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讀后感
在茫茫的草原,騰格里的天空下看到了一雙黑黑的眼睛!那就是狼的眼睛,它守望著這片天空下的草原和草原上的人們、牛羊以及我們的現代的文明。使幾千年來的草原和草原上的生物一直來到我們的這個文明的人性世界! 成吉思汗為什么能夠遠征到歐洲?中國人性格里究竟狼的成分有多少?有狼的風景會帶給你怎樣的震撼與沖擊?我引用了這段《狼圖騰》簡介的話來展開我們對狼性與人性的認識。 《狼圖騰》這本書使對狼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在閱讀中,狼身的皮毛和溫度似乎都圍在我的四周,讓我感到陣陣溫暖。書給我的感受,再一次的脫離了它的歷史、它的傾向、它的色色型型的琢述,沖淡了我一前對狼的種種偏見 。對狼的認識已不是一種飄渺的感覺,而更像一鐘逼真的觸覺。狼的狡黠和智慧、狼的軍事才能和頑強不屈的性格,狼性與人性的碰撞給了我很多的啟示。遠古祖先流下來的狼性血液在我身體里經過了千百年的沉寂后,又開始了它新的沸騰。 在動物學中狼這種動物是蒙古草原的霸主,經常演義群狼共舞的場景。噬血與兇殘的代名詞,欺凌殘弱是它慣用的伎倆?偸前缪莶菰Φ慕巧∧俏覀兊拿晒湃藶槭裁催要拿它來崇拜呢?那是因為草原狼是草原的守護神,它雖然會殺死一些牲畜,但這么做的根本原因是為了生存,保護它賴以生存的根據地。草原狼不光會屠戮草原上的生靈,它一直都在耐心的呵護著這片熱土的!殺死一部分病老的牲畜,就控制了草原的載畜量;殺掉黃羊就維護了草原草場的安全 ……它的作用不光有我們看見的,還有我們看不見的東西,它為了自己的生存用行動來捍衛著自己的熱土。這種性格正是草原上蒙古人的性格,雖然兇殘、噬血,但是他們去自覺的遵守草原的自然法則,運用優勝劣汰的生存觀念堅定自己的信心,為了展現圖騰 “群狼共舞” 的夢想,在那個冷兵器的時代里蒙古人揮舞著大刀,騎著戰馬,縱橫鐵騎橫掃中亞,踏遍東歐。就是因為他們的骨子里一直都有著狼的性格,確切的說是草原狼的性格。奮斗向上,而且能忍,算是臥薪嘗膽吧,還有自己的兵法理念,這些東西都是草原人從狼那里學來的,草原上的蒙古人恨狼,也喜歡上了狼,讀懂了狼,也就崇拜上了狼。 現在我們再來談談狼的處世哲學:臥薪嘗膽,就是說狼不會為了所謂的尊嚴在自己弱小時攻擊比自己強大的東西,它是這種有忍耐性的動物,能夠認清自己的現狀。 眾狼一心,狼如果不得不面對比自己強大的東西必群起而攻之,因為只有這樣它們才能夠生存下去。 自知之明,狼也很想當獸王但狼知道自己是狼不是老虎,明白自己的實力,看清自身,知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的兵法,這也就是狼之所以能成功的一個原因吧。 順水行舟,狼知道如何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回報,投以小利換以大報的理念。 同進同退,狼雖然通常獨自活動但狼卻是最團結的動物你不會發現有哪只狼會在同伴受傷時獨自逃走,就是這種性格促使它們一直處于草原的霸主地位。 表里如一,狼也很想當一個善良的動物但狼也知道自己的胃只能消化肉,所以狼唯一能做的只有干干凈凈的吃掉每次的獵物,而某些自認為善良的人類卻總在酒店飯莊里做一些不太“善良”的事。 知己知彼,狼尊重每一個對手,狼在每次攻擊前都會去了解對手而不會輕視他,所以狼一生的攻擊很少失誤,我們也要同于斯論,流暢的運用狼的“兵法”。 狼亦鐘情,公狼會在母狼懷孕后, 一直保護母狼, 直到小狼可以獨立而不像某些自喻為“唯一有感情的動物” 在妻子懷孕后在外花天酒地,所以狼很不滿把那些不鐘情的人稱之為“狼心狗肺”, 因為這不公平,正因如此,也就體現出來狼性人性的對照不得不叫人反思的問題了,狼是一夫一妻制,公狼很有責任感,母狼很有愛心。每年四月份母狼產仔的時候,公狼每天都要出去獵食,它盡可能的吞下食物,回來后把食物吐出來分給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吃。 授狼以漁,狼會在小狼有獨立能力的時候堅決離開他, 因為他知道 ,若是當不成狼, 就只能當羊了,它知道怎么讓孩子盡快的長大自立,適應這個競爭的社會。 自由之歌,狼不會為了嗟來之食而向主人搖頭晃尾,因為狼知道不可有傲氣但絕不可無傲骨,所以狼有時也會獨自哼哼自由之歌,它明白自己不是狗,它要吃的是肉,要豪放不羈的生活在這個騰格里的天空下,那么人呢,是否也要有這種崇尚自由之心呢! 這就是草原狼的十種處世的哲學性格,我們把這些平鋪直敘出來,看看我們對狼的了解到底有多少呢? 狼是狗的祖先,狗卻與狼勢不兩立。如今狗已成為人類最親密的朋友,但它從此也失去了獨立生存的狼性。俗話說狗改不了吃屎,這就意味著狗永遠也不能與狼同日而語了。草原上的牛羊強壯了蒙古人的體魄,草原上的狼鍛煉了蒙古人的品格。