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3289
如何提高幼兒教師的反思能力[摘要]反思是教師挖掘自身不足、提升自身能力、鞏固自身成長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一種途徑,是教師成長的內需,也可以說是源動力。現在的青年教師不懂得如何反思,通常是缺乏反思意識、缺乏反思氛圍、缺乏反思機會,所以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進步太慢。筆者認為在幫助青年教師成長時,學校需要創設良好的氛圍,多組織教研活動,而教師本人則應該適時、適地地反思,結合其他教師的經驗,就能更快進步。[關鍵詞]幼兒教師 反思 成長 反思是教師審視自我教育、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不足、紕漏或亮點,而后思考、探究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或更好地把閃光點放大化,從中進行自我調適、方法策略優化的過程,讓自己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有個對比點,且能更加趨向合理、有效、實效。 美國學者波斯納曾經提出一個教師成長的公式:經驗+反思=成長[ 理查德·A·波斯納:《公共知識分子——衰落之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2002年2月, 第一版],這充分說明了反思在教師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如果一個教師只注重經驗的累積而缺乏對自身教學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剖析,那么他的成長將會受到極大的限制,想要在短時間內從一名剛入門的青年教師或新教師成長為能挑起學校大梁的骨干教師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對于青年教師來說,反思是必須的。反思不僅能回顧自己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探究從而提高,還能借鑒他人或者教育專家的經驗讓自己少走冤枉路,并且沿著前人走過的道路更好、更容易地掌握教育、教學技巧,還能把自己的工作與他人的工作相比較,找出自己的問題所在,相信這才是能讓青年教師迅速成長的有效途徑、科學方法。 一、青年教師在反思過程中的問題 1、缺乏反思的意識。 現在的青年教師缺乏反思意識,或者可以說是沒有嘗到反思的甜頭和真正發現反思的重要性,在機械性的教學工作中,教師一味地傳授著知識,幼兒則是枯燥地接受知識,教學模式單一,依舊維持著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完全沒有注意到自己的教學方法是否恰當;教學效果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自己的方法是否適合班上的幼兒;也不去思考有沒有更為合理、科學的教學方式。其實也可以說是因為現在的生活比較安逸了,青年教師不再積極進取,失去了反思的動力,所以這些問題沒有被青年教師所重視。 2、缺少反思的氛圍。 在現實的幼教工作中,學校的領導也會要求青年教師要反思、要提高,不過這種要求很多時候只是作為一種面子工程來做,更多的是為了應付上面來檢查的領導,讓領導看到學校也算是做了些事情的,也算是在培養年輕老師的,其實沒有長久深入地來抓,可想而知這種淺嘗輒止的活動也不可能真正讓青年教師有本質上的成長。在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中,很多時候教師怕說重了得罪他人,就專挑些教學過程中無關緊要的方面予以評價,那上課的老師就聽不到有價值的反饋;也有的怕給他人提出好的建議后,使得別人超越了自己,從而有所保留,以至于這樣的活動未能形成共同進步的反思氛圍。 3、缺少反思的空間。 現在教育界大力倡導學生要“減負”,其實身處幼教第一線的教師更需要“減負”,因為幼兒園老師的工作太過瑣碎、雜亂,整天就忙于應對備課、布置環境、填寫各類資料、制作教具、輔導學生參加各類比賽等,耗費了絕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當教師真正有時間反思時,身體已是疲憊不堪,所以就很難再進行有效的反思了。 那如何才能讓青年教師有真正的、良好的、有效的反思行為呢?如何從根本上讓教育、教學有質的提高呢?這也一直困擾著筆者。在幾年的教學中,筆者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現在與大家分享。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