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注重雙語教學過程中的生成課程
幼兒園教育活動內容來源于日常生活,與兒童的生活經驗緊密相關。學前雙語教育的理想教育效果基于對教育目標的正確認識下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
學前兒童是基礎教育所面對的特殊群體,學前兒童有著自己獨特的生理與心理特征,學前兒童雙語教學活動內容的應具有廣泛性和啟蒙性。應涉及學前兒童所接觸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文學藝術等等。但基于學前兒童的認知水平和學前兒童階段的教育目標,在學前兒童雙語教育內容的選擇方面,教育者不能聽信推銷人員的介紹和廣告的吹噓盲目選擇和使用,教育者應充分考慮教材是否符合學前兒童的年齡特點和生活實際,要根據學前兒童學習語言的規律精心選取適合的教材。學前兒童雙語教學活動內容應具有綜合性和整體性。
(二) 創設良好的雙語學習氛圍
學前兒童的形象思維站主導地位,多給學前兒童提供感知雙語的信息,讓學前兒童置身于雙語環境之中,對學前兒童的雙語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這一方面正是母語的優勢所在,教育者應充分利用這一有利信息。如:在活動室里布置英語角、卡片角,教師和學前兒童把學過的英語單詞畫在卡片上放在英語角。讓學前兒童自由學習,自由練習。一日活動是學前兒童在幼兒園生活的全部,在一日活動中提供學前兒童雙語練習的機會,對學前兒童更好掌握、運用雙語有著重要的作用。在保證學前兒童每天有半天專門學習雙語的同時,將雙語活動貫穿滲透到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從而給學前兒童更多的練習機會。如兒童入園、離園時,教師主動用雙語與學前兒童問候,課前課后教師用雙語組織學前兒童活動,兒童早餐、午餐睡覺、起床等活動教師都用雙語進行組織活動,使學前兒童在無意識當中進行了雙語的學習。
此外,在一日活動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積極地創設各種豐富多彩的雙語活動,在活動中注意讓每個學前兒童都參與其中并且給每個兒童自我表現的機會,使學前兒童保持一種最佳的情緒狀態,在不知不覺中愉快地接受學習知識。
(三) 學前兒童雙語教學
1、 雙語教學應游戲化
游戲發生于一定的情景之中,外部有可觀察的行為表現, 內部有兒童特定心理體驗的主動、自愿、自主、自由的活動。游戲是兒童的第二生命,在雙語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應調動一切手段,使雙語教學“游戲化”;谝陨,教育者在實施雙語教育時應充分考慮到學前兒童游戲階段的發展特征,在雙語教育的過程中,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學前兒童游戲特征創設不同的游戲方式和游戲內容,如學前兒童象征性游戲階段,雙語教學以掌握詢問名字即“What’s your name ? ”為主要游戲目的, 游戲可準備四小動物的頭飾(小熊、小貓、小狗、小老鼠),教師通過講故事讓幼兒理解句子的含義并通過讓兒童選帶不同頭飾分組依次角色扮演,反復練習對話:Teddy:Hello,My name is Teddy, What is your name ? (The animals: My name is …) 這樣,學前兒童在不知不覺中伴隨著愉悅的情緒完成了雙語教學的任務,但雙語教育過程中要把握不同游戲時間的長短,既滿足學前兒童的游戲需要,又順利完成雙語教育的目標,從而實現寓教于樂。
2、 雙語教學應生活化
教育服務于人類,語言服務于生活,不管是成人還是學前兒童學習雙語都是為生活中交際所用。學前兒童雙語教育面對的是特殊的教育群體,學前兒童不僅自身有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而且學前兒童的學習內容大多來源于生活,更多的時候學前兒童的學習是隱性的。
學前兒童的注意時間短暫不可能像成人那樣進行較長時間的學習,并且學前兒童善于模仿, 此時,學前兒童每天的生活就是學前兒童的知識海洋。學前兒童在生活中會對自我感興趣的東西進行無意識的習得。因此,雙語教育的內容應貼近學前兒童生活,抓住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對學前兒童實施雙語教育,如:在學前兒童的水杯上面的校正標識處貼上兒童的英文名字,鼓勵學前兒童運用英文打招呼等等。學前兒童雙語教育生活化的良好實施最離不開的就是家園良好的合作關系,只有家園合作關系融洽,家園教育目標達成一致,家庭能積極配合并支持幼兒園的教育工作,才能使學千年兒童在雙語學習中不會受到任何阻礙,勇往直前。3、 雙語教學應情景化
設置合適恰當的情景可以激發學前兒童的學習動機,催生學前兒童使用第二語言進行交往的積極性。是成功實現兒童雙語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情境法是通過直觀豐富的語言情景創設,激發兒童的活動動機,幫助兒童整體感知和理解語言材料。引發兒童萌發運用語言進行交往的一種方法。其一,直觀形象的情景設計,激發了兒童的學習動機,創設生動形象、有趣的動態課堂情景符合兒童的心理需求。直觀情景可以是圖片、玩具、實物、錄音,也可以使教師的形體動作或表情。在雙語教育過程中往往需要多種直觀情景的綜合靈活使用。例如:在學習food時,既可以通過動畫課件,也可以借助不同的錄音并結合教師的形體動作及表情幫助兒童理解語意,同時讓學前兒童親身體驗認知新的語言信息。形象直觀的情景設計能夠幫助學前兒童感知理解語言內容,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其二,生活情景的設計,激發學前兒童進行語言交往的積極性,生活情景的設計就是使學前兒童學習到的雙語知識與兒童的一日生活情景融為一體。如:教師可結合學前兒童的生活經驗和雙語學習經驗鼓勵兒童積極嘗試使用雙語進行問候(A: How are you? B: I am fine\OK\so-so\not so good……),游戲交流等。簡單的語言交流不僅促進了學前兒童社會性的發展,更能提升學前兒童使用第二語言的積極性。其三,表演情景的創設,是提高學前兒童運用英語能力的有效途徑。學前兒童在有了一些雙語基礎之上,教師可以通過故事,童話等讓學前兒童進行表演,有趣的表演情景不僅能激發學前兒童的表演興趣,同時讓學前兒童的雙語學習內容得到練習和鞏固。學前兒童在表演情景中主動參與,自主習得,想象創造,加強了語言的綜合能力學習,在表演情景中學前兒童獲得了認知、情感、個性等其他方面的共同發展。情景法在學前兒童的雙語教育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接近兒童生活經驗,滿足學前兒童的興趣需要,利于學前兒童聽說能力的提高,學前兒童在體驗與同伴交往的樂趣中的到了語言綜合能力的提高。學前兒童雙語教育創設的情景中,境中有情,以境激情,情景法教學為雙語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