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3109
家園合作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 [摘 要]幼兒時期的行為習慣養成現已成為很多家長關注及重視的事情,培養孩子從小做事情的良好行為習慣是基礎也是關鍵。因此,僅一方面的關注和培養是遠遠不夠的,它需要監護人以及學校或幼兒園老師共同去幫助,才可得以養成。所以當孩子進入學前教育階段,家園同步的教育才更有利于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能持續長久。 [關鍵詞] 家園配合 同步教育 行為習慣 家庭環境 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科技的日益更新,現在不僅是成人用人單位會重視一個人的文化素質,專業技能,行為習慣,連幾歲孩子所生活學習的環境也會有教育要求的提高。但是說到孩子的教育問題,真的不僅只是送到幼兒園靠老師一方面就可以解決的,它不是單方的責任,而是需要家長給予大力的支持信任與配合。而且國家頒布的《綱要》也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在幼兒園工作的幾年里,我發現部分家長的教育觀念和老師還是出入很大的,家長普遍覺得只要把孩子交到老師手里,老師教育就可以了,但當我們一直在努力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同時,如:吃飯時不說話,寫字時握筆姿勢要規范等,家長并不了解,孩子回到家,家長可以允許孩子吃飯時說話,孩子在沒有的環境約束力的情況下對自己放松了,家長再不做一要求和指導,習慣就往往在回家時被破壞了,所以導致好習慣難養成。所以為了讓孩子的好習慣能夠養成并延續、持久,我們覺得并需要實行家園統一教育的方法,于是開展了“家園合作共同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研究。 一、教師和家長要有正確的教養態度,實現家園相互配合,同步教育 想要讓家長相信老師的教育方法,必需要讓他們看到孩子入園后的明顯進步和與家里的不同,同時在傳遞給家長教育方法的時候,一定要舉出實例。其實這幾年,幼兒園非常重視家園共育的問題,很多家長也都很迫切的想從老師這里獲取更多的育兒方法。針對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這一子建立好習慣的,這樣當教師要求家長在家時也要配合的時候,家長就不會有任何的異議了。另外,在工作這幾年的確遇到過不愛與老師交流的家長,但他的孩子有的確存在著不可忽視的行為習慣的問題,所以教師也要有針對這類家長獲取教育辦法的策略。如:每個班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