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格式
        電氣工程 會計論文 金融論文 國際貿易 財務管理 人力資源 輕化工程 德語論文 工程管理 文化產業管理 信息計算科學 電氣自動化 歷史論文
        機械設計 電子通信 英語論文 物流論文 電子商務 法律論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場營銷 電視制片管理 材料科學工程 漢語言文學 免費獲取
        制藥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裝工程 模具設計 測控專業 工業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應用物理 電子信息工程 服裝設計工程 教育技術學 論文降重
        通信工程 電子機電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學 藝術設計 新聞專業 信息管理 給水排水工程 化學工程工藝 推廣賺積分 付款方式
        • 首頁 |
        • 畢業論文 |
        • 論文格式 |
        • 個人簡歷 |
        • 工作總結 |
        • 入黨申請書 |
        • 求職信 |
        • 入團申請書 |
        • 工作計劃 |
        • 免費論文 |
        • 現成論文 |
        • 論文同學網 |
        搜索 高級搜索

        當前位置:論文格式網 -> 免費論文 -> 中文系文學論文

        淺談《孔雀東南飛》的敘事特色

        本論文在中文系文學論文欄目,由論文格式網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www.donglienglish.cn,更多論文,請點論文格式范文查看 淺談《孔雀東南飛》的敘事特色
        [摘  要]《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第一首敘事長詩,它描寫生活的深度和廣度是《詩經》以來任何一首敘事長詩所無法相比的。它不僅做到了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統一,同時也做到了敘事與抒情的完美結合。它通過人物對話展開故事情節,塑造人物形象,將敘事與抒情相融合,并能兼顧詩歌的演唱特點,以白描手法寫實,將細節扣入人物的行動,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這些敘事上的特點,使它成為我國古代敘事詩的不朽詩篇。
        [關鍵詞] 《孔雀東南飛》 敘事 對話 抒情 現實主義 演唱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第一首敘事長詩,它描寫生活的深度和廣度是《詩經》以來任何一首敘事長詩所無法相比的。它不僅做到了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統一,同時也做到了敘事與抒情的完美結合。古往今來,歷代文人對其贊嘆有加。明人胡應麟說:“五言之贍,極于焦仲卿妻;雜言之贍,極于木蘭。”①它和《木蘭辭》并稱,是樂府民歌史上先后輝映的雙璧,代表著漢樂府民歌的最高成就。漢樂府民歌“感于哀樂,緣事而發”的特點,真實地反映了當時廣闊的社會現實生活和勞動人民的真摯愛憎情感,以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和嶄新的表現形式,為我國的詩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孔雀東南飛》通過對劉蘭芝、焦仲卿婚姻悲劇的概述,深刻揭露了封建宗法勢力和家長制度壓迫婦女、扼殺婚姻幸福的罪行,歌頌了劉蘭芝、焦仲卿忠于愛情并為維護婚姻幸福而斗爭的優秀品質,寄托了廣大勞動人民追求婚姻自由的美好愿望。毫無疑問,《孔雀東南飛》之所以傳唱至今,它在思想和藝術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本人不揣淺陋,擬就該詩的敘事方面談一點個人淺見。
        以人物語言代替常用的敘述性語言,展開故事情節,塑造人物形象。
