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6559
試論幼兒英語教育 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的全球化,使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我們知道教育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從社會現實來看,順應世界形勢和中國社會發展的需要,掌握一門世界通用語言—英語,已成為對現代人才素質的要求。教育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其價值體現在超越性方面,即教育培養未來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因此,中國這片土地上紛紛出現了英語教育的熱潮。教育部已明文規定,從2001年秋季開始,全國有條件的小學,可在三年級逐步開展英語課程。為了適應上海國際大都市的城市定位,上海第二期課程改革的文件,也規定從2001年起,小學一年級應全部開設英語課。因此,英語教育開始在小學全面開展,形成了一股熱潮。伴隨這股熱潮,英語教育越來愈出現低齡化傾向,許多幼兒園紛紛開展了英語教育,把英語教育作為幼兒園教育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有的幼兒園甚至講英語教育,雙語教育作為一種特色推向社會,幼兒英語學習的人數與日俱增,而且開展英語教學活動的勢頭有增無減。英語教育的熱潮不僅出現在上海,在全過的其他沿海城市和內陸地區同樣存在。 幼兒英語教育基本概念和現狀 幼兒因與教育沒有統一的英語目標 目前,對于幼兒英語教育的目標,沒有統一的看法,致使在教育目的追求上有很大的差異:有的幼兒園追求幼兒英語聽說,口語能力的發展;有的幼兒園追求幼兒對英語字母和單詞的認讀;有的幼兒園追求幼兒單詞,句子掌握的數量。由此可見,在幼兒英語教育的目標的把握上各個幼兒園不盡統一,出現一定程度的混亂。 幼兒英語教育沒有統一的評價標準 對于幼兒英語教育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該如何進行評價,怎樣的英語教育活動是適宜的,有效地,目前政府部門還沒有出臺一個統一的評價標準,尚未建立其對幼兒英語教育的評價監督機制,使幼兒園英語教育實踐活動不能得到正確反饋,從而無法很好地指導,規范和管理幼兒園的英語教育實踐活動。幼兒英語教育實踐活動開展欠科學性 從幼兒英語實踐活動開展情況看,由于受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影響,教師認為是一整套習慣的養成,而習慣的養成必須通過模仿,強化和重復行為。于是,英語教育實踐活動中教師秉承一種結果導向型的語言觀,把語言僅僅看做一種可以掌握的對象。就具體的英語教育手段與此策略來說,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強調教師的作用,教師教,幼兒學;幼兒模仿,教師糾正。學習過程表現為某種形式的訓練或強化訓練,成為刺激---反映的簡單連接,其中大量充斥著鸚鵡學舌的模仿和機械運作時的重復。幼兒在這段集中教授的時間了成了被動接受外界刺激的容器,學習的主動性,常在行為能得到體現。 英語教育的目標與內容 目標的英語教育是行動的指南,前進的導向。若沒有明確的適宜的教育目標, 幼兒園的英語教育很難步入正確的有效地軌道,而英語教育內容是實現英語教育目標的重要載體。 激發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情意目標,這是情感領域的目標,是幼兒英語教育首要的,基本的目標;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前提,保證和動力,幼兒注意的集中性,注意保持的時間長短和情緒的積極性都是有興趣決定的。只有激發起幼兒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才能提高幼兒英語教育的效果,才能減輕幼兒的學習負擔,使幼兒學而知樂,破除幼兒對英語學習的畏懼與神秘感。學習語言需要大量的模仿,重復及記憶等自覺或不自覺的機械訓練,是一種較為枯燥的活動,而幼兒得有意注意,堅持性及自制力發展較差,因此,教師要重視激發幼兒英語學習的興趣,善于抓住幼兒的好奇心,調動幼兒的情緒,情感,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具和生動有趣的方法及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使幼兒滿懷濃厚的情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去接受語言信號,接受英語教育;教師應以幼兒的興趣為先,為幼兒營造輕松,有趣,生動和真實的學習環境,否則幼兒會過早產生焦慮,厭學等情緒障礙,以致影響今后甚至是一生的學習動機。訓練幼兒的模仿能力,打好語音語感的基礎---—認知目標。 語音是語言的聲音,是書面語和口頭語的共同基礎,是語言的外在形式,物質外殼;人們就是憑借這個物質外殼理解和表達思想的。語言知識包括語音,詞匯,語法等,如果說幼兒階段英語教育涉及一些認知目標,一些語言知識,主要是在詞匯句型等方面的學習中掌握語音的感性知識,既語感。 心理語言學實驗證明,幼兒期是語音學習的關鍵期,幼兒學習英語的優勢在語音。幼兒與成人相比,音域寬,精確區分語音的感受能力及語音的模仿能力與再現能力強,語音的可塑性大,負遷移小,已形成地道的語音語調。嬰兒期的孩子能發出全世界語言的聲音。兒童對語言的辨別與認知能力和對語音語調的領悟能力,在六歲以后開始急劇減弱;嬰兒普遍語音的分辨能力隨年齡增長而遞減;因此,學習外語的起始年齡越早,其語音精確性越高,外語的起始學習主要應在語音方面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幼兒在反復聽,反復模仿語音的基礎上,以養成自動化的習慣,形成一定的語音語感;幼兒的模仿能力很強,除了視聽材料,如磁帶,錄像帶,CD,VCD等教師是幼兒的主要模仿對象,所以,教師要注意自身的語音標準;如果教師的語音和口語能力較差,幼兒會習得不規范的語音,不正確的語言習慣,形成語音定勢后,將難以糾正。 在注重語音訓練的同時,還應訓練幼兒良好的語感,既直覺的感知和領悟語言的一種能力。初始階段幼兒的學習不是理性的,而是直覺的,幼兒更多的是通過視覺,聽覺等感官廣泛的接觸語言材料,熟悉所學語言的語音,語義等,更多的依賴語境直接感知語言信息。因此,幼兒期較易形成良好的語感,教師要努力創造語境,使幼兒在視覺,聽覺上始終受到大量的語言信息的刺激,獲得對語言的感受。聽說領先,啟動開口,培養幼兒初步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能力目標 外語學習中需要培養的技能是把外語作為交際工具使用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即言語實踐或理解別人和表達自己思想的能力,特別是創造性方面。在幼兒認知發展及小肌肉發展未成熟前,應以聽說口語訓練為教育目標。不論那種語言,兒童的學習都是先聲后形,先簡單后復雜,先感性后理性,先習得后規則。幼兒聽覺敏銳,模仿力強,善于獲得具體的語言信息,再加上自身的語言監控能力弱,心理障礙少,只要有一定的環境,幼兒都樂于開口,這樣便于幼兒邊學邊用,學以致用,使所學的語言材料不斷得到鞏固和提高。幼兒英語學習應該遵循語言發展的自然程序—聽說領先。兒童語言教育應重視通過培養兒童運用語言的能力促進他們交流能力的發展。可見,現代兒童語言教育的目標是要讓兒童通過運用語言來培養交際能力。我們提倡幼兒英語教育的目標應為學中用,用中學,邊學邊用(learning by using it)。幼兒英語教育最終目標是培養幼兒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即培養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開口說英語,用英語的能力。語言學習完全是一種能力和技能的培養,幼兒只有在大量的語言實踐的基礎上才能掌握英語。(成人亦如此)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