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蒙臺梭利教育及其在我國的發展
[摘 要]蒙臺梭利教育在當今中國非常流行,采用蒙臺梭利教育模式的幼兒園、早教機構不計其數,發展水平也參差不齊。蒙臺梭利教育模式在當今學前教育體系中地位對當今中國的學前教育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因此,本文從介紹蒙臺梭利教育的概念與特點開始,簡要介紹了蒙臺梭利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同時深入分析了蒙臺梭利教育在國內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根據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優化蒙臺梭利教育在國內發展的策略,從而達到促進蒙臺梭利在國內進一步發展的目的,讓蒙臺梭利教育能夠更好的為國內的學前教育服務。 [關鍵詞]:蒙臺梭利教育 特點 發展 對策 一、研究背景和意義 蒙臺梭利教育在20世紀初就傳入我國,現在已遍及我國二十幾個省區和直轄市。蒙特梭利教育法在國際上風行歐美各國,掀起了在全世界范圍內一場持續一百多年的幼兒教育革命,蒙氏教育法正在逐漸改變中國人的教育理念-倡導素質教育、崇尚自由個性,蒙特梭利博士已經贏得了世界各國教育者的尊敬和崇高評價,推動了世界各國兒童教育的發展。我國的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給予蒙特梭利極高的評價;她的努力和功績,揭開了幼稚教育新篇章,使幼稚教育耳目一新【1】。也有一些幼兒園為利益所驅動在嚴重缺乏師資的情況下匆忙辦班,有必要對蒙特梭利教育在國內的發展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剖析,以便為廣大蒙特梭利教育的研究者和傳播者提供一些參考。 二、蒙臺梭利教育理論概述 (一)蒙臺梭利教育理論 意大利教育家瑪莉亞•蒙特梭利博士用其畢生經歷創造了蒙臺梭利(Montessori)教學法,其精髓在于培養幼兒自覺學習、探索精神,內容包括日常生活教育、語言教育、數學教育、感官教育、科學文化教育等內容。孩子建構完善的人格是通過自我重復操作蒙氏教具,多方面的能力在自由操作中得到了訓練。 日常生活教育:包括基本動作、照顧環境、生活禮儀、照顧自己等,培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互動、愛物等好習慣。 數學教育: 使用直觀教具玩數學。讓孩子在學具操作中懂得數與量的關系,感受四則運算的快樂。 感官教育: 培養敏銳的感官,進而培養比較、觀察、判斷的習慣與能力 文化教育: 蒙氏教室里備有動物、植物、歷史、地質、天文、地理等各方面教具,在玩中使兒童探索科學的奧秘,從宏觀到微觀,培養對科學的興趣。 語言教學:通過對實物的描述,促進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同時滲透文字活動,培養孩子閱讀能力,為書寫做準備【2】。 (二)、蒙臺梭利教育的特點 蒙臺梭利教育通過具體的練習來健全人格,如五官感覺練習、生活基本能力練習、智能練習(語言、數學、科學)等,并且具有巨大的潛能,逐漸走向獨立通過蒙臺梭利課程的感悟,包括感覺、動作、肢能、語言和道德發展等,一方面培養了的兒童情商和智商,另一方面使個體成為一個身心統整合一的人,兼顧個體和群體、自由與紀律,達到自我構建和心智發展。在此,本文結合相關文獻具體總結了蒙臺梭利教育的特點【3】: 1、兒童是一個有別于成人的獨立個體,反對以成人為本位的教學觀念。 2、蒙臺梭利教育法主張由日常生活訓練著手,配合良好的學習環境、豐富的教具,讓兒童主動學習,反對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教學,自己建構完善的人格。 3、把握0-6歲的幼兒特定的喜好傾向,把握敏感期學習的特性一直堅持下去,學習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教師必須深刻的認識與了解孩子的心靈世界,對于孩子發展狀況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適性、適時的協助與指導。 5、建構完善的人格:蒙氏教育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養孩子的尊嚴感、尊重孩子內在需求、尊重孩子的成長步調。 