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5165
論幼兒習慣養成教育的現狀及對策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幼兒教育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幼兒習慣養成教育作為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教育體制的完善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伴隨著對幼兒的培養一些問題也逐漸出現,如何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成為了家長、老師以及社會關注的話題。本文從幼兒習慣養成教育的內涵以及我國幼兒教育的現狀和問題分析我國幼兒習慣養成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弊端,從中提出如何對幼兒培養良好習慣的建議。
[關鍵字]養成教育 幼兒習慣 學前教育 家園合作一體化
一、幼兒習慣養成教育概念和內容 根據我國的相關理論規定,幼兒養成教育的概念即“對幼兒行為的指導和良好習慣的培養”。而我國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也曾經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 國務院在《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指出幼兒教育作為基礎教育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對幼兒的基本品質和綜合素質、規范行為的形成起著舉足輕重的奠基作用。另外,著名的教育專家徐特立老師也以“幼兒本性純潔,他的習慣的好壞是在其成長過程中所接觸的環境逐漸模仿而來的”。可見幼兒階段教育的重要性。 幼兒的習慣的養成分成生活習慣的養成包括飲食、起居、衛生、按時起床、不挑食、不偏食、細嚼慢咽等。其次是文明習慣的養成包括使用文明用語,認真聽別人講話、服裝整潔大方、遵守交通規則等。再者就是勞動習慣的養成包括了培養孩子形成初步的勞動意識,學會整理自己的用品、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等。由此可見,這些習慣的都是在生活中慢慢養成和培養的。二、我國幼兒習慣養成教育現狀分析(1)缺乏優質幼兒園教育資源 在培養幼兒中我國還是主要以幼兒園式教育為主,而目前我國的幼兒教育以“公弱民強”為基本特點,首先在幼兒園教育中出現下列三個問題:第一,幼兒教育需求與幼兒教育資源供需不平衡。在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學前教育重要性的今天,好的學前教育資源日益成為稀缺資源。隨著經濟文化的逐漸發展以及政府在發展學前教育資源中嚴重的滯后性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學前教育資源的渴求。據了解在發達的城市中上優質幼兒園難的問題已經成了家長們普遍擔心的問題。在偏遠的城市和山區甚至沒有幼兒園,這種資源匱乏和分布不平均造成了嚴重的社會供需不平衡的問題。第二,生源結構不合理。幼兒園教育費水漲船高,社會分層明顯,富人和一般工薪階層對學前教育的要求不同導致在當前的幼兒園教育資源分配中出現“嫌貧愛富”的思想。把農民工、殘疾人和社會底層弱勢群體的孩子排除在受優質教育資源群體外,單一僅關注強勢群體的需求,按照管理和師資不斷提高收費造成大多數工薪家庭的孩子得不到優質的學前教育。第三,城、鄉幼兒教育比例失調。據有關機關的統計,城市和農村的學前教育費之間僅相差0.6。說明城市和農村在學前教育的支出是相對一致的,但是不發達的城市的消費指數僅是發達城市的一半人口數量確實其3倍,因此幼兒園辦學比例失調是顯而易見的。 因此,我國現階段幼兒園教育的弊端對幼兒在學校就讀、培養良好行為習慣這一方面享受不到優質資源,另幼兒習慣養成教育沒有了陣地。(2)家庭教育的偏差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