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3114
淺談廢舊材料在中班幼兒美術活動中的應用[摘 要]全世界都在倡導低投入、環保、再循環。廢舊材料,在中班幼兒美術活動中促進幼兒自主學習中具有獨特的教育功能,而作為實現幼兒與環境互動的載體——材料,蘊含了重要的教育價值。我們將日常生活必要的或常用的、可再生的、安全又衛生的廢品再次利用在美術教育活動中,精心選擇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材料,讓幼兒體驗創造美的樂趣,意識到愛護地球,珍惜資源。[關鍵詞]中班美術活動 廢舊材料 當今幼兒教育向著多元化、綜合化方向發展的趨勢下,教育部最新頒布的《幼兒教育指導綱要》向幼教界提出:“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和社會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幼兒園指導綱要》指出: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藝品等對幼兒的有發展價值。幼兒園鼓勵教師將用廢舊物品改造的教玩具運用到教育教學當中,激發了教師的創造性、增強幼兒活動的趣味性。 在中班美術活動中,幼兒的認知是從具體到抽象,由感性的不斷深化過程。把廢舊材料引入美術活動中,不但符合幼兒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點,而且一改幼兒的浪費的陋習,促使幼兒動手動腦,主動參與有利于幼兒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大大提高了幼兒環保的意識和行為。 興趣是美術活動中最好的老師,為此,我組織本班師生觀看全園教師利用廢舊物制作的教玩具,作品中,使用不同的材料給幼兒帶來了不同的感覺體驗和啟示,有廢紙盒、布料、塑料袋等等,孩子們深刻的激發她們對美術活動的濃厚興趣。 久而久之,孩子們便開始關注身邊的收集廢舊材料,幼兒主動地從生活的角角落落去尋找牙簽、廢舊盒子等。在尋找過程中,既增長了知識,又帶來了創作的靈感,培養了他們的創造意識,對他們自己的創作也會帶著極大的熱情。 一、制定目標,體驗多種類、多層次、半成品材料。 當幼兒會主動收集廢舊材料之后,我們如何在美術活動中,巧妙地利用廢舊材料呢?具體的操作形式可以多樣。關鍵是從幼兒已有的感覺經驗開始,通過具體環節的設計,誘導幫助幼兒形成形象的思維。教師應進一步引導他們去體驗材料的形狀、質地、色彩等,將材料進行分類。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我們應該制定切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能力水平,讓幼兒學會利用廢舊材料剪、撕、貼、拼搭等,以積累經驗,培養相應的動手能力。1、“以一變百”:在美術區域活動中,老師有時候會請孩子只選擇一種材料進行創作,往往有的孩子就無從下手,因為孩子對于單一的材料很難想象,但是如果把材料的顏色、質地長短、大小等區分開來就好辦了。例如在《百變毛線》中,可以把毛線按長短剪一剪,按顏色、粗細、甚至可以用盤的方法,拼貼在一張紙上,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有的孩子還在紙上添畫上幾筆,總之,要善于發現材料的特點進行有效的組合,打開孩子們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