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4300
在幼兒禮儀教育中家園共育的實踐與價值 [摘 要] 不學禮、無以座。禮儀使個人的言行在社會活動中與其身份、地位、社會角色相適度。是衡量個人道德水準高低和有無教養的尺度。禮儀究其本意來講是禮節,禮貌。它折射出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高低,是一個社會進步的標志。對于各級行政機關來說,是糾正日下老百姓普遍反映的“衙門的門難進、臉難看”的不良風氣,端正文明行政的有效手段。對企業來說,是企業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文化的重要內涵,也是提高企業員工辦文辦事、工作效率的重要環節。對于孩子們來講是懂得如何尊重、愛護他人的必修課程。[關鍵詞] 禮儀教育、家園共育、實踐一、禮儀教育的意義: 中國是禮儀之國,在2008年舉行的奧運會中無不顯示出禮儀的重要性。現在全國都在構建和諧社會,創建文明衛生城市,大力開展素質教育。《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將社會領域的目標之一定位為:“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在內容與要求中則有: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養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態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體驗并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愛護公物和公共環境。而在語言領域的目標中則有:“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注意傾聽對方講話。”在健康領域目標中則有:“生活、衛生習慣良好。”即再次強調幼兒園幼兒禮儀教育的重要性。我們今天要做的不敢保證每個孩子都能成功,但能保證在未來的路上他不去傷害別人,不會被傷害。我們不能保證每個孩子都很優秀,但我們能保證孩子學會尊重他人并被別人尊重。二、從幼兒園本身做起,重視禮儀教育:1、擺正德育中的偏差,了解當前幼兒的問題,對癥進行教育。 目前,幼兒園德育中存在一些偏向:很多幼兒園、家長都把著眼點放在知識和智力的培養上,而對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文明禮貌等品德行為卻很不重視,造成許多獨生子女存在不講文明、任性、霸道等一些不良現象。所以從幼兒時期對孩子進行禮儀品德教育,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但是僅僅靠在幼兒園中的單方教育是達不到很好的效果的,我園一直是將家園共育作為十一五課題研究的,我深知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尤為重要,因此我們對家委會召開會議,向家長宣傳禮儀教育的意義和方法,得到了家長們的支持,在平時每一次的活動中家長們積極的配合,在家中大部分家長也能督促孩子,使得教育的效果更加明顯。 在研究之初,在了解我們中班幼兒在園禮儀現狀的基礎上,進行了整體分析,找到了我班幼兒在家庭禮儀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1、日常生活中不能積極主動禮貌問侯來家客人,不知道用什么方式來做熱情的小主人和禮貌的小客人,總需要家長的鼓勵提示。2、在與陌生成人和伙伴交往互動中,更多表現出膽怯、不知所措、命令口吻和拉拽方式,不知道怎樣與陌生人禮貌交流、友好互動,影響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3、在公共場所觀看節目或參加活動時,多數不懂得怎樣做文明小觀眾,喜歡用沉默觀看和喧嘩大叫表達觀看節目的心情,在保護公共場所衛生方面需家長不斷提示要求,未能形成自覺行為。2、優化幼兒園環境,形成良好的禮儀教育環境。 環境對幼兒的發展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其教育意義尤為重要。如何達到讓環境說話的目的,使環境更好的服務于幼兒發展。有人說過“一個好的幼兒園環境就應該是一本立體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無聲教科書。”我們一方面注重禮儀教育與環境創設相結合,注重環境對幼兒的熏陶,無形中讓幼兒產生視覺語言,從而產生環境的教育作用,如我們在活動室及樓梯口等幼兒每天必須經過的地方布置禮儀教育的宣傳畫面,并根據每月不同的要求及時更換內容;利用好社會環境,引導幼兒講文明禮貌。如利用社區學雷鋒活動、環保日、敬老日,帶領幼兒去社區里參觀、參與,讓幼兒真正的學以運用,親身實踐,體驗到愉悅的情感。3、從一日生活各環節抓起,培養幼兒的禮儀。 幼兒園的日常活動內容豐富,非常適合教師在一日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對幼兒進行教育。因此我們應該重視日常生活中對幼兒的禮儀教育,利用生活常規對幼兒進行良好文明禮儀行為習慣養成方面的引導和鞏固。三、家園共育,利用家長資源,讓家長共同參與,實踐中禮儀之花越放越美。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