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4949
基于幼兒園教育環境的“幼小銜接”有效性的研究
[摘 要]《上海市幼兒園幼小銜接活動指導意見》指出:要進一步加強幼兒園與小學教育的銜接,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前兒童進行小學適應性教育。解決兒童入學后面臨的適應問題,需要依賴他們自身內部的發展和必要能力的形成,更需要創設適應的外部條件和環境。我們從幼兒園現狀與需要出發,有目的、有計劃、有行動地對于“基于幼兒園教育環境的‘幼小銜接’有效性的研究”課題進行了探究,并以創設“幼小銜接”的教育環境入手,在培養大班幼兒自我管理和學習適應能力方面進行了研究與實踐,目的是在幼兒園階段提升大班幼兒的社會性適應能力和學習適應能力。[關鍵詞] 幼小銜接 教育環境 自我管理 學習適應 一、優化幼小銜接教育環境,培養幼兒自我管理能力 良好的教育環境,能及時滿足幼兒的需要,促進幼兒在群體中調節自己的行為,幫助幼兒在環境提示下獲得練習和強化的機會。同時,還能讓幼兒在優化的環境作用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1、標識化的生活環境,促進幼兒對規則適應的體驗 在班級生活環境創設中,我們以生活自理的獨立情感為出發點,創設標識化的生活環境,引導幼兒在有序的環境中充分感受和練習,使幼兒獲得獨立、自主的適應規則的積極情感體驗。幼兒園標識化的生活環境是通過簡易圖像、結合少量文字的象征性標志傳達信息,在幼兒的生活中起到“示意、指示、識別”等作用,使幼兒在環境的提示下得到規則化的行為引領的一種墻面環境。 為了進一步引發幼兒對規則意識的關注,我們在班級里創設了以入學前社會性適應教育為主題的環境來幫助幼兒認識、理解教育環境中的有關規則。比如:在教室門口,創設“上學不遲到”的標識環境,通過3個不同時間表和提示語的標識圖:“今天你來得很早哦”“今天你按時到了”“你來晚了”,提示幼兒按時上學,幫助幼兒學會遵守集體生活規則,學會管理自己。我們還創設有序的生活環境,幫助幼兒營造自我管理的積極氛圍。比如:在盥洗室的墻面上,我們創設“海寶提醒你,里面人多等一等”的圖文標識,示意幼兒學會等待,嘗試控制自己的行為。同時,還創設以幼兒生活自理為主題的“哪個抽屜最整潔?”“衣服掛整齊了嗎?”以及衣櫥上的“左”、“右”標記等教育環境,提醒幼兒學會有序地整理、歸置自己的衣物。 利用環境引導幼兒自主有序地做事,逐步養成遵守規則的意識。 標識化生活環境創設,依據了大班幼兒的認知特點,以重視幼兒身心發展的實際需要為根本,讓幼兒在與環境進行對話中,逐步幫助他們有意識管理自己的行為,做到行為的內化,養成遵循規范要求的必要習慣。這種發揮銜接教育功能的環境創設,是我們開展幼小銜接活動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即考慮幼兒發展的適應性,讓幼兒融入環境,融入活動,在與環境的對話中得到不斷地成長。 2、創設自主的閱讀方式,培養幼兒自我管理的意識 在實施幼小銜接活動中,我們關注教師對幼兒入學前適應性教育環境的準備和管理,并通過為幼兒精心創設自主、獨立、合作的適應性環境,讓幼兒在環境的潛移默化影響與熏陶中獲得自我管理意識的逐步發展。我們創設能說話的教育環境,提供引導和支持的行為,讓環境中適應性教育的元素流動到幼兒感知習得、鞏固練習和逐步內化的過程中,促使他們轉化為自身的經驗和理解,最終為幼兒自我管理和自我發展服務。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