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4547
家園合作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 [摘 要] 任何習慣的養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更是如此,它需要家庭、社會、幼兒園堅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使幼兒在良好的環境中進行行為練習、實踐,從而更好的鞏固、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只有家園同步教育,才能使每個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受益終身。 [關鍵詞] 家園配合、同步教育、行為習慣、家庭環境 當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發展,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社會在不斷的進步,對國民的文化素質要求也在提高,因此對于教育的要求也在提高。但是,作為教育不僅是單方幼兒園的責任,同時也需要家庭的支持與配合。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幼兒園教育是一種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兒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使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新《綱要》也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在與家長的接觸當中發現,現在有的家長還沒有正確的認識到自己在教育中的正確位置,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困惑和不適宜孩子健康成長的教育行為偏差,為了能讓孩子接受到更新、更好的教育,使他們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為他們能夠成為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人才奠定更良好的基礎,我們開展了“家園合作共同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研究。 一、實現家園相互配合,同步教育 [唐駿波 《習慣主導人生》,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幼兒園家長工作的目的是:實現家園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進幼兒素質的提高。這也是幼兒園家長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 所謂“家園配合,同步教育”主要是向家長宣傳科學保育、教育幼兒的知識,幫助家長提高家教水平,這是家長工作很重要的一項內容。向家長宣傳科學保育、教育幼兒的知識,幫助家長提高教養孩子的水平是為了家長更好地教育孩子,是為了使家園能配合一致地進行教育,促進孩子的發展。 我們多次利用家長會、個別談話、家訪、專家介紹等形式宣傳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家長園地上每周一篇有關文章,為家長提供了行動指南。它在幼兒禮儀交往,自理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家長對照這些要求去做,就能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幼兒園開展家長會、宣傳欄、是完全必要的,但光做這些工作還是不夠的,還需要搞好家園間的經常聯系與溝通,需要深入細致、個別化的家長工作,方能實現家園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以促進幼兒素質的提高。家園溝通的意識 幼兒在家庭和幼兒園之間存在著行為習慣方面的脫節現象,幼兒園老師感覺孩子較聽話,能積極地做事情;而在家里,家長反映孩子任性、依賴性強。在幼兒園里已養成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到了家里被淡化,甚至被廢止。例如:在幼兒園里小朋友堅持每天獨立地進餐,不挑食,在家里,一家人圍著孩子轉,你逗樂、我喂飯,孩子成了“小皇帝”。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僅在幼兒園里培養是遠遠不夠的,在家庭也應嚴格要求,這需要家庭與幼兒園的合力,幼兒園與家庭是一車兩輪,必須同步調,同方向。一方面,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堅持不懈地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在幼兒園形成的行為習慣在家里得以鞏固和發展。另一方面幼兒園也要多向家長宣傳科學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長的參與性,采用多種方法,家園合力,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只有幼兒園與家庭建立密切聯系,經常相互溝通情況,才能達到一致教育幼兒的目的。幼兒園教師和家長應經常將幼兒在園、在家的情況相互交流,共同研究配合教育的方法,相互反饋教育效果,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共識,達到同步教育,促進幼兒發展的目的。實現幼兒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