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人物名字的文化內涵 [摘 要] 金庸是語言大師,他的小說中人物的名字內涵豐富,妙趣橫生,體現了多方面的文化信息。通過人物名字,讀者對作品的風格、故事的因果、人物的性格、中國的地域文化都有更深入的了解。 [關鍵詞] 金庸武俠小說 文化 藝術 名字 金庸的小說博大精深,涉獵廣泛,歷史、傳說、人文、語言、電影表現技術在其中都有精彩的體現。僅僅就人物的名字而言,就非常值得讀者回味。名字作為一種文化載體,體現了人物性格、時代信息、人物喜好等多方面的信息。我認為,金庸小說中人物的名字對于情節(jié)發(fā)展、因果輪回、人物面貌、人物身份都有很大的幫助和體現。 一、金庸小說中人物的名字體現了儒、釋、道諸家文化 金庸本人信佛,他的小說中有因果報應的因素在里面,并且在他的小說中時有佛家思想閃現。特別是《天龍八部》中,出身大理皇族的段譽從小生活在信奉佛教的國家,大理國有幾位皇帝都避位為僧。他的名字也隱含“斷欲”的意思。就是說長輩希望他斷絕情欲,不要為情所困,像他的父親段正淳一樣,處處留情,欠下無數風流孽債,令諸多女子為其痛苦一生。雖然王語嫣解“譽”為“沽名釣譽”,其中也反映了段家作為皇族對于名譽的重視。大理天龍寺的主持枯榮大師,取自“娑羅雙樹,半枯半榮,娑羅花開,盛者必衰。唯有無邊的佛法永存,唯有無邊的慈悲永存”,其中的佛家文化更是無需多言。 金庸小說中有一個門派叫“逍遙派”,取自《莊子.逍遙游》。其門下有無涯子、李秋水、丁春秋等人,這些人物的名字也出自于《莊子》,體現了道家無為、恬淡、“去留無意、寵辱不驚”的思想。 儒家文化作為統(tǒng)治了封建社會2000余年的正統(tǒng)文化,是古典小說體現正面人物的品質和性格的重要思想和信仰。在《神雕英雄傳》中,丘處機為兩個小孩子取名為“郭靖”、“楊康”,就是為了讓他們不忘靖康之恥,可以看出人物深深的責任感、正義感,民族自尊心。郭靖后來不負此名,成為抗金大將。他的兒女郭襄和郭破虜的名字也反映了他一生為國為民打擊入侵者的崇高志向。這部書的后續(xù)《神雕俠侶》中人物的名字依然延續(xù)了儒家文化的內涵,比如“楊過”是為了改過遷善,“武敦儒”、是敦厚儒雅“武學文”是修明文教之意。 二、群類人物的名字妙趣橫生,令人回味無窮。 金庸小說中有許多人物是以“群”出現的。比如“四大惡人”分別為“惡貫滿盈”、“無惡不作”、“兇神惡煞”、“窮兇極惡”,不僅每個外號中都有一個“惡”字,并且他們的排名也就是外號中“惡”字的位置。真是將漢語文字的妙處體現得淋漓盡致。再如“桃谷六仙”,他們的父母腦子不很清楚,名字自然不是那么文縐縐的,但也別有意趣。“桃根仙、桃枝仙、桃干仙、桃葉仙、桃花仙、桃實仙”六個活寶,給讀者留下許多笑料。這樣的名字金庸似乎信手拈來, “金毛獅王、青翼蝠王、紫衫龍王、白眉鷹王”,不僅體現了各自武功的長處,也表現了各自外表的特點,真是匠心獨運。武當七弟子的名字中各含武當山的一處景物,黃藥師的四大弟子名字中各有一個“風”,分別是“梅超風”、“陳玄風”、“陸乘風” “曲靈風”。 《神雕俠侶》中的史氏昆仲史伯威、史仲猛、史叔剛、史季強、史孟捷,這五個名字,既有伯仲叔季孟這種傳統(tǒng)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的排列習慣,同時又有威、猛、剛、強、捷的性格提示。這一系列的姓、名、字、號按照各自的某種內在邏輯順序排列起來,反映了我們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極具特色的次序感。 