我們的計劃生育造就的這一代獨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和受挫折教育都很差。他們的時代什么都不缺,他們缺少的只是吃苦耐勞,缺少的是像狼一樣的性格和狼一樣的精神。閑來講講小狼的故事,我多么希望現代的人們能有一點小狼的精神。 狼的視死如歸和不屈不撓,狼群的中的友愛親情無不震撼著我們的心靈。狼在捕食時表現的確極為兇殘,但狼只有在饑餓時才捕食,只有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才會攻擊牲畜和人。這比飽暖思淫欲,物欲橫流貪得無厭的人不知要高尚多少倍了。狼天性怕火、怕光、怕人,唯獨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天生的性格塑造了狼天生的靈魂,展現出來的是那種憾動的生命力。 狼的狡黠與智慧,使它具有天生的軍事才能。狼頑強不屈的性格,狼的團隊精神和家族責任感,使它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和強大的戰斗力。三十六計中除了美人計外,說不定其余的三十五計都是人跟狼學的。二戰時期納粹德國在大西洋海底的潛艇絞殺戰,解放軍出奇制勝的穿插分隔包圍戰術都是狼群戰術的一種。中華民族就是缺少一點點的狼性,當年幾個日本鬼子就能掃蕩一個縣城,趕著幾千名老百姓滿山跑。有了狼性的民族才不會有羊性的百姓,有了狼性的民族才會有千千萬萬個黃繼光,才會有千千萬萬個董存瑞。 在草原上人類成了名副其實的學生,人從狼那里學來了智慧、團結和勇敢。于是就有了成吉思汗的鐵騎。就有了在朝鮮戰爭結束后,艾森豪威爾告戒美軍永遠不要做的兩件事,一是永遠不要進攻莫斯科,二是永遠不要和中國軍隊在陸地作戰。然而,他可能忘了這組矛盾早在一千年前就有了答案。當年火燒莫斯科的就是這群狼圖騰的血性中國人。 我們理解了狼性,也就會明白為什么成吉思汗的鐵蹄能夠掃蕩千軍萬馬橫跨歐亞大陸,就會明白中國近代屈辱的百年歷史。狼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能得以生存,這是每一個有危機感的民族應該思考的問題。中華民族在歷經磨難,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我們每個人都會被迫發出狼一樣的嚎叫。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的復興,狼性與人性的碰撞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示。有人在罵崇尚狼性就是崇尚軍國主義思想,我要說的是胡說八道,我們要學習的是那種性格,那種在逆境中生存的精神,我們并沒有去侵犯別人,怎么會是崇尚軍國主義呢!狼的生存是在競爭中一步一步進化來的,要知道居安思危,在當今的競爭的年代里怎么能夠不考慮一下我們的將來呢?為了民族的復興,為了華夏民族來擦掉百年的屈辱史難道有錯嗎?認真的對待狼的品格對自身的發展是有好處的,我們當代的人不能做羊。 狼是脆弱的生態環境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狼群消失了,多米諾骨牌就要倒塌,與狼為敵的草原狗也會從此衰敗。草原上的老鼠成災,草場會迅速退化,馬也變得懶散起來。草原沙漠化了,風吹草低見牛羊就只能變成一種回憶,而牧民也只能從定居放牧改為圈養牛羊。看那一年比一年兇猛的沙塵暴吧,生態已開始失去了平衡。生物的多樣性已經被打破,打來打去,打盡了“豺狼”最后遭殃的還不是我們人類自己。當有一天人類在地球上只能看見自己的時候,就知道什么是孤獨了,那樣人類還能生存下去嗎?什么時候才能再現那個在鄂倫草原深處的天鵝湖呢,那種風吹草低現牛羊的景色呢?我不知道什么時候,但我知道狼群回來的時候就能看到的,我們要學習,學習在逆境中的生存! 總之,時代的變遷和環境的改變,不管華夏民族走的是具有狼性格的“文明狼”路也好是具有羊性格的“文明羊”路也罷,一個偉大的而有著悠久歷史的和燦爛文化的民族 ,作為子孫我們應感到無比的自豪和榮幸,當我們步入了競爭日趨激烈的現代化的今天,應謹記優勝劣汰這樣的鐵律,讓我們踏著先人的步伐,一步一個腳印的繼續譜寫著華夏民族的燦爛未來。讓華夏民族永遠的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遺余力繼續奮斗吧! 參考文獻 姜戎:《狼圖騰》,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4月。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中文系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