         在古今浩繁的文學作品中,作者多以第三人稱的口吻敘述故事,因為它有利于故事情節的展開和發展。但《孔雀東南飛》不同,它更側重通過人物本身的語言來展示他們的內心活動和心理世界,從而活脫脫的表現出人物個性,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1、通過人物對話,塑造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清人沈德潛是這樣評價《孔雀東南飛》的人物對話的:“淋淋漓漓,反反復復,雜述十數人口中語,而各削其聲音面目,豈非化工之筆?”②。在貫穿全篇的對話中,《孔雀東南飛》塑造了多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他們有的剛強,有的懦弱,有的蠻橫,有的勢利,每一個人無不形象飽滿,符合各自地位立場和性格特點。以劉蘭芝為例,在整個故事發展中,劉蘭芝與焦仲卿、對焦母、對小姑、對自己的母親和哥哥講話時的態度與語氣各不相同,在這些不同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她那勤勞、善良、備受壓迫而又富于反抗精神的內剛外柔的個性。面對焦母的百般挑剔,劉蘭芝發出了“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的抗爭,個性剛強,可見一般;拜別阿母,不忘孝順,顧及“念母勞家里”;與小姑惜別“淚落連珠子”,并囑托小姑“勤心奉公姥,好自相扶將”,足見其賢良淑德;面對焦仲卿的懦弱,不切實際的“暫還家”的安排,她果斷地說出“勿復重紛紜”,車中分別時言及哥哥的暴躁,預見自己的結局,這是一個有主見、有遠見的劉蘭芝;與仲卿依依惜別,先是“勿復重紛紜”,再以物相贈,留作紀念,囑托“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愛恨纏綿,難舍難分,既知道結局一定,又對仲卿抱有幻想,柔的一面,盡現其中。尤其是死前假意同意再嫁時的話語,更是切合當時身境。試想,如果蘭芝言死不嫁,其勢必遭到暴力約束,被逼迫成婚,哪能不負仲卿。蘭芝的人物形象,就是在與眾人的言語交談中漸漸豐滿豐滿起來的。
         不僅劉蘭芝如此,詩中焦仲卿忠于愛情,明辨是非但又軟弱的性格特點,也是在他不同場合的話語中表現出來的。詩中描寫了為了劉蘭芝,焦仲卿與其母有兩次對話。第一次對話是焦仲卿為劉蘭芝求情,可是焦母無動于衷,而是向兒子道出心中的怨忿,更以美女“秦羅敷”為誘。焦仲卿不為所動,以“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娶”相脅,可見其對愛情的忠誠。但在焦母槌床大怒,惡語相罵的脅迫下,焦仲卿默然而退,無奈休妻,又見其軟弱。第二次對話是焦仲卿決定為情赴死后拜別母親,既表達孝順之情,愿母親“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也說出了內心的哀怨,“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面對母親的不理解,焦仲卿由“默無聲”到“長嘆”,由失望變成了絕望。
         再如對焦母的描寫,同樣是通過語言來刻畫她的性格特點。她是一個極端蠻橫無理的反面形象,對于蘭芝的美德,仲卿夫婦的恩愛,焦母毫無認識和同情,一味獨斷專行,“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是惡言威脅;“東家有賢女……阿母為汝求”,是好言誘哄。軟硬兼施,意在去除眼中釘,維護其封建家長的權威。
         2、故事情節在人物對話中發展。
         《孔雀東南飛》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它以劉蘭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愛情悲劇為主要線索進行敘述。全詩可分為五個部分,開端是劉蘭芝被遣回娘家的原因和經過,進一步發展是蘭芝回娘家后被其兄逼嫁,高潮則是蘭芝與仲卿雙雙為愛殉情,尾聲為二人死后化鳥以戒后人。以上情節都是通過詩中人物對話展現的。
         詩的開端從蘭芝的口中,我們可以了解蘭芝在焦家的生活實況:丈夫為官在外,自己獨守空房,心中有話無處訴說,一個人孤單寂寞,心中“常苦悲”。“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一番話,更可以看出蘭芝雖然勤勞、忍讓,但是焦母確實故意刁難,迫不得已,蘭芝發出了“及時相遣歸”抗爭。仲卿為蘭芝求情,焦母道出心中的怨忿:“此婦無禮節,行動自專由”這就是蘭芝被遣歸的原因。母親的絕情,迫使焦仲卿含淚休妻。夫妻惜別之時,兩人情意纏綿。“誓不相隔卿”、“不久望君來”,既敘述了劉蘭芝和焦仲卿的無奈別離,又為故事的進一步發展埋下伏筆。
         然而,事情的發展往往不能如人所愿。蘭芝被遣回娘家后,先是縣令之子求婚,蘭芝含淚以“結誓不分離”婉拒婚姻。再是太守求嫁,面對其兄“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云”的詰問,蘭芝又能怎樣呢?“處分適兄意,哪得自任專”這明里是蘭芝軟弱妥協,答應婚事,暗里卻是蘭芝抱定以死殉情后的抗爭。仲卿聞變,催馬趕回,夫妻相見,柔腸寸斷。“君還何所望”是兩人的深深嘆息,其中又包含了多少憤慨之情。迫于各方的壓力,兩人深知情勢已經不可挽回,于是相約同赴黃泉,以死抗爭,此為故事高潮之所在。結局之悲慘,讓人尤添憤慨之情,既為劉、焦的遭遇倍感同情,又對封建專制禮教痛恨萬分。
