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4950
淺談實施素質與幼兒教育
現代辭書指出,素即構成的基本成分,如元素、因素、要素、素養等。質即事物的根本特點,如性質、本質、資質、品質、質量等。素質,一指事物本來的性質。二指素養、品質、資質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國民為宗旨的教育。提高國民素質必須從幼兒園的素質教育抓起。這不僅因為幼兒教育是國家學校教育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礎教育的起始環節,是因為幼兒教育對人的發展和國民素質的提高、培養合格公民有著極其重要的奠基作用。這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為此,我們幼兒園在實施素質教育方面作了一些探討與嘗試。 《幼兒園工作規程》指出,幼兒園的任務是“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其實,“全面發展的教育”、“身心和諧發展”,歸納為一句話就是要培養幼兒的綜合素質,這便是幼兒素質教育的內涵。 一、樹立面向全體幼兒發展的觀點 素質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全體”,促進幼兒在各自基礎上提高。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具備因材施教的能力,克服“一刀切”、“齊步走”的教育方法,給不同發展水平和個性特點的幼兒創設不同的發展機會和條件。在實踐中,一要尊重個別差異,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幼兒的主觀能動性;二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幼兒的全面發展上,這也是素質教育的本質要求。從教育目標上來看,素質教育應是群體目標和個體發展目標的統一,進行素質教育的目的是為整個中華民族素質的提高奠定基礎。我們首先應確立群體素質的培養目標,培養幼兒愛祖國、愛集體、愛生活、的情感和團結友愛、自尊自強的道德品質,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及對周圍事物的興趣,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以及對社會、自然及音樂美術的感受力和欣賞能力。其外,還要培養幼兒的愛心。(一)讓他們在生活中模仿如:小朋友生病去看望;有困難去幫助。(二)可采用影視.故事等引導。(三)老師的示范和指導。如:為貧困山區的人民募捐獻愛心,老師帶頭捐錢,捐物,激發幼兒的愛心同情心等。素質教育不是對某個人或某些人提出的,而是要面向全體,使每個幼兒都獲得與其發展相適宜的教育,促使幼兒能在各自的基礎上獲得提高。因此,教師必須具備因人施教的能力。在教育過程中注重了解孩子,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給不同發展水平和個性特點的孩子以不同的發展機會和條件,特別是對待那些發展水平相對低下,發展速度相對緩慢,并患有某種特殊缺陷的幼兒,教師能注意做到接納,善于對待。如:班上出現一些先天性自閉癥、多動癥等等要針對這種情形,我們的教師先從該幼兒的興趣入手,觀察了解該幼兒的活動情況,對該幼兒的發展做出合理的實事求是的評價,并為他建立個人檔案,在活動中,注意考慮到該幼兒的特殊性,適當的降低難度,發現進步及時鼓勵表揚,幫助他樹立自信,獲得成功。為他今后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二、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素質 無論大小事,教師都身體力行做出表率。為了使孩子養成有禮貌的好習慣,我堅持和孩子說普通話,幼兒入園時我先向孩子“問好”,離園時說“再見”。活動中請幼兒幫忙隨時說“謝謝”,不小心碰到小朋友先說“對不起”,在一日常規活動中,不放過每一個可以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的機會。比如:發現幼兒的書籍爛了,要及時補上,在這些小細節上潛移默化的教育幼兒要懂得愛惜書籍;發現地上有紙屑時要主動拿掃把來掃并把垃圾掉到垃圾桶里等等,這樣,教師的一言一行像涓涓流水,不斷地流進了幼兒的心田,更使他們學會了講文明、懂禮貌、尊重別人、樂于助人、不打人罵人、愛護公物、從小養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習慣。 三、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師的教育素質 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在教師。教師的教育觀念和行為還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我們從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出發,探索教師的教育素質。 (一)引導幼兒主動學習 要讓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我園孩子外地孩子較多,家長對孩子的生活學習關注較少,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能根據這些孩子的特點,在教育活動的設計過程中做到:大目標裝在心中,小目標經常調整,以保證幼兒的學習。如:在大班幼兒識字課,出示“頭”漢字,教師借助幼兒自己的演示,引導幼兒說出一系列關于“頭”的漢字,并組詞或說一句話,使幼兒在以后類似的活動中,也能保持較高的學習愿望,從而培養幼兒認識漢字的興趣,為幼兒入小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