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3715
爭做愛的天使,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 我喜歡孩子,我熱愛幼教事業,隨著學前教育的不斷發展,要求幼兒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學習觀,不斷更新知識結構,適應新的變化,當代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是促使“經驗型”教師向“專業化”教師的轉化,幼兒教師的專業水準已成為決定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 幼兒是祖國的花朵,是父母心中的希望。他們在幼兒園的全部生活,都是在老師的護理和照料下進行的。這些孩子不僅在生活上需要照顧,在知識上、心理上、禮節上,也需要老師按照幼兒的發展規律進行悉心培養和指導,力求使他們在人生起跑線得到最好的發展。因此,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肩上的責任是重大的。然而,要想做一名合格的教師,特別是合格的幼兒園教師,只具有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已經遠不夠,除此之外,較強的業務素質,專業技能尤為重要,我們要具備“五心、五勤”。“五心”是指對待兒童以愛心為首,生活要關心,教育要精心,觀察要細心,引導要耐心。所謂“五勤”是指眼勤、手勤、腦勤、嘴勤、腿勤。家長把孩子送入幼兒園,除了想讓孩子學會一定的知識,懂得道理,提高一些能力外,最大的心愿莫過于讓孩子安安全全、開開心心地渡過每一天了。那么能否滿足孩子的需求,能否滿足家長的心愿?就取決于我們做幼兒教師的是否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愛心了。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如果沒有一顆愛孩子的心,知識再淵博,業務水平再好,也很難說能把孩子教好;反之,如果能從心底里去喜歡孩子,愿意和孩子交流,給孩子一個微笑、一種撫慰,在此前提下,再加上精心的教育,細心的觀察,耐心的引導,那么我們的教育定會事半功倍。強調“五心”的同時,“五勤”也同樣重要。因為孩子年齡小,自制能力差,這就要求教師要嘴勤,多跟孩子交談并提醒孩子注意安全,戶外活動時,看到孩子到危險的地方,要趕緊過去制止,這就是要求教師眼勤、腿勤…… 還有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學會和幼兒溝通,并教會幼兒如何溝通。幼兒離開父母的懷抱來到幼兒園,是他們走出家門的第一步。幼兒要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溝通就顯得格外重要。因此教師應著重培養幼兒的口語和溝通能力。幼兒年齡小,閱歷淺,說話的內容少,語句也簡單。所以教師要根據每個孩子不同特點,通過講故事、作游戲、唱歌、跳舞、玩玩具來引導和啟發孩子們多說話,通過提問和講述來增加孩子們的知識面和溝通能力。通過圖片教學培養孩子的辨別能力和知識面,提供交談的素材,鼓勵孩子參與討論和復述,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經常和家長交流,共同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幼兒期養成的良好習慣可以影響他的一生。因此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也是提高幼兒素質的關鍵。如:由于父母過分溺愛,造成孩子性格孤僻、獨霸、為我獨尊;一些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由于爺爺奶奶的寵愛,孩子存在一些不良的行為,不能說,不能批評;部分家長文化水平不高,對幼兒教育不重視;加之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的影響,也或多或少地影響幼兒幼小的心靈等等。這都迫切需要老師經常和家長交流,共同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愛孩子是幼兒園教師應具備的美德,也是教師的天職,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當然更應該做到這一點。師愛比淵博的知識更重要,能夠得到教師的關愛,是每個孩子最起碼的心理需求,師愛對孩子的成長和進步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愛的力量是神奇的,它可以不斷地挖掘,好似泉涌。因此,我總是毫不吝惜地將我的愛播灑給每一個孩子,讓他們沐浴在愛的泉水中,愉快地學習、生活。幼兒是天使,是最珍貴的寶物,幼兒給我們帶來了快樂,也給我們帶來了忙亂和迷茫。在當今競爭多元的社會里,幼兒的教育更為艱巨,怎樣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我認為還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一、要有愛心、責任心 面對天真、活潑的幼兒。首先我們一定要具有愛心,愛是一種情感,它是積極的情緒,有極強的感染性,能激發幼兒的靈感,驅使幼兒主動地參與各種活動。所以我們要愛每個孩子,以愛來發現他們的內心需要,滿足他們的需要。其次要具有責任心,認真備課、做教具組織好一日活動,在過程中注重個別差異,關注每個幼兒,不放棄個別幼兒,如曾經班上有個“多動癥”幼兒,我總是不放棄他,網上查閱相關資料提供給家長,在幼兒園里跟他做感覺統合游戲,幫助矯正。我還隨時隨地(網上、發信息、打電話等)進行家訪,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并達成共識,共同教育孩子,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只有愛學生,才能精心地教學生,才能盡心竭力的教學生。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學生產生“親師信道”的心理基礎。師愛更是孩子樹立良好品質的奠基石。就有這樣一位老師,班里的一個小朋友因為消化不良吐了一地,教室里馬上布滿了難聞的氣味,孩子們一個個捂起了鼻子,露出厭煩的神情。還有的在旁邊叫起來“臭死了、臭死了”,老師并沒有批評他們,也不露出厭煩的表情,耐心的幫孩子身上擦干凈一點都沒有嫌臟的表情,然后拿來笤帚,打掃地上的嘔吐物,看到我老師默默地打掃,孩子們的小手都放了下來,一個孩子小聲地和旁邊的孩子說:“我覺得老師像媽媽一樣的。”聽了孩子的話老師由衷的高興。而更令老師欣慰的是,幾天后,又有一個孩子生病吐了,這時,孩子們不再亂叫嫌東嫌西了,有幾個懂事的孩子還馬上拿來了紙巾遞給那個嘔吐的孩子。就是老師的那種行為,潛移默化的感染著孩子,用自己的愛,自己的行為感悟他們。 二、要強化自身素質,提高師德修養。 師德決定了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和對事業的忠誠,決定了教師執著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教師是學生直接楷模,學生的學習、品德行為乃至思維方式都潛移默化地受教師的影響。教師的人格不但影響教育、教學活動的效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其能否有效地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可見,健全的人格是教師必備的心理素質。 三、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家中的太陽,也是我們幼兒教師的一切。孩子的需要是教師關心的焦點,孩子的進步是教師快樂的源泉。教育的效果并非完全取決于教師單方面的活動,它還受孩子的“心理背景”與“知識基礎”的影響。教師要依據孩子的心理發展水平和現有的知識狀況,考慮孩子的個別差異,并選擇恰當的教育內容和方式,才能取得良好教育效果。 四、要做一名不斷學習的幼兒教師。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