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的氣氛中,讓孩子快樂成長
[摘要]走進孩子世界,相互溝通,和孩子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在愛的氣氛下,尊重、寬容、包容、理解孩子。支持、肯定孩子,用心去愛每一個孩子,讓他們快樂成長。 [關鍵詞]快樂 尊重 理解 包容 如果有人問:你愛自己的職業嗎?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我愛,而且是矢志不渝的。因為它擁有人間最純潔的心靈,凝聚著我付出的心血,連接著無數家長的心,情系祖國的明天。每個人都有一塊屬于自己的天空,每個人都有一份屬于自己的情感。通往心靈的金橋,架在我和孩子們之間。二十多年前,因為愛,我充滿熱情的投入到幼兒教師的行列,開始了幼兒教師的生涯。二十年風雨路漫漫,二十年彈指一揮間,回首往事,我問心無愧,無怨無悔,因為愛,所以愛。 我愛孩子,愛每一個孩子。二十多年的工作實踐,使我深深感到:愛,是支撐自己努力工作的動力;愛,是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石。這是一種平等與寬容的愛,不管孩子外貌如何、品德怎樣、家庭各異,只要來到我的班上,都是我愛的對象。這也是一種集慈母嚴父為一體的科學、合理、理智的愛,只有把母親般的親切與細致,父親般的嚴厲與理性,朋友般的真摯與平等,合理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才能使愛象春風化雨,滋潤孩子幼小的心田,促進孩子心靈健康、快樂的成長。 不奢望成為陶行知這樣的教育大家,但求有他“愛滿天下”的胸懷;不要求成為斯霞鞠躬盡瘁的典范教師,但以她為榜樣,用“童心、母愛”關心我的每個活在孩子。我知道,只有我有愛,才能教孩子成為有愛心的人。帶著對教育的熱愛和孩子的喜愛開始了我的教育事業。 陶行之的“愛滿天下”,“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思想告訴我們:教師的愛是打開學生心扉的金鑰匙。教師的愛,做為理智的愛,是一種高尚的愛,是建立在對教育事業的忠誠熱愛;教師的愛有助于啟發孩子的思維,在愛的氣氛中,人的想象力就豐富,思維能達到較高的水平;教師的愛,就象火種,它點燃了學生的愛。學生得到教師的愛,才會把這種放射的愛“反射”給老師、孩子們,以至上升對生活的愛上去。讓孩子們在愛的氣氛中快樂健康的成長。 一、走進孩子世界,相互溝通,和孩子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每個孩子都是生命的個體存在,作為教師,要更多地關注孩子的發展,尊重孩子個體發展的差異性,弘揚孩子的個性,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成長,并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特長。 任何教育的結果,都是伴隨著一定的師生關系產生的,其結果的好壞有時受師生關系好壞的影響,不同的師生關系往往導致不同的教育結果。今天的孩子需要有一個安靜、和諧、健康的學習環境。而要做到此點,師生關系的建立必須是“民主型”的。因為在民主型的關系中,由于師生之間注意協商、溝通,關系比較和諧,孩子的情緒就會輕松愉快,有個良好的學習心境。在他們所認同的目標或要求的指引下,主動積極地參與各種學習活動,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都高。反之,若師生關系是“專制型”、“放任型”的。則會帶來孩子情緒上的緊張或放任,造成內心煩躁、恐懼等,在這種情況下就不會有高效的學習,學習效果也不會好。這種情況,正如英國教育家洛克所揭示的:“兒童從導師方面受了無情的言語和鞭韃,他的心里,就充滿了恐怖,恐怖立刻占據了他的整個心理,使他再也沒有容納別種印象的空隙了”。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與孩子之間要進行多方面的互動,會產生種種矛盾。倘若教師沒有尊重,關心和熱愛孩子,即沒有與孩子溝通關系的法寶“博愛之心”。不把其視為親人,視為可傾吐心聲解決困惑的朋友,讓他們感受到親人般的關愛和保護。要真正化解這些矛盾是不可能的。有時由于孩子偏見或教師有“寧給好心,不給好臉”的觀念和行為,可能會產生孩子對教師的“好心”的誤解。但是教師只要走出這種愛的誤區,注意以正確的方式去體現對學生的尊重、愛護和關心,就能為建立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奠定良好的基礎,進而很好地化解矛盾。因此說,熱愛孩子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基礎。 二、在愛的氣氛下,關心、寬容、包容、理解孩子 身為一名幼兒教師,我深深地體會到,孩子是多么需要老師給予的愛呀!