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活動中關于幼兒操作習慣的培養研究 【內容摘要】操作習慣的培養是幼兒學習的基礎,因為操作習慣是活動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學習效果好壞的關鍵。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能讓幼兒正確的、有序的、科學合理的進行操作活動,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特別是我們親子班的孩子,可塑性強,是學習各種習慣的關鍵時期,如果不抓住時機,培養正確的操作習慣,那么不僅會影響今后的學習習慣,而且會習慣成自然,難以改正。本文著重分析了幼兒在操作活動中存在的不良操作習慣的具體表現,并提出了培養幼兒良好操作習慣的幾點看法。 【關鍵詞】親子活動 幼兒教育 操作習慣 “習慣”是指一個人不假思索,不知不覺就表現出來的一種穩定行為。[唐淑榮:《淺談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年04期]良好操作習慣的形成過程就是一個人在操作活動中不斷養成的固定的操作模式。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是通過游戲、繪畫、泥工等操作活動中慢慢養成的。 一、幼兒在操作活動中存在不良習慣的具體表現 那么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首先要了解幼兒在操作活動中存在的不良習慣的具體表現。 1、取放操作材料很隨意 由于親子班的幼兒年齡小,在各方面能力都比較弱,因此在活動中常常會發現,孩子隨意取放玩具或操作工具,有些是同時拿出幾樣玩具,又沒有把它放回原位,甚至很多時候是由家長幫忙收拾的。要想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首先要讓孩子知道玩具要逐一使用,讓他們有初步的操作意識,并且在活動中要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讓孩子愿意自己動手完成各類操作。比如在繪畫活動中孩子要學習正確取放油畫棒,告訴幼兒要兩個小手捏住盒子的兩頭,這樣油畫棒寶寶就不會倒出來。拿好油畫棒后把它放在自己桌子的固定位子,用疊高樓的方式放好。 2、不清楚操作活動的要求 每種操作材料都有不同的操作要求,孩子拿到材料后總是會按自己的意愿去操作,所以常常會出現有很多玩具和操作材料被損壞。所以在孩子操作之前首先要讓孩子明確操作的要求,知道如何去玩玩具。比如泥工活動,孩子們非常喜歡玩橡皮泥,每次課間活動時都會拿出來玩,但是在玩的時候發現孩子除了拿在手上捏和用橡皮泥中原有的工具切、壓,就沒有其他的方法,而且一段時間過后孩子們原本五顏六色的橡皮泥會被混在一起,變成黑乎乎的一團。在這時家長和教師要教給孩子不同的操作方法,如:捏、搓、壓、團等,通過這些動作制作一些簡單的東西,從而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 二、培養幼兒良好操作習慣的方法與措施 人的許多習慣都是在小時候就形成的,而操作習慣的培養是幼兒學習的基礎,因為操作習慣是活動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學習教過好壞的關鍵。因此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必須從小開始。那么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就成為我們的重要任務之一。針對幼兒在操作活動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習慣,并結合自己平時的工作來談談對如何培養幼兒良好操作習慣的幾點看法: (一)將幼兒操作習慣的培養與教學、游戲相結合 1.講清步驟,便于操作 孩子年齡小,理解能力弱,因此在對孩子講解方法時首先要簡單明了,讓孩子聽的懂。其次,要具體,講明白每個步驟怎么做。如:在玩《月亮船》的操作材料時就有好多步驟:取工作毯——取操作材料——操作《月亮船》——整理操作材料并放回原位——卷好工作毯放回原位。幼兒對每個步驟的掌握還不太規范,教師要在每次的操作活動前按要求有順序的進行示范,并讓家長引導孩子按步驟完成。特別是在操作《月亮船》時,它有具體的要求,要根據篩子的顏色往月亮船上加小木柱,并保持月亮船的平衡,需讓幼兒明白。 2.日常教學,鞏固練習 幼兒良好操作習慣的培養光靠一個活動是沒辦法達成的,只能通過日常的每個環節點滴滲透,慢慢改變。因為一種習慣的養成是需要一個學習到鞏固的過程。如果沒有日常的鞏固,那么幼兒將不可能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如幼兒在操作活動中基本都能做到正確的操作步驟,可是在平常游戲時還是會發現玩具亂放,沒有放在固定位置,或者亂敲,亂扔玩具。因此教師要在幼兒每一次游戲時提醒孩子玩具哪里拿哪里放,每一種玩具都有自己的家,將不同的玩具放在各自的籮筐中。對于不能正確玩玩具的孩子要及時制止,并指導幼兒如何更好的玩玩具。 3.講解示范,變化方法 在活動中重復的說教,可能孩子會不耐煩,不愿意聽,且幼兒易舊病重犯。所以在遇到以前講解過的方法時,可以讓做的好的孩子來示范。比如每次操作活動前我們都要用到工作毯,那么這個取放工作毯就成了每次操作活動中必講的環節,如果每次由老師重復,收效甚微。因此我將次環節改成由已經掌握較好的幼兒來示范,不僅起到了榜樣示范的作用,而且對孩子也是一種激勵,只要做的好,也能上來示范。通過這樣的榜樣教育讓幼兒在慢慢的影響下鞏固了正確的操作習慣。 4.指導方法,形式多樣 幼兒的教育很注重方法,單一、枯燥的講解很難到達較好的效果。因此教師在講解的同時,運用一些便于幼兒操作的方法。比如幼兒年紀小,每次玩好玩具都會忘記玩具是從哪個位置拿來的,于是我們給每個放玩具的位置都貼上了相應的照片,這樣孩子玩好后只要看著照片找到相應位置就能把玩具放好了,降低了放玩具的難度。在取放橡皮泥時也一樣,由于班上人多橡皮泥放在一起時不好找,放回去時又會亂,于是教師在橡皮泥放置處貼上了每位孩子的學號,這樣有序的擺放,即方便孩子尋找,又方便整理。 (二)將幼兒的操作習慣培養滲透到家庭教育中 家庭教育也是孩子成長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為孩子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家庭中的。家庭教育在幼兒良好操作習慣中起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幼兒良好操作習慣的形成,離不開教師的教育,同樣離不開家庭的引導。比如很多孩子在幼兒園都能自己整理玩具,而在家很多家長反應,玩具總是攤的滿地都是,孩子一邊玩,家長跟在后面收拾。在幼兒園養成的習慣回到家后很快便棄之一旁,因此幼兒園教育要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共同進步。 為了使家園教育同步,我們注重在親子活動中對家長的指導。首先在每次的操作活動中講解玩操作方法后,我們都會提出家長的指導要求,讓家長在孩子操作的時候如何進行適當的、正確的指導。其次,要求家長在家也創設一個便于幼兒操作的環境,比如給孩子準備一個玩具箱,指導孩子每次只能從里面拿一種玩具,玩好后還要放會玩具箱,讓孩子定期自己整理玩具箱。同時我們及時和家長交流溝通,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并幫助家長解決孩子在操作上存在的問題。 著名作家巴金曾說過:孩子的成功教育從好習慣的培養開始。[高莉:《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科學(教師)》,2012年第08期 ]由此可見習慣對于人的一生都是至關重要的,而孩子操作習慣的培養又是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基礎,非常重要。為了使我們的孩子學到更多的技能,更好的本領,我們應該從培養幼兒的操作習慣開始,從而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今后的學習生活打好穩固的基礎。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