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4330
淺談中班數學幼兒分組操作中材料準備與教師指導[摘 要]中班幼兒在數學學習中,非常適合分組操作這樣的組織形式。本文主要從活動材料準備和教師現場操作指導兩個方面,談談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思考和做法,重點突出了年齡班特征和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從激發幼兒主體性和積極性出發提出建議,并努力提高中班幼兒數學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分組操作 材料準備 操作指導 發展 這里的分組操作就是我們常說的跑小組。中班幼兒的數學操作活動不同于大班,沒有太多的書寫,更多的是擺放操作;也不同于小班,小班幼兒一節活動一兩個游戲就夠玩了,他們對操作游戲的量需求更大,所以中班的幼兒在進行數學活動時采取分組教學更適合。他們在一節活動中可以玩到五到六種游戲,有新游戲,有復習鞏固游戲,這樣的模式適合不同幼兒的不同發展需求,同時每次活動只要增加兩組新游戲的材料準備,大大減少了老師準備上的工作量。下面我想談談自己在幼兒分組操作活動中積累的一些經驗。一、中班幼兒數學操作中教師的角色: 1、教師能夠把握活動課的目標,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分為以下幾個角色:(1)教師是引導者。在一節教學活動中教師是引導者,她需要引導幼兒去觀察題目,思考問題,發現線索,并且解決困難,我簡單的介紹幾種引導方法:A直接提問法,比如: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數字8后面是數字幾嗎?用最簡潔的語言表述出最想得到的意思。B間接提示法,比如:小朋友們你們看這些花拍的很有意思,黃、紅、黃、紅。。。。。請你們說說后面跟的是什么顏色的花呢?C反問強調法,比如:你確定房頂是三角形的嗎?(2)教師是觀察者、參與者。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做好觀察者,并隨時做到參者,只有在幼兒操作中我們才會發現問題,因此幼兒操作是教師應該有目地的找一個或者一組的幼兒進行個別觀察,并對全班幼兒進行整體觀察。發現問題后教師應該根據情況選擇及時參與或者課后輔導等途徑幫助幼兒解決困難。(3)教師是評論者。當一節活動課后教師要及時對幼兒的操作情況進行評價,一是能夠直接點出問題所在,或者好在哪里,給表現好的幼兒一個肯定的強化作用,也是給出錯的幼兒進行提醒。二是老師在評價中也能得到自己所需的,能夠從中得到總結。2、中班數學操作材料準備。(1)新舊游戲的合理組合。新游戲是這節課所新授的內容,一般幼兒都很喜歡,會積極前來進行操作,所以要準備兩組,如果這個游戲的難度大,或需要操作的時間長就要再增加一組,這樣可以減少等待的時間,并保證每個幼兒能玩到新游戲。舊游戲可以每種游戲一組。新舊游戲準備的數量一定要大于班級幼兒的組數,也就是班上有六組幼兒要準備六組以上的游戲,這樣幼兒在跑組時可以多一組選擇,并且不會因為有人操作得慢而等待。(2)給材料和小組做標記。中班幼兒的操作材料很多是要進行擺放的卡片或實物,我們會給每個幼兒準備一張操作單和一個小簍子,里面放好操作的材料。幼兒在操作中為了尋找需要的卡片常常會出現把操作材料一起放在桌子上進行觀察,靠在一起的幼兒他們的操作材料就容易混在一起,這樣下一個要進行操作的幼兒會因為材料不齊全而不能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