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嬰幼兒游泳
如果有人跟你說“嬰幼兒游泳”,也許你還會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在我們的傳統印象的當中,很多成年人都不會游泳,何況剛剛出世的嬰兒?嬰兒游泳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會不會有什么危險?游泳對孩子到底有什么幫助?大家心中充滿了疑慮。帶著這樣的諸多疑慮,讓我們一起走近:“嬰幼兒游泳”。 什么是嬰幼兒游泳
“嬰幼兒游泳”是指嬰幼兒在專用安全的環境,在保護措施嚴密的游泳器具保護下,由經過專門培訓的人員操作和看護,在出生當天即可進行的一項特定的、階段性的人類水中早期健康保健活動,分為有次序、有部位、有技巧的新生兒、嬰兒水中被動游泳操和自主游泳兩部分。 現在在醫院出生的孩子都會安排游泳,那么嬰兒是怎么樣游泳的呢?嬰兒游泳是將嬰兒放入特定的水質、水溫的水中,按照一定規范,進行的一項自主運動。早在六十年代,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就將3至6個月的嬰兒放入水中進行訓練,讓嬰兒在水中自由運動,之后,這一項目在世界各地逐漸興起。同時,很多科學家、心理學家、醫學專家對此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寫了許多有關的論文著作,認為嬰兒游泳對嬰兒的生長發育有良好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對智力發育的促進作用尤為明顯。嬰兒出生后四小時即可進行游泳訓練,一般要在醫務人員或專業嬰兒游泳教練的指導和保護下進行。游泳時,在嬰兒頸部套上特制的安全氣囊,將不寶寶放入38℃的溫水中,寶寶就可在水中自由劃水運動了。未滿二個月的嬰兒游泳時,要在臍孔處覆蓋臍貼保護好臍部,還要在水中加入特定的仿羊水溶質,這是因為嬰兒剛出生時,皮膚薄嫩,相當于一層可通透的生物膜。人體內的滲透壓是0.9%,水的滲透壓是0,如果直接將嬰兒放入水中,對機體會有一定的傷害,所以在水中加入仿羊水溶質,不但能產生與人體一致的滲透壓,保護機體不受傷害,還能使寶寶感到更加舒適,仿佛回到了媽媽的羊水中。通過以上措施,加上專業人員在一旁保護,寶寶游泳時是安全的。 二,嬰兒游泳的好處
1, 游泳促進兒童身體發育 皮亞杰認為,人的知識來源于動作,動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維的基礎。嬰兒期寶寶的自主運動很少,只有伸伸小手、蹬蹬小腿,4、5個月左右才會翻身,7、8個月后才能爬動,而且這些活動的量是非常有限的。近來開展的嬰兒被動操等也多為被動活動,被動活動時,嬰兒心率的變化是不大的。而嬰兒游泳是最適合嬰兒的一種主動運動方式。嬰幼兒游泳對運動系統的好處:孩子在水中活動需要克服水的阻力,這種阻力的大小和方式都非常適合嬰兒。游泳使嬰兒的肌組織得到鍛煉,加速了肌組織的血液循環,增加了營養,促進肌肉的發育和生長。運動也使關節得到伸展,關節面得到摩擦,骨骼得到刺激,骨骼的生長有了動力。游泳時,身體在水中是水平狀態,四肢關節和脊柱在運動中不會受到來自地面的反作用力的直接沖擊。這樣不僅不易受傷,而且有利于骨骼系統的靈活性和柔韌性,更好地促進骨骼發育生長,糾正不良姿勢。 循環系統的好處:嬰兒游泳是主動運動。主動運動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縮有力。心率的增加使心肌得到鍛煉,同時加大了血液對脈管的沖擊,使血管得到擴張的源動力,從而及早地擴張了微循環,使毛細血管擴張,各臟器的血灌注量增加,加速了機體各器官的生長發育。 呼吸系統的好處:嬰兒游泳時,氧需求增加,由于運動和要克服水的阻力及格水對胸廓的壓力,使肋間肌、胸大肌、胸小肌均得到鍛煉,從而通氣速度加快加大。 消化系統的好處:由于腹肌的收縮,鍛煉了腹肌,使腸蠕動增強,加速了糞便的排出。由于運動消耗的增加,導致游泳后進食增多,這一點每位游過泳的人都有體會。接受游泳鍛煉的嬰幼兒,其胃泌素和胰島素的水平升高,迷走神經的緊張性增加,促進消化激素的分泌,對食物的吸收能力增強,所以能夠增加體重,促進嬰幼兒高質量成長和發育。 