三、蒙臺梭利教育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只重蒙臺梭利教育形式而忽略對教育精髓的把握 蒙臺梭利教育教具是不能隨意模仿,違背原始設計意圖,也沒有機構監督蒙氏教具學具的安全與質量,這樣制作的蒙氏教具學具根本不符合國際蒙氏教具標準,甚至極個別制作公司做工粗糙、偷工減料,兒童的人生發展不僅將受到相當不良的影響,而且對兒童的人生健康產生危害。 當前在幼教實踐中,存在著一個重要的誤區,認為只要將蒙臺梭利的教具擺放在[]教室的各個區域,就是在實施所謂的蒙臺梭利教育法,蒙臺梭利教育的課程的核心在于觀察、了解兒童發展的內在需要,以確定其個別化教學的目標。而在當前一些幼兒園,模仿、引進、移值的風氣非常濃,其實蒙臺梭利的教具是其教育法中十分有特色的部分,而沒有把握蒙臺梭利對孩子自我發展能力的認可和在此基礎上提供有準備的環境【4】。 (二)、缺乏真正領會蒙臺梭利教育思想精髓的教師 對蒙氏教育的認識社會上存在著誤導,不明白蒙氏幼兒園的指導性準則是什么,不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蒙臺梭利式幼兒園,有些幼兒園只是為了生源的需要,宣傳自己是真正的蒙氏教育。有些幼兒園也的確在使用蒙氏教學法并引進了相關的教具【5】,但是蒙氏幼兒教學法的核心思想與精髓并沒有深刻地去掌握,從而地盲目地犯了照搬硬套和簡單化的模仿的錯誤。造成這方面局面的根本原因是,蒙氏教師沒有經過高水平的專業訓練,簡單地看一看教材就匆忙上崗,即使達到了蒙氏教育的硬件條件,也不會達到蒙氏教育的效果。 如果用蒙臺梭利提出的教師準則來評價目前國內眾多的蒙臺梭利幼兒教育機構的的教師,那么相信有60%以上的蒙臺梭利教師都是不合格的,甚至有70%的教師不能在自己的教育實踐中體現蒙臺梭利的教育精髓。因此,缺乏真正領會蒙臺梭利教育思想精髓的教師是影響國內蒙臺梭利教育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也是國內發展蒙臺梭利教育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三)、實踐中忽視了蒙臺梭利教育法本身的必要條件 縱觀世界上從事蒙氏教育與研究,有三點是必備的條件: 1、合格的教師: 合格的蒙臺梭利教師,不僅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還要有很強的綜合能力,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要了解孩子心理的需要;更要了解孩子體能發展和心理發展的需求。同時教師不斷地了解孩子成長的需要,提供孩子們所需要的東西,更是做一個孩子的仆人。總而言之,蒙臺梭利教師是推動與落實蒙臺梭利教學課程的主要靈魂人物。 2、教學過程避免傳統方式的獎懲、機械記憶、大量作業等; 3、在混齡的基礎上進行長時間的連續活動。 有一些幼兒園只要冠上蒙氏教育的字樣,學費高達幾萬元,慕名而來的大量生源還是蜂擁而來,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蒙氏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狂熱度,現在的蒙氏幼兒園,能夠達到標準的幾乎是鳳毛麟角。 在條件不甚具備的情況下,有些所謂蒙氏幼兒園并沒有按照蒙氏教育的操作流程或教師達不到標準,如發放書面練習、集中授課等不符合蒙氏教育的精髓,從而影響了蒙氏教育的推廣和在國人的印象。 四、蒙臺梭利教育在國內的優化策略 (一)、培育高素質的蒙氏教育的導師團隊 蒙氏教育的教師被稱為導師,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師,因為他不是灌輸式的教育,而是協助兒童自我發展,教師只是引導、示范、提供孩子一些幫助等作用,不是自上而下的教授,這就對我們蒙氏教育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所以導師具備以下的能力: 1、教師是所有行為的示范者:在兒童使用教具之前,教師首先用簡短、明確、客觀的語言,對教具材料作簡單的介紹、示范,內容簡單、明了,讓孩子自由地操作的,當孩子操作錯誤時,不要直接告訴孩子,而是再一次示范讓孩子自己領悟或者讓孩子換一種教具。 2、教師是環境的提供者。蒙氏教育認為環境對啟發孩子非常重要,教師提供一些環境,簡言之就是物質環境、人文環境和各種教師的教學材料。 3、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的觀察者與引導者。在蒙氏教育過程中,教師的主要職責是在兒童擺弄和操作教具時,了解兒童的自由表現,孩子是否對這個教具產生濃厚的興趣及興趣持續的時間。 4、教師也是學生學習的支持者和資源者提供者。兒童的發展和操作需要教師的協助,更是兒童發展的支持者和資源的提供者。 