        抒情與敘事相融合,凸顯作者的愛恨情感,突出文學作品的教化作用。
         漢樂府敘事詩的發展,是在我國古代抒情詩的繁榮下實現的。它不可避免地受到圣賢抒情詩的影響,因而呈現出抒情的特色。《孔雀東南飛》在其問世以后,經過一段長時間的傳唱,詩中每個人物身上都滲透著勞動人民的樸素感情,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反映。
         首先,作者在敘事的同時,語句之中飽含著對人物愛與恨、譴責與同情。劉蘭芝被焦家遣歸時,作者反復敘述蘭芝的衣著打扮,“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突出了蘭芝的美麗從容,同時表達了作者對她的遭遇的同情。是呀,一個如此美麗、賢淑的女子,居然為婆母所不容,讀者怎能不為所動,作者對封建家長專制的憎惡之情躍然紙上。又如“上堂謝阿母,阿母怒不止”,看似客觀敘述,實則愛憎分明,蘭芝都已經被休回家了,還至于這么怒不止嗎?讓人對焦母的惡毒油然而生一種憎惡之情。情感表現十分明顯。
         其次,運用了一些常用的修辭手法,營造濃厚的情境氛圍,使抒情更加順其自然。詩開頭以孔雀起興,“徘徊”一詞,渲染了本故事的悲劇氣氛。結尾以愛情鳥鴛鴦和鳴作尾聲,象征了人們對美滿幸福、和諧自由的婚姻生活的追求,首尾相應,突出了主題。“十三能織素……十六誦詩書”鋪排烘托出一個知書達理、賢淑能干、多才多藝、勤勞善良的劉蘭芝,更讓讀者為她后來的被遣遭遇感到不平。“摧藏馬悲哀”馬悲實人悲,以馬喻人,更顯焦仲卿心中之悲苦。
         再有,抒情性的語句穿插于敘事之中,直抒胸臆,收到更強烈的藝術效果。劉蘭芝與焦仲卿初次分別,“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作者情不自禁的感嘆,增添了詩的悲劇氣氛。“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更是畫龍點睛,激起人們對劉焦遭遇的同情。即使是教訓的結尾,也帶有濃重的抒情意味,充滿了作者的同情與期望。這些水到渠成,不著痕跡的穿插,增加了全詩的感情色彩。
         另外,詩的教化作用也是本詩濃墨重彩的一筆。
         《孔雀東南飛》是經過長時間的傳唱而完美起來的,詩中所體現的是勞動人民的真實情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詩中劉蘭芝形象的刻畫,為廣大人民塑造了一個忠于愛情,寧死不屈的榜樣形象。這令人在感嘆之余,產生對這種真善美的向往,對封建禮制的假丑惡的憎惡。它暴露了封建專制壓迫、摧殘人們追求自由婚姻的事實,這其實是對不合理現實生活和黑暗腐朽的社會政治的揭露和批判,其意在向人們敲響警鐘,勸人向善,積極意義十分明顯。另外,文中刻畫了一個專橫的婆母形象。正是由于她的蠻橫,才造成了劉、焦的愛情悲劇,自己落得一個子死無依,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慘下場。這足以警示人們如何處理好婆媳關系,如何做一個好家長,營造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詩末“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一句,充滿了作者的期望,教化作用更為明顯。
        現實主義白描手法寫實,將細節一絲一縷扣入人物行動,使作品在真實的基礎上產生了追魂攝魄的感染力。
         《孔雀東南飛》問世以來,經過了無數人傳唱修改,在長時期的傳唱過程中,人物的性格逐漸豐富,因而每個人物的身上都滲透著勞動人民的樸素情感。焦仲卿出身官宦,雖為小吏,但社會地位是較高的。他受到家庭的寵愛,養成了拘謹、懦弱的個性,心地善良,卻沒有主見。詩中雖多寫他的抗爭,但又緊扣其性格特點來描述。仲卿深愛蘭芝,當他知道蘭芝要被遣時,先向母親婉言相求,繼而跪告,見母親發怒,他只好默然而退,回到房中,面對蘭芝哽咽不能語。他愛蘭芝,卻不敢與母親抗爭,母親的威脅,他毫無辦法,只得低聲下氣懇求蘭芝暫回娘家,相約再去相接。蘭芝被迫再嫁,他聲言自殺殉情,卻將自殺計劃告知母親。知道蘭芝死訊,他最終以身殉情,然徘徊良久,然后上吊,活脫脫一個怯弱書生。他受到的是封建禮教的教育,以孝為先,不敢反對母親,但他又深愛蘭芝,不忍分離,最終不滿母親的無情,殉情赴死,他的性格的發展,符合人的心理發展規律。再有詩中對蘭芝、焦母、劉兄的描寫,無一不緊扣其身份特點,合乎當時社會現實中的人物身份。