記得有一個小男孩,他真的非常的調皮,讓每個老師都感到頭疼!他每次出現問題,或是發生了什么事情就會自己打自己,而我們之間就曾經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有一天中午吃飯前我請所有的小朋友安靜,準備吃午餐了,可是他就是管不住自己,大聲地說話,我就批評了他,他可生氣了,狠狠打了自己兩耳光,還發脾氣不吃飯,我雖然不理會他,但是一直在暗中關注著他。忽然,他跑了過來,抱住我,說:“老師,你不愛我了嗎?”我當時也愣住了。啊,他那么小,我應該以一顆寬容和包容的心去關心,理解他呀,用教師的愛去關心他啊!現在我終于明白,愛不僅僅是一種心靈上的慰藉,也蘊涵著一種神圣的責任。 “包容”能培養孩子的情懷,使他不回避錯誤又能善解人意。在包容中長大的孩子將會極富耐心。當一個人絕望的時候,最需要的是親人的包容。中國偉大的教育家陶行之先生為我們作出了榜樣: 陶行之先生在育才學校當校長時,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天,他在校園里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塊砸自己班上的男生,陶行之當即喝止了他,并讓他放學后到校長室去放學后,王友早早站在校長室門口準備挨訓。陶行之走過來,一見面卻掏出一塊糖果送給王友,并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里,而我卻遲到了。”王友驚愕地接過糖果。隨后,陶行之又掏出一塊糖果放到他手里,說:“這第二塊糖果也是獎給你的,因為當我不讓你再打人時,你立即就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我應該獎你。”王友更驚愕了,他眼睛瞪得大大的,不知道校長想干什么。 陶行之又掏出第三塊糖果放到王友手里:“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不守游戲規則,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證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壞人作斗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王友感動極了,他流著淚后悔地喊道:“陶……陶校長,你打我兩下吧!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自己的同學啊……”陶行之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塊糖果遞給王友,說:“為你能正確地認識錯誤,我再獎勵給你一塊糖果,只可惜我只有這一塊糖果了。我的糖果完了,我看我們的談話也該完了吧!” 多么高明的校長!他用以獎代罰的方法觸動了孩子的心靈。“親其師,善其道。”當一個孩子被校長寬闊的胸懷所包容時,他內心產生的是深深的感激和強烈的震憾,那將會使他終身難忘。在這種情況下,不必“批評”、不必“指責”,孩子自己就已經心悅誠服地知錯了。 三、在愛的氣氛中,尊重、支持、肯定孩子 陶行知老師的教育方法對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顯得多么重要。一句尖刻的話語,一次漫不經心的作業批改,一個對錯事件的誤判,會打擊他們的信心,造就越來越多的后進生;一句溫馨的話語,一個鼓勵的眼神,一次活動的機會,會使其奮進,促其發展。教師的言行舉止時時處處都可能對學生的心理產生重大影響,甚至影響其一生。 贊揚無疆界,贊揚無定式,贊揚在思想教育方面也發揮著巨大的魅力;因此老師應該學會贊揚;因為贊揚可以改變環境,贊揚可以改變心情;老師的贊揚,更是充滿了對幼兒的尊重、寬容和理解,是對幼兒的一種愛,一種信任,一種贊許。 四、在愛的氣氛中,用心去愛每一個孩子 有人問我:“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什么?”我會不加思索地回答道:“愛心”。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與心的呼應。愛心是對工作的熱愛,對孩子的熱愛。有了愛才能產生工作的動力,有了愛才能在工作中傾注滿腔熱情,有了愛才會舍得付出。“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孩子。”它道出了幼教工作的真諦,時時把我激勵。 愛心是做好教育事業的重要保證。幼兒從父母溫暖的懷抱來到陌生的幼兒園,來到老師的身邊,這在他們的情感上是一個很大的波動,他們會自然地把對父母的各種思想、感情、期望與愛的要求轉移到老師身上,并渴望老師像媽媽那樣給他們以愛撫,有時甚至把老師的愛看得比父母之愛還重。孩子們的滿足,就是我的滿足。 讓我們在愛的氣氛中,期望每位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