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4889
幼兒園單親家庭幼兒教育問題的調查報告 摘要:本論文以訪談的形式了解當前幼兒教育中單親家庭幼兒教育的基本動機與策略,通過質的研究方法進行分析整理,力圖真實反映幼兒教育形態下單親家庭幼兒的實際狀況,為幼兒教育的發展提供有意的幫助。 關鍵詞:單親家庭 心理成長 研究角度 一、問題的提出 提到單親家庭,一般人直覺為離異家庭。但隨著家庭、社會結構的多元,家庭可能因為各種因素而造成單親,如離婚、配偶死亡、配偶工作居住兩地、甚至未婚先孕等等。由于單親家庭的成因不同,及個人本身所擁有的內外在的資源不同,面對單親的感受及調適也就有所不同。單親家庭的形式古已有之,然而單親家庭概念的提出,卻產生于歐美國家對當代婚姻現實狀況的考察:歐美國家六七十年代的離婚高峰促成了大量離婚式單親家庭的出現。我國從改革開放至今,由于快速增長的離婚率,離婚式單親家庭比重逐漸上升,由此而引發的社會問題:單身父母的心理狀態、生活狀況,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成長及教育等一系列問題越來越為心理衛生學家研究關注。 “單親家庭的學生愈來愈不好教”。這是現階段很多老師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的確,很多單親家庭的學生性格有更多的缺陷,甚至成為雙差生。作為教育者應更多地去了解,去關愛這些最需要了解、關心的學生。使他們重新找回自我。隨著經濟的發展,好多家庭隨著人們的婚姻、社會等意識的變化而發生破裂。從教育的角度看,相親相愛的父母,和諧的家庭人際關系對學生,尤其是幼兒園的小朋友的正常、健康的心理發展產生不可替代的良好教育因素。反之,無一個完整穩固的家庭的學生,其心理的發展容易產生偏差,思想行為上也就會常常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缺陷。二、問題設計思路 1、問題取向 本次調查活動將嘗試運用“質”的研究方法對單親家庭幼兒的教育問題進行分析。“質的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表現在數據的收集和分析的方法與“量的研究方法”有所區別,它大多選用訪談,而不是問卷調查。此外,“質的研究方法”的抽樣大多是特定的,研究者參與到研究活動中,愛活動中不斷理清目標和研究思路,結論大多以歸納演繹為主。這就決定了本次研究的方式、方法與傳統的“量的研究”有區別。 2、問題的抽樣與現場 本次調查對象以幼兒園單親家庭幼兒,選取部分大班的單親家庭幼兒進行對照。而采訪的對象則是這些孩子的老師,與孩子相處已近有三年的時間,對孩子及孩子的家庭有一定的了解。研究者是多年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對大班幼兒基本情況較為熟悉。在調查準備階段,我們向教師說明本次調查的主題,訪談了10名教師,根據資料情況,再將重點集中到4名教師進行再次訪談。 三、問題的初步設計與結論 2009年3月,依據調查計劃,調查組與擬訪談對象進行聯系,訪談地點定在幼兒園的教師辦公室(便于錄音)。3月7日—14日,調查組先訪談了10名教師,但其中4名教師所反映的單親家庭幼兒情況較為典型,隨后就4名教師的訪談錄音進行文字稿本整理分析,撰寫調查報告。 1、單親家庭孩子的狀況以及幼兒在園的表現4名單親幼兒的父母基本是在幼兒入園前或入園初分開的,父母都有穩定的工作與收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