛金鎖、湘云現麒麟以后,黛玉曾嘆曰:你(寶玉)既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為知己,則又何必有金玉之論哉?既有“金玉之論”,亦該你我有之,則又何必來一個寶釵哉?……① 當寶黛爭論“金玉好姻緣”的時候,寶玉聽了便覺“逆了己意”,“更是大怒,咬牙恨命往地上一摔‘什么勞什骨子,我砸了你完事’!偏生那玉堅硬非常,摔了一下,竟文風沒動。寶玉見沒摔碎,便回身找東西來砸……”②可見賈寶玉雖然不得已每天必須佩戴著“通靈寶玉”,但他顯然是討厭佩玉的,更討厭“金玉姻緣”之說,便是夢中也在喊罵:“和尚道士的話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緣,我偏說是木石姻緣!” 雖然反感可偏偏命運與“玉”脫不了關系。寶黛之間的屢次“摔玉”足以證明“木石前盟”比“金玉良緣”動人得多,木石比金玉更具有生命性,更純真也更樸素,更能體現石頭的真性情。 寶釵有異于黛玉的端淑賢惠,有超出黛玉的細致體貼,然而,“金玉姻緣”,卻注定是悲劇,,黛玉之與寶玉,是“死別”,客觀原因所致,是“身不由己”;而寶釵之與寶玉,卻是“生離”,是被寶玉之“活棄”,——若從這樣的悲劇意義評價,則寶釵的結局之悲更甚于黛玉。 在《紅樓夢》第五回中有一曲“枉凝眉”,這首曲表明了寶玉與寶釵和黛玉都不是“地久天長”的婚戀關系,是“生離死別”的關系,是悲劇結局的暗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及賈府最終的敗落,斷送了他們的緣分,他們的愛情始終伴隨著痛苦,最終還是一場虛幻。 想想如今,盡管科技發達了,社會進步了,可我們哪一個人不是仍然生活在世俗之中?當今社會中的“寶黛”又有幾個是能得到人們的理解,能夠得到美好結局的?所以,與世俗抗爭是很多人的美好愿望,但我們每個人都難免世俗。 (二)賈寶玉的處處留情,注定寶黛的愛情不會有美好的將來。 賈寶玉是書中風流之人,他的感情游移不明,他愛林黛玉,但遇著溫柔豐韻的薛寶釵和飄逸灑脫的史湘云,卻又不能不眩目動情。《紅樓夢》書中明寫的有文字記載的,主要就是第五回和第六回寶玉與秦可卿、襲人初試云雨情。暗寫的有:第三十一回,寶玉和丫頭碧痕有過曖昧的性關系。晴雯在撕扇子這一情節之前,寶玉因嫌天氣太熱,便想與晴雯一同洗澡,當時晴雯是這樣說的:“罷,罷,我不敢惹爺,還記得碧痕打發你洗澡,足有兩三個時辰,也不知道作什么呢” 晴雯和寶玉之間也有非同尋常的關系,晴雯有很長一段時間睡在寶玉床外面,書中曾對晴雯有這樣的批語:“桐階月暗,芳魂與倩影同銷,蓉帳香殘,嬌喘共細言皆絕。”寶玉和晴雯的關系由此可見不一般。另外第二十回中曾有這樣的細節:麝月頭發有點癢,寶玉便取來篦子為麝月梳頭,這時晴雯正巧進來,冷笑道:“哦?交杯酒還沒吃倒上頭了!”接著,晴雯又對寶玉譏諷道:“你又護著,你們那瞞神弄鬼的,我都知道。”他對女人見一個愛一個,情雖不偽,卻也不專,真讓人痛心。 即使是林黛玉和賈寶玉如愿以償地結為終生伴侶,這一定是一個悲劇。 因為我們很難想象,這兩個青年人結婚以后,將怎樣在那個榮國府中安排他們的生活。黛玉將怎樣適應封建禮教所要求的一套“ 婦順”之禮和“中饋”之責呢?黛玉即使為了愛情也不肯在賈母、王夫人 等的面前去獻殷勤、討歡心,難道她可以為了做媳婦而改變她的這種性格嗎?她和賈寶玉又怎樣才能夠保持住小夫妻生活的平靜呢 ?貌合神離、行尸走肉般的夫妻生活,不是陷入了另一種苦難方式么?理想和現實的雙重毀滅、精神和肉體都無法取得勝利。縱使大觀園里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里沒有黛玉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于是她無奈著、悲哀著,終落得“一香魂一縷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遙”的凄涼結局。 (三)當時的封建統治制度,是扼殺黛玉和寶玉的愛情的根源。 我的一位朋友曾和我談論《紅樓夢》,她認為寶釵、黛玉是一對情敵,是精明的寶釵為了爭奪“寶二奶奶”的寶座費盡了心機;是她“欺騙了寶玉,害死了黛玉”,爬上了寶二奶奶的寶座,她簡直成了破壞寶黛愛情的第三者。 我們從作品的描寫中,得不出這樣的結論,我們看到的是生活的和藝術的真實。作品中用生活中的大事小情寫出了寶釵和黛玉友情的建立和發展,十分明確地排除了寶釵不是撥亂其間的小丑,更不是破壞寶黛愛情的元兇,她和黛玉都是封建禮教的犧牲品。事實上扼殺寶玉、黛玉愛情的真正元兇是封建統治者。 從《紅樓夢》中我們可以看到寶玉與黛玉之間的愛情是建立在蔑視功名富貴的思想基礎上的。