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4798
托班幼兒分享行為的研究【摘要】:所謂分享,就是指將自己喜愛的物品、美好的情感體驗及勞動成果與他人共享的過程,而幼兒的分享即是幼兒之間團結友愛、相互關心、愛別人的更高層次的品質表現,它是幼兒個體親近群體,克服自我中心的手段。分享是一種綜合性活動,也是社會性行為的一個重要方面。本研究采用事件取樣觀察法、非正式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的研究方式,研究了托班幼兒在幼兒園分享行為的表現、類型以及對其導致孩子出現缺乏分享意識和合作能力的原因作了分析,最后從家庭教養和幼兒園的組織管理提出了方法來培養幼兒自發的分享行為,讓幼兒充分體驗給予帶來的快樂與滿足,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和愛。【關鍵詞】:分享、快樂、托班、行為。 一、研究背景 (一)問題的提出 《綱要》中指出:在生活、學習、游戲中應使幼兒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識,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規則,體驗并認識人與人互相關愛與協作的重要。幼兒期是人生社會化的起始階段,因而豐富幼兒的社會經驗,培養他們了解他人情感和需要的能力,發展幼兒良好的合作、分享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然而,現在的幼兒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以及有些家長不當的教養態度和教養方式,使孩子習慣了獨占,習慣了心安理得地享受別人給予的一切,他們也許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分享,為什么要分享。尤其是處于托班年齡段的孩子,由于自身的特點,對于“我的”和“他的”意義完全不明白,“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非常突出,他努力保留自己的東西,同時又想擁有別人的自己喜歡的東西,幼兒獨占(玩具、食物)現象十分普遍,不會與同伴相處、不善于與同伴分享快樂,這使我們意識到:培養托班幼兒學會分享是多么的重要。為了使幼兒的行為適合個人與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們作為托班的教師,必須積極利用幼兒園這片集體生活的綠地來引導他們學會“與人分享”,消退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態,促進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那么分享行為的表現、類型有哪些呢?及導致孩子出現缺乏分享意識和合作能力的原因有哪些呢? 如何讓幼兒學會分享呢? (二)研究的價值 心理學家研究認為,兒童早期的合作與分享經驗將影響其將來對他人的態度和人際關系,只有具有較強的合作分享意識,才能立足于新世紀科學與經濟發達、競爭激烈的社會。同時,有較強的分享意識亦是良好心理素質的體現。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在生活的各個領域越來越需要人們具備與人分享與合作的品質。善于與他人分享是時代的要求,是孩子日后生存與發展所必須的品質!毒V要》中指出:“在生活、學習、游戲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識!庇纱丝梢,培養幼兒學會與人分享、合作的品質也是當前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 從小培養孩子的分享行為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利于健全人格和良好人際關系的發展,更能使我們的孩子在將來信心十足的走向社會,立足與人群之中。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