三、金庸小說人物的名字體現人物性格、身份與追求 張愛玲說: “為人取名字是一種輕便的,小規(guī)模的創(chuàng)造。舊時代的祖父,冬天兩腳擱在腳爐上,吸著水煙,為新添的孫兒取名字,叫他什么他就是什么。叫他光楣,他就是努力光大門楣;叫他祖蔭,叫他承祖,他就得常常記起祖父;叫他荷生,他的命里就多了一點六月的池塘的顏色。除了小說里的人,很少有人是名副其實的,(往往適得其反,名字代表一種需要,一種缺乏。窮人十有九個叫金貴,阿富,大有。)但是無論如何,名字是與一個人的外貌品性打成一片,造成整個的印象的。”小說家取名字,因為人物是虛擬的,所以很可以做到人物的名字和性格的契合。所謂人如其名。比如“王語嫣”,令人面前出現語笑嫣然的神仙姐姐,“黃蓉”一個無邪、活潑、聰慧的少女形象就躍然紙上。“阿朱”是溫婉俏麗的,“阿碧”是明秀白凈的,“阿紫”是乖張神秘的,“任我行”是橫行無忌的,“獨孤求敗”是寂寞和高傲的;當然,“殷素素”是喜歡白衣的,“袁紫衣”是紫衣姐姐,“翠羽黃衫”是黃衣服的回族少女,“楊逍”和“范遙”是風度翩翩的美男子,而“韋小寶”是潑皮無賴的。 名字有時候更是人物內心的寫照。還是張愛玲說的,古時候的人隨時可以變換自己的號,取了個妾,就換一個,得了一件寶物,也換一個。隨時記錄自己心情的變化。“昆侖三圣何足道”,自嘲而豁達;“慕容復”一心以光復大燕為己任;“穆念慈”代替義父思念著未謀面的義母;“包惜弱”心疼小動物,她家的小雞小鴨都得以頤養(yǎng)天年;“李傀儡”是誓將戲文進行到底了。 金庸小說中的人物名字還反映了人物的身份。例如“陽頂天”,作為光明教教主,住在光明頂之上,武功是乾坤大挪移,他的名字可謂名至實歸。“程靈素”的名字取古代兩部醫(yī)書《靈樞》和《素問》中的各一個字,她是熟知藥草習性,并有著醫(yī)者父母心的“金庸書中最好的女人”。 四、金庸小說中的人物名字體現了地域文化 金庸小說中的地點涉及大江南北,從江南水鄉(xiāng)到茫茫戈壁,從繁華都市到鄉(xiāng)野村落,人物名字也相應有各地的不同特色。比如《鹿鼎記》中的“少一劃”于八是山西人,名字和外號中透露著山西人的詼諧和精明。“阿朱、阿碧”是江南水鄉(xiāng)的人物,北方人一般不取“阿”字開頭的名字。“陳家洛”是浙江海寧人,是金庸的老鄉(xiāng),他的保姆叫他“三官”,是浙江人家對男孩子的昵稱。當然,這個只是在走卒販夫之流的小人物或者是沒有正式名字的女人、小孩子身上得以體現。正式的人物無論南北,名字的地域性特征是不明顯的。 從《紅樓夢》中的“原應嘆息”(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假語村言”(賈雨村)、到張愛玲“王佳芝”是“價值”的諧音,還有《海上花》中名字對當時真實人物的影射,以及無處不在的起名藝術、包括筆名、藝名等,都說明了名字對我們無處不在的影響。可以說,名字是微型的人,是人生的關鍵詞。 參考文獻 1、金庸.金庸武俠全集。三聯書店,1994.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fā)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中文系文學論文畢業(yè)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yè)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