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4715
學前兒童求助行為的心理功能淺談 【摘要】 心理健康是人生發展的重要方面,兒童心理健康尤其應該受到足夠的重視。兒童學前時期即幼兒時期是其個性發展和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時期,主要表現為幼兒的自我意識迅速發展,個性特征逐步形成,各種社會性需要及行為迅速發展。幼兒的求助行為是其社會化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它對于兒童最初人格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幼兒的求助行為主要發生在家庭、幼兒園、同伴群體和大眾傳媒的互動過程中,并受到這些外界因素的影響。本文對目前日益凸顯的幼兒社會能力偏弱,自我服務意識不強的現狀,從兒童發展心理學、社會心里學的視角對其成因進行理論分析。幼兒期兒童個性和社會性的正常發展是兒童心理健康的基礎和保證。同時,兒童心理的健康發展也能促進兒童健康個性的形成及社會交往的正常發展。 【關鍵詞】 學前兒童(幼兒) 求助行為 社會能力 社會交往 幼兒求助行為的界定 研究者將幼兒的求助行為界定為:在面對自我困境時,主動向他人尋求幫助的行為策略。對這個定義有幾點需作解釋: (1)自我困境是指個體面對的具有困難的情境,這種情境會對個體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使個體表現出一定的情緒反應。自我困境與個體的認知和情緒體驗有關。本研究關注的是學前兒童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 (2)他人是指幼兒求助的對象,他們現實地存在于幼兒的周圍,并且是幼兒實際能接觸到的人。在幼兒園中,幼兒的求助對象主要是教師和同伴。 (3)行為策略是指幼兒采取的求助手段和求助過程,包括幼兒選擇誰為求助對象,采取怎樣的求助手段以及期望達到怎樣的求助結果。 幼兒求助行為的功能 幼兒的發展可以分為身體的發展、智力的發展、社會性和個性的發展三個方面。幼兒在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方面的求助不但為幼兒智力的發展提供量的準備,也有助于幼兒求知欲的滿足,它是智力發展的重要動力;幼兒良好的社會性及個性(人格)的發展具體到幼兒現實的求助行為中,則體現為社會規則的掌握、人際交往技能的獲得、自我保護意識的建立,以及良好個性的形成。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