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格式
      電氣工程 會計論文 金融論文 國際貿易 財務管理 人力資源 輕化工程 德語論文 工程管理 文化產業管理 信息計算科學 電氣自動化 歷史論文
      機械設計 電子通信 英語論文 物流論文 電子商務 法律論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場營銷 電視制片管理 材料科學工程 漢語言文學 免費獲取
      制藥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裝工程 模具設計 測控專業 工業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應用物理 電子信息工程 服裝設計工程 教育技術學 論文降重
      通信工程 電子機電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學 藝術設計 新聞專業 信息管理 給水排水工程 化學工程工藝 推廣賺積分 付款方式
      • 首頁 |
      • 畢業論文 |
      • 論文格式 |
      • 個人簡歷 |
      • 工作總結 |
      • 入黨申請書 |
      • 求職信 |
      • 入團申請書 |
      • 工作計劃 |
      • 免費論文 |
      • 現成論文 |
      • 論文同學網 |
      搜索 高級搜索

      當前位置:論文格式網 -> 免費論文 ->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本論文在學前教育畢業論文欄目,由論文格式網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www.donglienglish.cn,更多論文,請點論文格式范文查看  淺談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課程資源是一種教學信息的來源。新課程觀下的課程資源是非常豐富的。教育教學活動可以開發與利用的資源多種多樣,既有來自于自然界的,也有來自社會的;既有顯形的,也有隱形的;既有校內的,也有校外的;既有人力的,也有物力的;既有文字的和實物的,也有活動的和信息化的等等。多種多樣的資源,就為學校和教師因地制宜地開發和利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這是新綱要對我們提出的要求。周莊,以恬靜的水鄉風光、悠久的人文歷史、多彩的民俗風情、醉人的美味佳肴、精美的手工藝品而聞名世界,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這一獨特的文化優勢,為我校的本土文化教育提供了豐富的內容,提供了廣闊的社會實踐途徑。因此,我們應充分挖掘古鎮特有的傳統文化資源,創設“周莊特色”的校園文化。在小班“我看周莊”和中班“我說、我畫周莊”的基礎上,大班以“我做周莊”為本土文化教育系列化研究子課題,并有計劃地實施傳統文化、旅游文化及校園文化教育。帶領幼兒走進周莊,引領幼兒了解周莊,激發幼兒產生愛家鄉的情感,從而促進幼兒更好地發展。
       一、帶領幼兒參觀文化街,善于發現幼兒興趣。
       早在上世紀20世紀年代,我國一些著名教育家如:陶行知、陳鶴琴、張雪門等就明確地提出了“幼兒園活動要以大自然、大社會為活教材”、“生活即教育,教育是從生活中來,從生活中展開”的觀點。
       周莊文化街,這條石板老街,如今成為周莊融匯民俗文化、商業文化為主的景區。具有民俗特色的店鋪和演技室搭配合理,旅游產品和工藝品豐富多彩,加上醒目誘人的招幌,各具特色的建筑,盡顯民俗風情,顯現出古鎮的興盛之氣。一街繁榮,百業俱全,紡織、篾竹、剪紙、面塑、織布和陶土等民間手工藝作坊相互呼應,仿佛為人們打開了一部民俗史的教科書,使觀者流連忘返。在經過蘆葦作坊時,孩子們發出了驚訝的贊嘆,當他們得知作品都是有蘆葦做成時,更是稱奇不易,久久不愿離開。蘆葦手工藝術畫精工雕琢人文風景、鳥語花香、龍飛在天、虎行于地、昆蟲小鳥、河蟹魚蝦無所不及!畫面精美逼真,栩栩如生,具有濃郁的文化觀感、大自然氛圍。在豐富多彩的作品欣賞中,使孩子們充分感受到美與神奇。有的幼兒還輕輕撫摸作品,感受作品的細膩、生動、形象。有的孩子不停地問我:“老師,蘆葦長什么樣?在哪有?我也想做。”看到孩子們對蘆葦畫那么感興趣,我們決定把蘆葦納入大班本土文化教育系列化研究的教學內容中,讓幼兒在做做、玩玩中充分了解蘆葦,感受家鄉手工藝的美好,從而激發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教師要善于挖掘家鄉本土的資源,讓孩子在親身參與、親自體驗的過程中感受到家鄉蘆葦特有的美,從而萌發愛家鄉的情感。教師也要善于捕捉孩子的興趣點和關注的熱點,學會發現其中有價值的東西,以支持者、合作者、共同探究者的身份積極參與。