         詩的故事情節合乎當時的社會現實,雖有所夸張,但是當時社會生活的真實反映。封建社會女子講究“三從四德”,蘭芝“十三能織素……三日斷五匹,夜夜不得息”、“奉事循共姥……伶俜縈苦辛”正是“三從四德”所要求的,應該說蘭芝是一個好媳婦。可是她亦有自己的個性,對焦母的挑剔不見得十分順從,再者她“生小出野里,本自無教訓”,與焦家門不當,戶不對。正是這些不太順從和地位上的不平等,導致焦母的百般挑剔,最終焦母為維護自身的地位、權威,不顧兒子的幸福,將蘭芝驅遣。這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更反映了基層勞動人民的追求自由的美好愿望和對封建禮教吃人罪惡的控訴。
         細節描寫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性和感染力。劉蘭芝被遣時梳妝打扮“事事四五通”,體現了她的倔強;與小姑相別“淚落連珠子”,囑咐小姑“勤心養公姥”是她的賢淑;縣令求婚,含淚答母,言辭懇切,可見其堅貞;舉身赴死時“攬裙脫絲縷”猶見其從容。所有細節,無不扣其性格特點。再如焦母“槌床”,劉母“拊掌”,仲卿“徘徊”,無不合乎各自的性格特點,使文章人物鮮活淋漓,宛若再現眼前,讓讀者隨故事的發展而情不自禁地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敘事中兼顧詩歌的演唱特點。
         樂府詩是合樂的古詩,因傳自樂府官署而得名。這種詩歌的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合樂歌唱。漢樂府詩歌為適應演唱的特點,大多都篇幅短小,語言明快。孔雀東南飛雖然篇幅長,但并不影響其合樂歌唱。
         首先,本詩風格明快,語句清麗。如“十三能織素……及時相遣歸”鋪排直敘,氣勢奪人。又如“著我繡夾裙……精妙世無雙”等句,詞句清麗,營造了一種美好的氛圍,適合感情表達的需要。
         其次,抒情化敘事,適合歌唱的基本要求。《孔雀東南飛》一詩將抒情融于敘事之中,全詩看似敘事,其實句句飽含作者的愛憎情感。“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等句子,更是直抒胸臆。
         最后,全詩句式工整,兩兩相對,通篇押韻,讀來瑯瑯上口,具有一種和諧的節奏美。“時時”、“久久”、“依依”、“恨恨”等疊音字的應用,更有一種特別的音韻之美。
         總之,距今一千七百多年的《孔雀東南飛》,時間浪潮沒有沖刷掉她的色彩,歷史沒有掩蓋它的光華,這與它極高的藝術成就是分不開的。《孔雀東南飛》的敘事特色是我國古代敘事詩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使其在文學作品的思想藝術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①張大芝,《中國文學史講座》,浙江教育出版社。
        ②《古詩源》卷四 沈德潛按語]


        上一篇:從《百合花》中看人性美--淺談戰.. 下一篇:淺談金庸小說對人性的深刻剖析
        Tags:淺談 《孔雀東南飛》 敘事 特色 【收藏】 【返回頂部】
        人力資源論文
        金融論文
        會計論文
        財務論文
        法律論文
        物流論文
        工商管理論文
        其他論文
        保險學免費論文
        財政學免費論文
        工程管理免費論文
        經濟學免費論文
        市場營銷免費論文
        投資學免費論文
        信息管理免費論文
        行政管理免費論文
        財務會計論文格式
        數學教育論文格式
        數學與應用數學論文
        物流論文格式范文
        財務管理論文格式
        營銷論文格式范文
        人力資源論文格式
        電子商務畢業論文
        法律專業畢業論文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漢語言文學論文
        計算機畢業論文
        教育管理畢業論文
        現代教育技術論文
        小學教育畢業論文
        心理學畢業論文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中文系文學論文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計算機論文
        推薦文章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中文系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論文格式網 版權所有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论文格式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