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3201
試論如何做好幼兒膳食營養搭配與健康
【摘要】幼兒期是身體發育成長的關鍵時期,幼兒園只有做好膳食工作,才能保證幼兒獲得足夠的營養,促進幼兒身體健康成長。但在過去大家往往只把注意力放在改善膳食,卻忽略了培養幼兒對食物及其營養的理解,讓幼兒只是被動的吃,這樣的做法治標不治本,本文從六個方面入手從管理方面和教育方面全面闡述做好幼兒園膳食工作的一系列方法。 【關鍵詞】:幼兒園;膳食工作;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合理膳食營養對孩子的重要性,《幼兒園工作規程》中也要求幼兒園 “為孩子提供平衡膳食”。目前,大部分幼兒園的膳食管理工作還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被動性,盡管每周都有膳食計劃,但由于膳食結構不盡合理,采用的營養是一種終結性的評價,屬于“吃了再算”模式。因此,往往辛苦了一個月,結果營養分析仍達不到平衡膳食的要求,另外幼兒不良的飲食習慣也造成了幼兒園存在兩高一低(高蛋白、高脂肪、低熱量)的現象,同時還發現幼兒膳食中部分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攝入量嚴重不足,尤其是鈣、鋅的攝入、視黃醇的攝入量也隨季節的變化時多時少。因此,參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DRIS)》的標準,合理的制定營養平衡食譜、科學地進行烹調,了解幼兒的興趣愛好,有針對性進行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制定營養平衡的食譜。 在能量供給充分的前提下,除了保證蛋白質的攝入量,還要注意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主、副食搭配適宜,以充分發揮蛋白質的互補作用。就一種或幾種營養素而言,動物性食物營養價值較高,但沒有任何一種食物完全含有人體需要的全部營養素,因此遵循“營養、衛生、科學、合理”的原則,體現平衡膳食,做到一周各類營養素配比合理,每周食譜不同,以滿足幼兒生長發育的需要。根據3-6歲幼兒每日各種營養素的需要量,進行食前的營養預算和食后的營養核算,在結合季節特點,安排好由于幼兒的偏食習慣容易導致缺乏的四種營養素(維生素A、鐵、鈣和核黃素、)供應。食譜盡量選擇這些營養素含量高的食物,如豆腐、雞肝、海帶、胡蘿卜等。每周至少吃一次含鐵豐富的動物內臟;為補充鈣、碘,除經常提供含鈣豐富的食物外,每周至少吃一次海帶或者其他菌藻類食物。主食做到粗細糧搭配,應盡量搭配五谷雜糧,豆類、薯類。膳食結構上,干與稀、葷與素、甜與咸、爆炒與紅燜、菜與湯等都要合理搭配,以適應不同性質的食物,飯菜之間和幾種菜之間的品種與口味的調劑。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肥肉及刺激性強的酸辣食品等;以谷類為主,動物性食品為輔;粗糧細糧要合理搭配,這樣不僅可以營養互補,而且粗糧所含纖維素較粗糙,能刺激腸胃蠕動,減少慢性便秘,促進幼兒的成長和發育。二、科學烹調保持營養。 科學烹調是保證膳食質量和保存食物營養成分的重要環節,通過科學的烹調方法做成的飯菜,既色、香、味、形兼備,又合乎營養衛生的要求。首先,要科學地清洗蔬菜,注意先洗后切,不要切后再洗,以減少水溶性營養素的流失。某些蔬菜最好在水中浸泡一段時間,以有效祛除寄生在蔬菜表皮的蟲卵和殘留農藥。減少蔬菜營養素流失的烹調原則是旺火急炒,并且現炒現吃,避免長時間保存和多次加熱。據一些試驗報告顯示,旺火急炒,葉菜類的維生素C平均保存率為60~70%,而胡蘿卜素的保存度則可達76—96%。烹調時應注意加鹽不宜過早,過早會使水溶性營養素流失;淘米次數要盡量減少,不用力搓洗和流水沖洗,更不能用熱水淘米,據統計用力搓洗可使維生素B1損失29~60%不等,維生素B2損失23~25%左右;肉類和蛋類經烹調后除了水溶性維生素損失以外,其他營養素損失不大。可見,營養素的保存與烹調過程及技巧有關。不科學的烹調會使營養流失或破壞。三、了解幼兒的興趣愛好。 既要吃飽又要講味美,又講究營養,這對處于生長發育旺盛的兒童更為重要。有的人認為凡營養豐富的食物給孩子吃下去就好,不注意進食蔬菜類食物和營養平衡。事實上,綠葉蔬菜被人們稱為維生素的寶庫,100克蔬菜中維生素A的有效單位達2600個,胡蘿卜素高達4100個單位,含維生素C100毫克、維生素B含量也非常豐富,這些維生素都有輔助谷氨酸和泛酸的作用,是改善大腦機能不可缺少的物質。 但有的幼兒對于一些蔬菜十分不喜歡,有的甚至看其他幼兒進食后仍不愿品嘗,這就需應進一步了解其原因。例如,用豬肝、木耳、紫菜等做成的菜,由于顏色深,不鮮亮,幼兒不愿品嘗;豆制品往往有股豆腥味,也常引不起幼兒的食欲;還有的幼兒是因為身體不舒服而不愿進食等等。應針對不同的原因,對幼兒進行教育和幫助,同時,也可考慮一些做法:如,可將豬肝攪成豬肝泥,再加胡蘿卜、木耳、肉餡等摻和在一起做成包子、豬肝丸子;將豆腐與別的菜肴一起做成豆腐丸子。這樣的改變可引起幼兒的好奇心理,使他們愿意品嘗它。 還有的幼兒不愿嘗試某種食物是受家長的影響。這時需做家長的工作,使家長也能轉變態度,和幼兒一起接受這種食物。四、讓幼兒知道食物會使身體健康 幼兒園膳食工作除了要了解幼兒的興趣愛好外,還要加強幼兒對食物的認識,這是最關鍵的一點,兒童經常有挑食的習慣,只有解決這個問題才可化被動為主動。幼兒園常見的活動的組織形式是主題活動形式,因此,可以在主題活動中加強幼兒對食物的認識,讓幼兒愛吃各種食物,向幼兒介紹他所吃的食物的名稱,各含有哪些營養素,對自己身體有什么作用,使幼兒愿意接受和品嘗它。例如,我們可以通過《快樂的蔬菜園》在向幼兒介紹各種各樣的蔬菜,讓幼兒了解各種蔬菜的作用,如在介紹菠菜等蔬菜時,可以告訴他們:在這些蔬菜中,有許多的粗纖維,它可以幫助人的胃腸消化,它還像一把大掃帚,能清掃人的腸子,可以把里面的臟東西掃干凈,并將它們從大便里排出去。我們還可以讓幼兒和老師一起編制兒歌如:《蔬菜歌》胡蘿卜真可愛,里面藏著胡蘿卜素….等等。另外為便于幼兒認識新食物,在向幼兒介紹時,可每次介紹一種。介紹后,讓幼兒仔細看看、聞聞,再摸一摸 、嘗一嘗,最后,讓他們說一說。如,這種食物是什么樣的,它有什么味道,吃的感覺如何等等。幼兒也許會說:“西紅柿紅紅的,像個大柿子”,“西紅柿可以做菜,也可以當水果吃”。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