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陶淵明田園詩迷人魅力的本質 [摘 要]:陶淵明的田園詩以其清新自然的思想內容,高尚的道德情操影響至今,表現出迷人的魅力,那質樸的詩風、迷人的田園風光、不與濁流為伍的高尚人格陶冶世人千百年來的情操,本文從陶淵明田園詩的思想內容、高尚的道德情操分析陶詩的迷人魅力。 [關鍵字]:思想內容 道德情操 陶淵明東晉詩人。字元亮,曾更名潛,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他是中國文學史上有名的田園詩人。他幼年失去父親,家道中落。由于社會動蕩,早年一直沒有出仕,后為貧窮所迫,陸續做過州祭酒、參軍、縣令等一些小官。為官期間,爾虞我詐的官場使他認識到社會現實的黑暗,終于從彭澤令任上棄官歸田。 陶淵明受時代思想和風氣的影響,早年就有愛好自然的一面,所以在他政治理想破滅后,他選擇了潔身守志、棲身田園的道路。陶淵明歸隱后親自參加了勞動,與下層人民有了較廣泛的接觸,同時對自然也更熱愛了。在此基礎上,他寫出了大量贊美田園風光、贊美農村純樸勞動生活的詩篇。由于他是田園詩的開創者,后世稱他為“田園詩人”。 陶淵明的詩最突出的特點便是清新自然與脫俗理想的統一。他的田園詩寫的是平淡的田園風光和日常的農村生活,反映的是歸隱后恬淡的心境與情趣。 一、陶淵明的田園詩蘊含清新自然的思想內容 如;《歸園田居》其一:少無世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羈鳥戀歸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南野際,抱拙歸園田。方宅十馀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雜塵,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把“適俗”從政,比之于“塵網”,比之于“樊籠”。著一“誤”字,是非褒貶,界限鮮明!傲b鳥”四句,寫對家園熾熱的愛和對躬耕勞動生活的向往。“方宅”以下,落落如數家珍,地幾畝,屋幾間,樹幾株,花幾種,遠處村落何如,雞鳴狗吠何處,瑣瑣屑屑,平平淡淡,語言愈見通俗,而意境愈見高雅,這些描寫,充分表達了詩人離開官場后,去忙就閑,興高采烈,自由歡快的心情,以及他對平淡的自然的田園生活的美的認識。最后“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戛然而止,好比一個長期負擔很重的人,突然放下了擔子,真是輕快極了,舒暢極了。正如俗話說的:“無官一身輕”。只是詩人的這種輕松悠閑,怡然自得的感受,不僅由于他拋棄了官職,離開了“樊籠”;而且,還由于他回到了農村,參加了勞動,躬耕田園,實現了生活理想。 類似的贊美在他的田園詩中很多。在這些詩篇中,都洋溢著一種和平、寧靜的氣氛。陶淵明反復地歌詠田園風光的純潔和田園生活的淳樸:“山澗清且淺,可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雞招近局”(《歸園田居》第五)“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農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移居》第二)。清涼的山間溪水,解除我勞作的疲勞。美酒可以讓我和家人及朋友歡聚。《歸園田居》其二“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與人交流的話題無非是田間農事,少了世俗之爭,多么愜意。又如《歸園田居》其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边@是一個從仕歸隱田園從事躬耕者的切實感受,帶月荷鋤、夕露沾衣,實景實情生動逼真。而在農耕生活的描寫背后,隱然含有農耕與為官兩種生活的對比,以及對理想人生的追求。 又如,《飲酒》第五首,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在東邊的籬笆下,采擷菊花,正在專心聚志悠閑自得地采,偶一抬頭,無意中望見了悠遠的南山。這兩句是千古名句,刻畫了詩人自己悠閑自得的形象,采菊的動作不是一般的動作,它包含著詩人超脫塵世熱愛自然的情趣!吧綒馊障,飛鳥相與還!碧栂律綍r,山色十分秀麗,成群的飛鳥結伴而還。日夕鳥還的景象令人浮想聯翩。 二、陶淵明的田園詩反映著理想中的美 《飲酒》一詩表現了陶淵明歸隱田園后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情趣。讀者喜愛它,不僅僅因為它語言淺近,結構巧妙,寫景如畫,意境高遠,還由于它所蘊涵的深刻哲理,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反對“心為行役”的“物化”。詩的前四句袒露了詩人能夠超然出世的原因是“心遠地自偏”,后六句寫隱逸生活的樂趣,表現了詩人棄官歸田后遠離塵世,醉心田園的情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兩句寫詩人之所為與所見,詩人所見乃"菊",風骨凌霜、傲然挺立的托寓之物,為詩人內心情致的物象;詩人所為乃是在自己庭園中隨意地采摘菊花,于一俯一仰間見其高潔的情致。范成大說:“名勝之士未有不愛菊者,到淵明尤甚愛之!保ā斗洞寰兆V序》)淵明愛菊,既是由于菊花的美麗,所謂“秋菊有佳色”,還因為“酒能祛百慮,菊解制頹齡”,赴籬下采菊佐酒可以健身,同時菊也是詩人高風亮節的象征,正如蘭之于屈原,梅之于陸游一樣,都有著特殊的機緣。“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寫出了詩人寧靜恬淡的主觀心境。這四句不僅寫出了詩人無意見山、心與物遇而進入物我兩忘的情態;而且描摹出一幅自然圖境,把主體的情感化為客觀的景物!按酥杏姓嬉,欲辨已忘言”, "真意",真趣,即人生之理、造化之趣,這是全篇之髓。在這里可以領悟到生命的真諦:這歸隱的生活多么美好啊!又何必要去為官,去為"五斗米"折腰? 這首詩既抒發了歸隱生活的悠閑恬靜的欣悅,又蘊含著詩人對宇宙人生超然境界的向往和憧憬。 陶淵明的“淡泊”、“獨善其身”的志向寓于其中。 陶詩的美好理想不僅表現在《飲酒》中,《歸園田居》也有所體現!熬迷诜\里,復得返自然!弊髡呦搽x污濁的官場,回到“丘山”之中!叭松苹没,終當歸空無!笨雌埔磺惺浪字,追求淡泊,平靜的一種生活!暗廓M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一語道破自己的心境,與世無爭,追求田園生活。 陶淵明的田園詩體現著真善美,這真善美是與作者陶淵明的身世、人格、思想追求、人生閱歷分不開的。陶淵明田園詩迷人魅力,不僅影響現代文人學者,也定會流傳千古,世人傳頌。
參考文獻: 1、《陶淵明集》 2、袁行霈、羅宗強主編《中國文學史》第二卷第三編魏晉南北朝文學 3、游國恩等人主編的《中國文學史》第一冊 4、袁行霈《陶淵明研究》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中文系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