       二,根據幼兒興趣,提供蘆葦,讓幼兒自由觀察、積極探索。
       大自然是探索與發現的最好課堂,而蘆葦資源更是有效的教育資源,合理利用這些自然資源,讓孩子在自然環境中直接觀察、認識活生生的自然事物,使他們通過親眼看、親耳聽、親身經歷,從而積累起豐富的感性經驗。第二天,我采摘了一些蘆葦和蘆葦花帶到幼兒園供幼兒觀察,孩子們一下子圍攏過來。蘆葦對現在的孩子來說已經比較新鮮而又陌生。孩子們這個摸摸、那個碰碰,有的拿著蘆葦花當掃帚,有的說:“蘆葦花看起來有點像狗尾巴。”也有的說:“蘆葦花像雞毛撣子。”這時有兩個幼兒發生了爭執,一個孩子說蘆葦桿摸上去是光光的,而另一個孩子卻說蘆葦桿摸上去是有點不平的,后來在大家的比較下終于發現原來有蘆殼的蘆葦桿摸上去是粗糙的。于是有的孩子開始剝蘆葦殼,有的干脆把蘆葦葉卷起來當哨子吹。這時細心的幼兒就發現剝開后的桿子有點青色,而文化街制作使用的是淺黃色的,于是我就把顏色變化的原因告訴了幼兒。這時又有孩子問:“老師,那蘆葦畫到底怎么制作的?小動物的細毛怎么那么逼真?”面對孩子的提問我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告訴幼兒:“老師也很驚奇,這些蘆葦桿能做成那么漂亮的畫,我們回家自己找找答案,看看蘆葦畫怎么做的,好嗎?”孩子們齊聲贊同。
       當孩子在探索的過程中發現了很多問題以后,老師不要急于回答孩子的問題,而是把問題拋給孩子讓孩子留有思索和探索的空間,我們要學會等待,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如:通過上網、查資料、詢問等多種方式共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讓幼兒學會制作的基本方法,把創造余地留給孩子。
       孩子們在詢問、查資料于討論中了解了一些簡單的制作方法,在教師的示范與講解中進一步學會了制作的基本過程。主要以下幾步:第一要選蘆葦,第二截斷選好的蘆葦,第三用刀子隨意將截段好的蘆葦桿一側剖開,第四浸泡在水中一段時間,第五用電熨斗整平蘆葦,最后經過拼貼、剪,再進行造型、組合疊加等,一幅漂亮的蘆葦畫就完成了。孩子們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積累了一定的感性經驗,經過老師的啟發和指導,他們便能插上想象的翅膀,讓頭腦中的童話世界盡自己的能力在手下展現出來。
       在蘆葦畫制作活動中,我給孩子提供了已經加工好的操作材料,注意幫助幼兒跨越創造過程的障礙。活動中我出示的范例是《小貓》,而孩子們的作品卻是老虎、蝴蝶、周莊的小船、橋、房子、樹等,內容豐富多彩,體現了大班本土文化教育子課題——我做周莊。雖然幼兒的作品都略顯簡單,卻都在教師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發揮了創造性思維,得出了創造性作品,創造能力得到了提高。我對那些有創造性的孩子大加贊賞,鼓勵了孩子們的創新精神。通過制作活動孩子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耐心得到了提高,同時也培養了孩子之間的合作意識。
       四,進一步探索、收集信息,拓展幼兒思維。
       隨著對蘆葦畫的制作,幼兒對教師蘆葦的探究也日漸升溫,課間總有孩子拿著蘆葦桿玩耍。這天,徐兢小朋友舉著桿說:“老師,你看這蘆葦桿像不像金箍棒,如果涂上紅色和金黃色就更像了,真好玩。”我發現孩子的想法真不錯,蘆葦不僅能貼畫,我相信它在孩子們的眼中還會有更多的創新。于是我說:“你說得真棒,蘆葦除了制作畫,還有很多用處,只要我們細心觀察、認真動腦,就能發現。”我大大表揚了徐兢,并和他一起制作了一根金箍棒,這一舉動同時也加深其他小朋友的創造意識和探究欲望。
