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2789
試論幼兒環保教育 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美化環境,保護環境,創設環境成為人們共同的責任。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加強對他們的環保教育,意義重大而深遠。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從小培養幼兒的環境保護意識,是我們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幼兒園是幼兒環保啟蒙教育的重要場所,教師應以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為依據,充分利用特有的環境資源和條件,不失時機地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使他們成長為合格的環境小衛士。 一、將環保教育融入到一日生活中,培養幼兒環保行為。 1.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幼兒的不良行為,及時提出并幫助改正。如發現幼兒踩踏草坪、亂摘亂折花草樹木、亂丟垃圾、隨地吐痰、大聲喧嘩、不節約用水、浪費紙、浪費糧食等現象,教師發現后要及時地提出并告訴幼兒正確的做法。告訴他們花草、樹木也是有生命的,它們不但能凈化空氣,還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所以我們要愛護它們、保護它們;告訴幼兒垃圾要分類投放,有的垃圾可回收再利用,如酸奶瓶、飲料瓶、舊書舊報等;而有的垃圾則不能隨便投放,否則會給人類帶來危害,如廢電池等;告訴幼兒說話要輕,走路要輕;告訴幼兒吃飯不要挑食,不要浪費糧食,在日常生活中使幼兒養成好的行為習慣。 2.通過教育教學活動,滲透環保教育。教學活動是幼兒一日活動中的主要活動之一,教師把環保知識可通過幼兒喜歡的故事、兒歌等傳授給幼兒。如故事<<狼、兔子和草>>講的是草原上生活著狼、兔子和茂盛的草,由于獵人的捕殺,狼越來越少,兔子越來越多,最終導致大量的兔子吃光了草和草根,草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最終使草原變成了沙漠。當大風吹過時,沙土滿天。通過自然的故事,向幼兒滲透食物鏈,生態平衡的觀念。告訴幼兒要愛護小動物,如不能捕捉和食用青蛙、麻雀,不要捉蚯蚓、蜻蜓等。通過教唱兒歌——“小水管,低著頭,滴嗒滴嗒淚直流。你要問它為啥哭,它呀低頭不開口。要想給它擦眼淚,趕快擰緊水龍頭”; 通過讓幼兒觀看污水圖片,向幼兒說明我們人類的水資源越來越貧乏,工廠和生活用的污水如不經過處理的話,直接排放到江湖、海洋中,會造成許多湖水、海水的污染,會使河里的魚、蝦等生物無法生存。以上的知識,讓幼兒知道了節約用水和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3.將環保教育融入到游戲活動中。游戲是幼兒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教師可以組織幼兒收集廢紙、易拉罐、果凍盒、酸奶瓶、牛奶盒等等,把它們再生利用,做成各種新穎、有趣的教玩具來裝飾房間。這樣既培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又節約了資源,減少了污染。如把廢紙折成小青蛙、花籃、小狗等玩具獎給在幼兒園表現好的孩子;把牛奶盒當成制作教玩具的材料,小小的盒子,或被用作盛器,或被用來壘高,還可以拼裝和搭建成許多有趣的器物。老師們巧妙運用粘貼、組合、彎曲等方法,將盒子有機連接成直線型、曲線形、扇形、圓形等造型,拼搭加組合,聯想中充盈著豐富的創意,既開發了牛奶盒的多種途徑,又能讓幼兒強身健體、益智益腦,真可謂一舉兩得;帶領幼兒用易拉罐、果凍盒、酸奶瓶等玩過家家游戲,用廢舊紙張做成紙幣,有的小朋友扮收銀員,有的小朋友扮顧客,在游戲中增強了幼兒的環保意識,這樣做既節約又環保。 二、增強教師的環保意識,提高教師的環保素質。 1.給幼兒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幼兒園內要保持干凈、整潔,要設有草坪,并種植花草樹木,并且要充分調動幼兒參與幼兒園內環境創設。開展“每個班級種一種花”的活動,讓各班幼兒管理自己班級的種植區(澆花、鋤草、施肥、捉蟲),讓幼兒了解土壤的作用,植物生長與環境的關系,使他們在勞動中體驗快樂。節假日,帶領幼兒親手布置教室和游戲室,用廢舊光盤制成各種各樣的小動物的頭部,再配上色卡紙做的五官、觸角等形態各異的小動物就活靈活現了,然后用彩帶將這些小動物穿成長條,并組成簾子懸掛起來;用廢舊掛歷做拉花;用小朋友的繪畫布置墻壁;用紙畫出形狀各異的蝴蝶、蜻蜓、蜜蜂進行裝飾;用樹葉做成各種各樣的圖畫來裝扮,從而使教室和游戲室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既增添了幼兒的自豪感,又有助于激發幼兒的再創作的欲望和興趣,使幼兒在優美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2.教師要做好榜樣。教師是幼兒學習的榜樣,教師的言行舉止會直接影響到幼兒,所以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環保知識。教師要做到保育與教育相結合,在照顧好孩子的學習和飲食起居的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學習中、游戲中,給幼兒灌輸一些環保的知識。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美的言行去影響和教育孩子,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 三、環保教育需要家園配合。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長的行為直接會影響到孩子。家庭參與環保教育,共同教育幼兒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是促進幼兒環保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渠道。所以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十分重要。 1.作為家長,應該多看一些有關環保方面的書籍及媒體報道,來豐富自己的環保知識,多關心我們周圍的環保狀況,加強自身的環境教育素質,同時,也應注意自己的行為,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如不說臟話、不隨地吐痰、不亂丟果皮紙屑、不在公共場所吸煙、不大聲喧嘩、節約用水、隨手關燈、節約用電等。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去影響孩子、教育孩子。 2.家長要經常帶領孩子到大自然中游玩。大自然是幼兒教育最直接、最生動的場所。經常帶領孩子走進大自然,會使孩子了解大自然的奧秘,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如家長可以帶領孩子出去找一找自然界中的小動物、小昆蟲等。在春、夏、求、冬的不同時節,帶領孩子到大自然中觀察季節變化的一些明顯特征,深刻感受季節的轉換所伴隨的環境中萬物的變化;感受優美環境所帶來的身心愉悅,激發幼兒對自然現象和生態環境變化的興趣。在春天來臨時,可以帶孩子看一看春種的情景,在秋天到來之際,可以帶孩子看一看秋收的狀況,體驗一下農民收割的辛苦,感悟糧食的來之不易,從而幫助養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在游玩中,發現幼兒的不良習慣給予及時的糾正。如帶領幼兒去野外玩耍時,發現幼兒亂丟垃圾、亂折花草樹木、隨地大小便等壞毛病時要給予及時地批評。讓幼兒在游玩中培養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