國內蒙臺梭利教育機構的教師只有牢牢掌握了上述的能力,才能在教學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才能真正的達到蒙臺梭利教育的要求。 (二)、吸收國內文化特性完善蒙氏教育,適應國內兒童特性 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文明古國,傳統文化對中國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影響頗深,在這種背景下培養和熏陶出來的兒童,特別聽話、恭順,這是東方文化的一大特色,而西文文化崇尚思想自由、行動自由、個性張揚, 蒙臺梭利教育法正是在西文文化下產生的,更適合于西方兒童的特點,也符合西方文化培養完整兒童的教育思想。蒙臺梭利教育以適當的方法引導孩子自由的活動,自由地操作教具中得到能力的提升,提倡獨立個性的培養。在東方文化中,簡言之,視為一個不聽話的孩子。這種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在引進蒙臺梭利教育法時,對蒙臺梭利教育法中的一些教具及其操作程序加以改造,融合一些中國傳統教育的精華,不斷適應國內兒童教育的要求。例如,在教具投放、教具的操作上給予孩子更多的自由,孩子在玩具操作的過程中,多一些思維創新,少一些思維束縛。 因此,蒙臺梭利教育在今后的發展中要吸收國內文化特性完善蒙氏教育,結合蒙臺梭利教育的理念,尋找適應國內兒童特性,不斷地完善蒙臺梭利教育的教學方法。 (三)、均衡發展,注重經濟效益與教育方法的提升 蒙臺梭利教育法對于我國幼兒教育雖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應該服務于兒童的發展,服務于我國幼兒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不僅僅為了追求幼兒園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在引進蒙臺梭利教育法的時候,蒙臺梭利教育法要組織一套專業人員認真解讀,正確了解其教育精髓,而非形式,而不僅僅拘泥于教具的引用、在教室的擺放等。 蒙臺梭利教育法強調環境的重要性,環境是蒙臺梭利教育法的閃光之處,要求我們研究環境對兒童發展的作用。教師在兒童操作中創設一定環境、充分利用環境進行教育,并與操作中的孩子進行教學互動。 我們建議教育主管部門設立專項資金,對蒙氏教育進行深入的研究,并對申辦、加盟、擴展蒙氏教育機構要嚴格把關,不符合條件的幼兒園堅決不予審批,使蒙氏教育走上了一條“光明”之路。并且一定要均衡發展,在注重經濟效益,更要提升教育教學的方法和質量,真正做到促進國內學前教育的目的。 五、總結 從上述的內容來看,蒙臺梭利教育在國內發展還存在很多問題,所以探索中國化的蒙氏教育,在把握其思想精髓的基礎上,對蒙氏教育的理論和實踐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這就需要廣大教育機構和研究靜下心來、戒急戒躁,結合兒童自身和年齡的特點,找到一條適合中國兒童特性并與我國傳統教育相結合的蒙氏教育方法,去除一些不適合中國國情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同時要遵循幼兒教育規律 在開展中國式的蒙氏教育過程中,不斷提升蒙臺梭利教育教學的方法,培養更多的優秀的蒙臺梭利導師團隊,吸收蒙氏教育的精髓,讓國內更多的兒童受益于蒙臺梭利教育所帶來的成果【7】。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與社會進步,蒙氏教育在我國的發展雖然十分艱難,仍然發展速度很快,蒙氏教育由于其先進性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在發達國家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我國的蒙臺梭利幼兒園在不久的將來也會如雨后春筍般健康地發展起來。 六、參考文獻 [1] 《中國早教網站》 中國蒙氏教育現狀 梁志燊 [2] 朱幼鳳,重溫蒙臺梭利:探索幼兒教育之謎《上海教育》2010年20期. [3] 李娜;我國蒙氏教育中現存的誤區和對策[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 [4] 王宏秋 陳繼東 如何使蒙臺梭利教育中國化 《東西南北.教育觀察》2011年第20期. [5] 中國蒙臺梭利教育的歷史、現狀與未來梁志燊 段云波 [6]蒙臺梭利的兒童觀及其給我們的啟發 霍力巖 [7] 徐珂,淺析昆體良的幼兒教育思想《陜西教育(高教版)》2010年,第5期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