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3079
幼兒道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摘 要] 我國現代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指出:“幼兒期(自生至七歲)是人生最重要的時期,什么習慣,言語,技能,思想,態度,情緒都要在此時期打下一個基礎,若基礎打得不穩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人的培養,要從小開始,要“小”字、“早”字當頭,他認為這個時期是道德教育的最佳時期.尤其是現代社會呈開放型、多元化走勢,各類新聞、公眾媒體、傳播信息量大,范圍廣、內容多,幼兒在社會生活中無時無刻的接受來自各方面對他們的影響,其中也包括不良影響.幼兒正處于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學習做人的奠基期!耙粴q看小,三歲看老。”幼兒德育將影響到整個德育工程的質量。因此,德育應從小進行,即從家庭和幼兒園開始。[關鍵詞] 幼兒道德教育、 途徑、方法 幼兒道德教育就是按照社會的要求,以引導和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培養和形成幼兒首先品質為目的所進行的教育活動,幼兒道德教育主要是在社會性發展的基礎層面發揮作用,主要培養幼兒在人嘻中生活應有的健康態度與能力,形成和發展幼兒的道德品質,主要任務就是要培養幼兒能適應社會生活,誠實、自信、好問、友愛、勇敢、愛護公物、克服困難、講禮貌、守紀律等良好的品德行為和習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 如何實施道德教育?即從家庭和幼兒園開始。我認為應從以下途徑和方法進行教育.一、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促進幼兒道德教育的發展1、改變家長錯誤的教育觀念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全家的寵兒和期望。父母一心渴望孩子成為他們的驕傲,害怕自己的孩子吃虧、受委屈、受挫折,從而滿足孩子的任何要求,一位家長曾這樣對我說:“我們小的時候條件不好,現在條件好了,孩子需要什么我們都滿足他!边@樣優越的物質生活阻礙了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導致孩子自尊心太強而內心太脆弱,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缺乏有艱苦成才路上的品格力量,形成了追求生活享受,不愛惜勞動成果、任性、自私、爭強好勝等不良品格。前蘇聯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曾指出:“一切都讓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所給予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 家長必須深刻地意識到這種教育的危害,不能無原則、無規則地一味滿足孩子的要求,讓孩子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為孩子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質。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