這樣的思想對封建社會來說是大逆不道的。因此寶玉與黛玉之間的愛情,在當時被看做是叛逆者之間的愛情。所以,賈府的統治者們不允許這樣的愛情存在,更不能讓他們發展。于是賈府中的統治者們就采取了一切殘酷的手段來摧毀寶玉與黛玉之間的愛情,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寶玉和黛玉的愛情只能以悲劇結束。而薛寶釵呢,是封建道德文化造就的標準淑女形象,她與寶玉婚姻的最后失敗,不僅意味著她的愛情生活的最終失敗,同時也標志著她作為淑女典范的徹底失敗。 無論是有叛逆思想行為的寶玉、黛玉,還是精明世故的寶釵,在當時那樣的封建社會里,他們都不能自主地選擇自己的戀愛方式,沒有能力替自己的愛情作主。只不過寶玉和黛玉愛情的毀滅是叛逆者的悲劇,而寶釵的愛情的毀滅卻是遵規導矩者的悲劇,不管怎樣他們都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犧牲品。 當林黛玉死后,賈母也“眼淚交流”地說:“是我弄壞了她了!”這一句話好像也透露出一點悔悟,但是,我們的這種感覺,還來不及在心里安放下來就立刻消失了。因為緊接著,賈母還有這樣的一句話:“但只是這丫頭也忒傻氣!”這就是說,一切責任、一切罪過還是歸于林黛玉自己。在那時,持有這種看法的不是只有賈母一人,封建統治者都是這種看法。是的,這個少女的死亡,沒有誰為她的忠貞鑄一座純金的塑像,更沒有使昏沉愚昧的生活與智慧人性的生活之間得到任何的“和解”。 (四)寶黛對封建禮教的叛逆不夠徹底,造成了他們愛情是悲劇。 寶玉、黛玉的思想可以說是一脈相通的,黛玉從來不認為寶玉說的那是混帳話,把寶玉作為知己,他們的愛情是建立在共同的叛逆精神的基礎上。從中可以看到兩個明顯的特征:一是貫穿于他們的思想性格中的對封建正統的反逆思想;一是對自己的家族,也就是對本階級的前途的一種無可奈何的絕望的感覺。林黛玉也許是因她是個女子,又處于無權無勢,孤立無援的地位,所以生存的壓力更重,愁與恨也就郁積欲多。一個是希望“一杯凈土掩風流”,一個則希望化成飛灰,化成輕煙,或者死后被“送到那鴉雀不到的幽僻之處,隨風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為人。”這種叛逆的思想,當時反映在愛情上是帶有相當強烈的病態,畸形,傷感的。也只能落個“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的結局了。 當最疼愛黛玉、寶玉的賈母,與王夫人處心積慮策劃了一場騙局,硬是把薛寶釵嫁給了寶玉。無非是為了賈、王、史、薛四大家族,親上加親,便于擴大自己的政治勢力。一旦到了維護自己利益的關鍵上,賈母即使將自己的命根子,心肝寶貝,置于死地也在所不惜。而寶黛他們卻把自己婚姻的希望一再寄托在賈母身上,希望得到賈母的支持與允諾,簡直是迂腐,軟弱之極。想想他們用建筑在蔑視封建“仕途經濟”的思想基礎上的“木石姻緣”,去對抗封建衛道者精心安排的“金玉良緣”,怎能不落個玉石俱焚的下場呢? 悲就悲在我們看盡了這種荒唐的階級觀念產生的愛情悲劇,還是無法避免在現實的社會中仍有被迫門當戶對的才能成婚的想法,讓婚姻遠離了愛情,直至枯萎,永遠不斷延續著悲劇。 就二人因情而對封建禮教產生的叛逆性格而言,寶黛二人對愛情的勇氣也讓人失望,他們既沒有焦仲卿和劉蘭芝以身殉情的勇氣和決心,也沒有杜麗娘為愛情死而復生的浪漫與專情。在面對封建惡勢力的打壓時,林黛玉“不敢多說一句話,不敢多走一步路”,最后憂郁、憤懣而死,賈寶玉也只能出家避世,一走了之。這就是寶黛的愛情及其所體現出來的叛逆性格與進步思想,其表現出來的反叛精神是極其有限的,他們的愛情注定要以悲劇收場。
注釋: ① 曹雪芹 高鶚《紅樓夢》延邊人民出版社 (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 2005年最新修訂版 第308頁 ② 曹雪芹 高鶚《紅樓夢》延邊人民出版社 (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 2005年最新修訂版 第283—284頁
參考文獻: 1.曹雪芹 高鶚《紅樓夢》延邊人民出版社 (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 2005年最新修訂版 2.周汝昌的《紅樓夢新證》 華藝出版社 1998年8月 第一版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中文系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