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4467
論父母教養方式與幼兒健康心理 良好的心理品質是人成功的必要條件,也是新世紀對新一代人基本素質的必然要求。人的健康既包括生理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這已經成為全世界越來越多人的共識。但是,從大量的調查資料和研究結果中我們遺憾地看到,當今我國父母教養方式存在著很多的問題。許多父母在家庭教養中,往往只注重孩子有形的身體生長和智力的開發,而忽視無形的心理健康和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 一、鏡頭回放 鏡頭一:某幼兒園門口,早晨孩子入園時—— 孩子:重復著每天相同的動作,忸怩地看著自己的爸爸,遲遲不肯走進幼兒園。 爸爸:(好言好語地)寶貝,先進去吧!爸爸買很好吃的點心放在車上哦!孩子:仍不肯邁步,因為前幾次都是用這樣的手段達到讓爸爸妥協的目的的。繼續扭扭捏捏不肯進幼兒園,也不理會老師的勸說)爸——!爸——!…… 爸爸:(很溫和地)好!好!爸爸就去買!(爸爸飛快地下車向商店奔去)…… 孩子:接過爸爸買來的點心,洋洋得意地走進幼兒園…… 鏡頭二:某家庭中,當爸爸得知孩子在孩子園打別的小孩時—— 爸爸:一把將孩子拉到自己面前,兇神惡煞地:說!今天為什么要打小朋友? 孩子:(恐懼地看著爸爸)誰叫他不給我玩具玩…… 爸爸:不由分說,舉起右手一巴掌打在孩子稚嫩的臉上:叫你不聽老子的話!打死你!打死你! 孩子:小臉上馬上顯出五個紅紅的手指印。孩子用一只手捂住臉,眼淚無聲地流下臉頰…… 鏡頭三:某娛樂場所,媽媽正與同伴搓著麻將—— 孩子:(請求著)媽媽,帶我去玩滑梯吧!…… 媽媽:(不耐煩地)自己去玩吧!媽媽這里忙著呢(繼續搓麻將)! 孩子:情緒低落,邊走邊嘀咕:媽媽從來不陪我玩,總是叫我自己玩,自己玩…… 鏡頭四:某商場,媽媽和女兒路過玩具部—— 孩子:媽媽!我要買那個娃娃。 媽媽:(看了看標簽)這個娃娃很貴啊! 孩子:期盼地看著媽媽:我喜歡! 媽媽:寶貝,不是所有喜歡的東西都可以買回家的,家里和這個差不多的娃娃有兩個了,今天不買了,好嗎? 孩子:有些不舍地:好吧!家里有,不買啦! 媽媽:高興地擁抱孩子:我的寶寶真懂事! 二、不同教養方式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分析 1. 溺愛型。我們把“鏡頭一”中百般遷就孩子的父母歸屬于溺愛型。這類父母對孩子過于寵愛,過于關心,其特征是對孩子的過分監護和關注,對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是有求必應,一味滿足,一味遷就,百依百順。溺愛型的父母把孩子放到特殊的地位,一切順從、服務于孩子,不適當地滿足孩子生活上的要求和欲望,處處遷就,事事代勞。研究表明,溺愛型的父母導致孩子情緒不穩、意志薄弱、交往困難,容易形成驕橫、任性、執拗的性格,或者容易形成依賴、懦弱、自卑的個性。這類家庭中的孩子容易養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任性、放縱的壞習慣,“驕嬌”二氣嚴重,表現為依賴、懶惰的品行。另外,還可能形成蠻不講理、霸道的壞脾氣。當孩子長大成人面臨與其家庭提供給他的環境迥然不同的社會競爭時,則容易表現出無力承受任何心理上的挫折而缺乏信心,灰心、失望而導致失敗,直至陷入困境。溺愛型是一種需要否定的家庭教養方式。愛孩子是人類的天性,孩子需要愛,但這類父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