對感統失調的治療:感統失調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腦和身體各個器官的協調出現了障礙,使得許多優秀的方面表現不出來。,在水這種特殊介質里,兒童的平衡能力會得到自我修正和調節。 2,游泳促進兒童認知發展 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從感知覺開始的,從孩子出生開始,所有的器官都具備某種程度的功能,并且各種感知能力在出生后能得到迅速的發展。觸覺是嬰兒認知世界的主要手段。觸覺是人體發展最早、最基本的感覺,也是人體分布最廣,最復雜的感覺系統。觸覺是新生兒認知世界的主要方式,透過多元的觸覺探索,有助于促進動作和認知的發展。因此,良好的觸覺刺激是寶寶成長不可卻的要素。寶寶從出生后就需要持續的觸覺刺激父母的擁抱和撫摸可以讓寶寶產生舒適感,產生被愛和安全感。皮膚覆蓋全身,是人體最大的感覺系統,大約有500萬個感覺細胞,能就接受外界很多刺激,皮膚對水的刺激最敏感,可刺激神經發育。嬰兒剛出生,腦神經大部分已經分裂形成,共有1400億個腦神經細胞,外界刺激越頻繁,腦神經細胞發育速度越快。一出生就讓孩子在水里游泳,他會調試各種身體器官,水中全身性運動可以提高大腦的功能。 在游泳的過程中給孩子放點音樂,音樂活動為孩子提供了廣闊的創造空間,兒童可以根據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表現、發揮自己獨特的創造性。及早為兒童提供各種音樂活動的環境和機會,對于促進兒童認知發展是十分有利的。游泳時水中各種顏色的玩具會刺激寶寶視覺的發育。 3,游泳促進兒童心理發展 嬰兒期是兒童心理開始發生和心理活動開始萌芽的階段,又是兒童心理發展最為迅速和心理特征變化最大的階段。,近年來的研究材料發現,兒童先天帶來了應付外界刺激的許多本能,例如游泳反射:讓嬰兒俯伏在小床上,托住他的肚子,他會抬頭,伸腿,做出游泳的姿勢。如果讓嬰兒俯伏在水里,他會本能地抬起頭,同時做出協調的游泳動作。說明孩子都有親水性。嬰兒需要愛,愛這種情感需要,是促進兒童心理發展的一種內部力量。同時,愛與被愛的體驗,會使兒童產生一種安全感,失去它,兒童就會變得焦慮、煩躁、神經質,對這個世界產生恐懼。嬰兒更需要和成人交往,缺乏與成人的交往,嬰兒的環境就變成了沒有“應答性”的死環境。在這種環境中,嬰兒的自發行為(如微笑、發聲、手舞足蹈等)由于得不到成人的任何反應就會逐漸減少,甚至消失。成人對兒童行為的反應(應答)具有強化作用,長期得不到應有的及時強化,嬰兒活動的積極性就會喪失,而且會因自己的“努力”毫無結果而喪失“信心”,形成被動、退縮的行為模式。嬰兒游泳時,家長會讓孩子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中,放著音樂,引逗孩子,全部的精力都在孩子身上,游完泳給孩子做個撫觸按摩,家長對孩子輕柔的愛撫,不僅僅是皮膚的接觸,更是一直愛的傳遞,能增強家長和孩子間的交流,讓嬰兒感受到愛護和關懷,有助于親子關系的形成。 4,游泳促進兒童智力發展 嬰幼兒"游泳"的動作是在大腦的支配下完成的,這種有保護設備的"游泳"是通過水對嬰幼兒皮膚的沖擊、壓力而形成的一種特定條件下的皮膚按摩與撫觸,這種全身性的運動可以提高大腦的功能,促進大腦對外界環境的反應能力,應激能力和智力發育。前蘇聯醫學專家研究發現,會游泳或進行過"游泳"(有保護設備)鍛煉的嬰幼兒,聰慧好學、勇于進取,作起事來思路敏銳,腦子反應快,比同齡不"游泳"者智商、情商均高。嬰幼兒"游泳"不僅僅是皮膚與水的接觸,而是視覺、聽覺、觸覺、動覺、平衡覺的綜合信息傳遞,嬰幼兒"游泳"利于孩子早期的智力發育,即對外界盡快做出應答十分有利,如爬行早,反應早等,尤其是情商的發育和提高,人的成功與否,20%取決于智商(IQ)、80%取決于情商(EQ)。EQ高的人有積極的人生觀,成功的機率大大提高。該項目的科學立項和"游泳"項圈的研制及專利申請均在進行之中。促進孩子自身素質的提高、心理平衡的發育,嬰幼兒"游泳"是嬰幼兒本身的需要,是維持親情的最好方式之一,是一項新的健康保健措施,是具有科學性,新穎性、實用性和可行性、是一項值得推廣的保健與健康活動。
不適合游泳的嬰兒
有并發癥的、早產兒、體重小于200g的、皮膚破損或感染的、身體異常、免疫系統用問題的寶寶都不易游泳。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