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幼兒快樂教育 所有的父母恐怕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美好心愿。因此父母們和教育者都只注重讓幼兒學知識、考高分,為了進入進好學校,我們身邊的有些幼兒的家長就強迫2歲多的幼兒認字、記英語單詞或做數學題。有個別的家長以為早期教育就是讓幼兒識字、做計算題,這是對幼兒教育的誤解。如果我們忽視對幼兒情商和智力的開發,那么他們僅僅是比別人早學了點知識而已,雖然這些知識也是有些用處的,但比起提高情商、開發智力來說就差遠了。甚至有些填鴨式的灌輸會影響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情商的提高。孩子的學習毫無快樂可言,純粹是為了學而學。我希望我們的孩子可以快樂的學習,學習中感受快樂。 讓興趣為快樂求知引路。 任何生命都會對某些對象表現出特別的興趣。一旦他們發生興趣時,也就是教育的最好時機。在強調“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的今天,人們特別重視興趣的作用。的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一切自主選擇的活動無不始自興趣。而一切課程,包括預設和生成的課程追根究底亦源于興趣。只要是感興趣的,幼兒的求知欲就很強。現在不少課堂教學,只一味地灌輸知識,忽視了幼兒興趣和求知欲的培養。 游戲是快樂教育的基礎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是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的主要活動。有位教育家說過:“玩具是幼兒的天使,游戲是幼兒的伴侶!庇螒蚴怯變簣@的基本活動,要重視幼兒的本體性游戲和教師的手段性游戲。因為幼兒本體性游戲,有助于幼兒的心理健康和個性的和諧發展;教師的手段性游戲,是為了實現特定的教育目標而組織的,能讓幼兒學到必備的知識技能,有助于幼兒按一定的方向發展。兩者因相互滲透,而相得益彰。在一次離園前的活動中,我讓幼兒自由地選擇,告訴他們喜歡玩什么都可以。于是有講故事的、玩皮球的、壘積木的、畫畫的等等,孩子玩得是那樣認真、那樣盡興,以至于父母來接時,他們仍戀戀不舍。其實在這樣的“玩”中他們學到了知識和本領并不少于課堂上所學到的。 寓樂于教寓教于樂 快樂,不僅僅是作為教育的形式存在的,而且是作為核心價值貫穿在教育的各個環節,古人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譽為人生三樂之一。在美國,有一所名叫斯德維爾的學校,得羅斯福、尼克松、克林頓等美國前總統的子女及孫女們而教之,甚至現任總統奧巴馬也送孩子到這里上學。這所學校的校長理查德·洛迪希先生向世界宣示“快樂”在教育中的重要性,闡釋了一個獨到的教育理念:寓樂于教。寓樂于教是讓孩子快樂學習,讓社會跳動快樂的和諧音符。
四、為幼兒創造合作、交往的機會 當今是一個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時代,也是一個知識和信息迅速更新的時代,吸納、合作、責任、進取是每一個社會人應該具備的主流品質,快樂教育就是要讓孩子富有愛心,充滿責任,善于合作,讓社會跳動快樂的和諧音符。
五、為幼兒創造民主、和諧的環境 性格的基礎是早期生活奠定的,早期的生活環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的性格,良好的性格是在適宜的環境中熏陶感染形成的,是一次次良好情感經驗浸潤、積淀的結果,因此,我們為幼兒營造一個充滿民主、平等、和諧、歡樂氣氛的環境尤為重要,F在的幼兒都是獨生子女,要提高他們的情商技能,最好的學習地點還是幼兒園。因為只有集體的生活環境和游戲活動才能使幼兒養成快樂的性格和樂觀幽默的品性,才能讓幼兒把握自己的情感和社會技能。如果離開了像幼兒園這樣的集體,幼兒的情商就幾乎無法培養,正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的:“讓幼兒在集體環境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
六、做幼兒模仿的榜樣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才能達到心的深切!庇變簣@的教育教學是一項十分艱辛、復雜而又細致的工作,要求教師具有愛心、耐心和細心。教師的一言一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教育的進程和效果,因此,教師樂于教育是快樂教育的根本保證。有的教師面對繁重而瑣碎的保教工作,面對一群不諳世事、頑劣不馴的幼兒時,心情便開始轉“陰”。教師的不良情緒必然會反映到教學過程中,通過“冷冰冰、缺乏感情”的教學傳遞給幼兒,這將使幼兒如何快樂起來呢? 教師的不良情緒還會直接影響師生互動的過程。對幼兒的漠視、諷刺、體罰會對幼兒的心靈產生傷害,嚴重影響幼兒的心里健康,因此教師要永遠保持一顆愛心,愛幼教事業,愛每一個幼兒。教師必須清楚地看到,在付出大量辛勤勞動的同時,自己也收獲著與幼兒一起成長的喜悅,也體驗著不斷超越自我的成就感。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于順應幼兒的性情,走進幼兒的情感世界,多一份童心,做到春風化雨潤無聲。同時,教師要善于情緒上的自我調適、自我愉悅,保持開闊的心胸和積極樂觀的心境,這樣才能時時影響著幼兒、感染著幼兒。因此,無論教師心里快樂與否,但在幼兒面前,教師應該永遠是快樂的化身,是幼兒學習的榜樣。只有真情和激情才能在教師與幼兒之間產生相互感染的效應,從而使教師的教誨暢通無阻地滋潤孩子心田。 溫情的家庭氛圍,快樂成長的源泉 一位老教育學家曾經說過:“只要有一個歡樂和諧的家庭氣氛,我可以斷言子女沒有一個不成才的。”生活在一個歡樂祥和的家庭里的孩子,每日感受愛的氛圍,他眼里的世界自然是快樂安全的。相反一個整日生活在充滿謾罵、暴力或冷戰的家庭里的孩子,他所看到的世界就是恐懼和冷漠,這樣的生活會給孩子的心理蒙上難以磨滅的陰影。平心而論,沒有一個父母不希望家庭氣氛和諧歡樂,心平氣和地與子女相處,但做到這一點確實不易。 快樂是生命的源泉,樂觀向上是精神健康的基礎。泰戈爾認為“:教育的目的應當是向人傳送生命的氣息,而不單單是傳授知識!鼻∪缋聿榈隆ぢ宓舷O壬f“:教育固然神圣,但它必須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將教育與生活緊密相連的主要方法就是讓它快樂、有趣!笨鞓方逃院⒆拥母纠鏋槌霭l點,從生命的角度看待教育,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在歡笑中成長,讓孩子能夠真實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從而為孩子一生快樂成長埋下可持續發展的種子。以此文與所有關注幼兒快樂教育的朋友與家長共勉。持續發展的種子。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