       一連幾天,孩子們的眼中充滿了發現和驚喜,他們在鄉下發現了爬滿絲瓜藤的蘆葦架,發現了蘆葦桿做成的圍欄,發現了蘆葦花做成的掃帚等。孩子們的收獲很大,他們把自己知道的信息與大家分享、交流。為了進一步拓展幼兒的思維,我在網上收集了一些有關蘆葦的制作、照片和知識。使幼兒知道了很多,如蘆葦根可以做中藥,有止咳作用;蘆葦還能做成哨子,吹起來像鳥叫聲;蘆葦還能做水泥磚,而且它造的房子有隔熱、隔音、防濕的作用……
      孩子們積極的探究和學習熱情,使家長們也共同參與了我們的活動,如陳佳福與奶奶共同制作了蘆葦簾子,邵穎佳和爺爺制作了海寶風箏,還有的制作了毛筆、哨子、扇子……,這使我們的活動更添生機,也使幼兒園與家庭走得更近。《課程指南》中也明確指出:“幼兒園應加強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要充分利用家庭、社區及周邊環境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
       通過一系列的發現、探究、收集和制作,拓展了孩子的思維,孩子們了解了很多蘆葦的作用,同時也知道了蘆葦是我們家鄉豐富的天然資源,從而培養了幼兒愛家鄉的情感。可見,生成活動能夠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讓孩子學得更生動、更有效,有利于發揮和發展孩子的主體性。讓孩子們在欣賞中陶冶性情,激發興趣。充分利用資源共享讓孩子欣賞與探究,想象與感受。總之,我們以本園實際和幼兒生活出發,充分利用本土資源,挖掘教育賴以開展的資源,有效促進幼兒更好地發展。讓幼兒在生活中像鳥兒一樣自由探索與學習。課程資源的開發,就是尋找一切有可能進入課程,能夠與教育教學活動聯系起來的資源。就是要根據具體地域特點、學校特點、學科特點、教師特點.發揮各自的優勢,優化課程結構,使課程資源開發更加合理有效。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對于轉變課程功能和學習方式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可以超越狹隘的教育內容,讓師生的生活和經驗進入教學過程 ,讓教學“活”起來;另一方面,可以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成為知識的共同建構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還可以開闊教師的教育視野,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更好地激發教師的創造性智慧。


      上一篇:論幼兒素質教育-免費論文 下一篇:淺談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
      Tags:課程 資源開發 利用 重要性 必要性 【收藏】 【返回頂部】
      人力資源論文
      金融論文
      會計論文
      財務論文
      法律論文
      物流論文
      工商管理論文
      其他論文
      保險學免費論文
      財政學免費論文
      工程管理免費論文
      經濟學免費論文
      市場營銷免費論文
      投資學免費論文
      信息管理免費論文
      行政管理免費論文
      財務會計論文格式
      數學教育論文格式
      數學與應用數學論文
      物流論文格式范文
      財務管理論文格式
      營銷論文格式范文
      人力資源論文格式
      電子商務畢業論文
      法律專業畢業論文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漢語言文學論文
      計算機畢業論文
      教育管理畢業論文
      現代教育技術論文
      小學教育畢業論文
      心理學畢業論文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中文系文學論文
      計算機論文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論文格式網 版權所有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论文格式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