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4791
小材料 大學問 ——探索區域活動中材料投放的策略與實施 【摘要】本文通過對區域活動材料的研究,以幼兒的發展水平為前提,依據材料投放的原則性,提倡層層遞進,注重材料投放與活動的主題相結合,同時,注意材料投放的動態調整,調整投放材料時注意對時機的把握,在具體調整投放材料時,從目標、內容、空間、情境等角度進行調整。通過探索,使得材料的投放能實實在在的有益于幼兒素質的發展。 【關鍵詞】材料投放 記錄 調整 一、當前區域活動材料投放存在的問題 (一)規則提示無法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 區域活動中的規則提示包括游戲活動的規則、材料取放的規則、材料操作的規則等,教師基本只停留在對區域的活動規則關注上,對規則的理解比較狹隘。仍舊把區域活動當作一種教師主導的模式,而區域活動是孩子的自主活動,適當的、隱性的材料取放規則和操作規則提示可以保障區域活動的基本進程,推進幼兒社會性情感和行為的發展。因此,“如何讓環境、材料說話”就成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二)材料投放無法體現區域的“教育價值” 教師在投放材料時,往往只考慮自己的喜好或根據已有材料將就一下,只是簡單的進行投放,我們很少考慮當前的主題教育在區域活動中的滲透,很少去挖掘和思考這些材料的教育價值。因此,如何把當前的主題教育活動融入區域活動,使區域活動中材料的投放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值得我們深思。 (三)材料投放無法體現區域的“全面兼顧” 在區域活動中,材料的投放既重要又復雜,它的重要性體現在缺少材料,就會影響區域活動的正常開展;復雜性體現在既要滿足幼兒的興趣探究,還要保證幼兒取得與教育目標一致的探究結果。如何投放區域活動中的相關材料,以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發展需求,避免出現“材料”分層現象成為我們思考和探索的方向。 二、形成良好區域必備的“三部曲” (一)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投放材料理念 1.明確區域活動材料投放的目的性和幼兒自主探索的關系 活動區的材料是幼兒學習內容的載體,雖然活動的形式是自主的,但仍能通過投放的材料體現預設的教育目標。因此,材料提供的目的性對幼兒的自主探索有著關鍵的作用,是探索活動的基礎。活動區域 科學探索區
幼兒活動情況記錄 張德邦獨自在科學區里,將瓶子一個個從斜坡上滾下來。無意中,他發現,一個兩頭不一樣大的牛奶瓶滾下去時向右轉彎了,而圓柱形的易拉罐卻一直筆直地向前滾。他又試驗了一次,結果一樣。然后,他將兩個瓶子一起放在斜坡上,同時放手,瓶子滾出了兩個軌跡。他仔細地拿起瓶子看了很久,似乎明白了什么。 表一:材料的有效投放和幼兒自主探索的關系表 在這個案例中,很好地體現了科學活動區域中的最大特點:幼兒的自主探索。我們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有興趣的選擇操作材料,通過實際操作、嘗試,充分運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從而發現問題并尋求答案,使幼兒對現象進行深入的探究,在不斷的探索操作中進行生成性學習,達到有效目的。 2.明確區域活動材料投放的目的性和教師引導的關系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