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2177
試論幼兒音樂教育 音樂是發展孩子想象力、創造力,促進個性發展的有效手段。幼兒音樂教育的宗旨是培養健全的人,而不是塑造音樂家。因此,我們要通過音樂教育,培養情感豐富,創造能力強和個性健康的人,為兒童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讓幼兒學會“聽”音樂,感受音樂幻想的彩翼。音樂是聲音的藝術,情感的藝術。在幼兒園教學中,孩子們接觸的音樂作品的數量和類別不夠多,欣賞時間也偏少。要想讓孩子充分感受音樂的美,并引起相關的情感體驗,惟有創造機會讓幼兒充分接觸音樂。有了豐富的體驗,孩子們對音樂的興趣就會更濃,他們就會自覺通過音樂這一途徑表達內心的感受。在孩子傾聽音樂的過程中,教師應仔細觀察,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教師適時地給予指導,培養孩子對音樂的敏感性和領悟力。我認為一切音樂教育都應當建立在聽覺的基礎上,首要的事情是教會兒童運用所有的感官參與體驗,其次才是獲得見解和能力。幼兒音樂教育是人一生中最早的音樂教育。如何做好幼兒的音樂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幼兒音樂教育的主要特點幼兒音樂教育必須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科學規律 幼兒音樂教育必須以幼兒發展的生理、心理特點,幼兒教育的原則、方法等基本理論為指導進行教育工作,違反這些帶有規律性的問題,教育工作或事倍功半,或收效甚微,甚至給幼兒帶來心理、生理上的損傷。通過對音樂藝術的情感體驗和審美感受向幼兒進行教育是音樂教育的主要特點。 音樂教育的主要特點是通過音樂作品給人以情感體驗和審美感受這樣一條音樂藝術途徑,來完成它的教育。音樂審美感受是使兒童在學習音樂過程中,通過感知音樂作品的藝術美,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獲得美的感受。音樂作品的藝術美包括旋律美、節奏美、和聲美和演唱演奏中的音色美。兒童音樂作品以反映兒童生活中富有情趣的、積極向上的、健康活潑的思想情緒為主,同時表現出這些思想情緒背后所隱藏的稱頌、贊揚、關心、同情、鼓舞、幫助等鮮明的態度。音樂藝術不是靠直接的說理,而是以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激勵人的感情,給人以啟示,發揮其感染教育作用,使人領悟其教育內涵。寓教于樂是幼兒音樂藝術教育的又一特點 音樂藝術有娛樂性特點,這是吸引幼兒積極參與音樂活動的重要特點之一。利用音樂的娛樂性特點引導幼兒在玩中學,在樂中學,把音樂教育寓于愉快的音樂感受和音樂表現之中,學得愉快,學有所得。引導幼兒在愉快活潑的、富有藝術特點的教育活動中受教育,把教育寓于歡樂的音樂活動之中,以“樂”作為對幼兒進行教育的有效手段,以促進幼兒性格活潑開朗,身心健康,精神滿足,德、智、體、美等方面同時受到教育。 4、音樂教育的影響產生于潛移默化的教育過程中 音樂教育是在兒童愉快的音樂活動中進行的,它的教育影響往往不像語言說教表述得那樣直截了當,而是像春雨點點滴滴滲透到兒童的內心情感、心靈深處,起著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因此,音樂教育中無論是能力培養、思想認識提高,還是心靈陶冶都需要經過一個循序漸進的、連續不斷的、潛移默化的教育過程。而音樂藝術教育作用于人的內心情感心靈深處的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比說教更有說服力,更深刻,更持久。 二、在實踐中使用音樂教育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幼兒音樂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和發展人自身潛在的音樂素質和能力,負有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愛好,萌發幼兒初步地感受美、表現美的重要使命。如何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呢?1、首先要善于發現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幼兒從小就具備了學習音樂的潛力,如幼兒一聽到節奏明快、活潑、優美、抒情的歌曲,馬上就會手舞足蹈,搖頭晃腦。聽到進行曲馬上會甩起臂膀學起解放軍,雄糾糾氣昂昂地邊敬禮邊走起步來……幼兒發現一些發響的玩具,好奇心會驅使他們拿起搖動,并作為樂器邊唱邊伴奏……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對常接觸的熟悉的音樂形象和帶情節的音樂,特別感興趣,有很強的表現欲望。但幼兒對音樂的興趣不持久易轉移,所以老師要通過觀察及時發現幼兒對音樂的興趣,保護幼兒興趣的萌芽,并且要創設條件不斷地給予滿足,使其穩定并不斷地發展。2、培養、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將音樂滲透在幼兒一日生活之中。幼兒來園,教室里播放輕聲悅耳的音樂,使幼兒一入園就進入一個安靜、舒適的音樂藝術環境中。早操、進餐、午睡等活動配上合適的音樂。豐富幼兒的生活內容,為幼兒提供多看、多聽、多實踐的機會,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