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5043
論怎樣培養兒童的良好道德品質 學會學習很重要,但學會做人、做事更重要,培養孩子的道德品質是我們當前教育的重要目標,本文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論述: 抓住孩子的“關鍵期”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 1935年,奧地利著名的生態學家、諾貝爾獲得者羅倫茲經過發現發現一個有 趣的現象,像小鴨、小鵝這類動物,總是喜歡在破殼的前兩天追逐它第一次見到的活動的物體。比如:第一次見到的是母鵝,就追母鵝;第一次見到的是人,就追人,以為人就是自己的媽媽。并且這個習慣會長期保持。如果在這一兩天內,將他與母鵝或人分開,那么 過后,母鵝或人與小鵝再怎么接觸,它也不會追逐母鵝或人了,這是由大腦的結構決定的。洛倫茲把這種現象叫做“印刻現象”,把小鵝的這個時期叫關鍵期。(critical period). 我國“豬孩”王顯鳳從小被繼父遺棄在豬圈中吃豬奶長大。他學會了在豬槽中搶食、啃草根樹皮、扒土、蹭癢。一直到8歲才被人發現,救出來后,發現他不會說話、穿衣、吃飯,跟豬的習性一樣,專業人員運用各種方法對她教育、訓練了3年,他仍然只有68的低智商。 “狼孩”、“豬孩”都是從8歲被發現、解救,再由專業的教育學家、心理學家施以專業的救治、矯正。但是,再好的教育條件,也沒能使他們恢復“人性”,他們落下了“弱智”的終身殘疾,原因就是 錯過了學習的 “關鍵期”。 與此相反還有一個例子:二戰時期,一名叫橫井莊一的日本士兵,在東南亞大森林里迷路了。他只好獨自一人,像野人一樣生活了28年,失去了說話的能力,可是獲救后,他僅用了82天,就完全恢復了原來的能力,原因就在于,在他的成年之前,他沒有錯過受教育的那些“關鍵期”。那么下面我們了解 一下那些時期是 孩子的“關鍵期”,而我們作為家長及教育工作者還有社會又應該怎樣和孩子一起來度過這些關鍵期呢 ? 1、感官關鍵期(0~6):孩子從出生起,會借著聽覺、視覺、味覺、觸覺、嗅覺的感官來熟悉環境,了解事物。因此要充分讓孩子聆聽、觸摸、觀察、嘗嗅、以刺激孩子的感官,引導孩子增長智慧。 2、形象視覺發展的關鍵期(4歲以前):這個時期兒童的形象視覺發展最迅速。這時候的孩子,一般喜歡“上公園”、“出去玩”,這是 因為那里有豐富的室外自然風光、鮮明的畫面。這時,除了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接觸豐富多彩的世界之外,在室內的時候,還要多給他看圖畫書、動畫片,開闊孩子的視野。 3、音樂才能發展的關鍵期(3~5歲):如果要培養孩子的音樂智能,一定不要錯過3~5歲的音樂智能關鍵期,可以讓孩子多聽聽古今中外名曲,多參加音樂活動。 4、語言關鍵期(3~6歲):這個時期是孩子學習口頭語言的關鍵期,這個時期,父母要經常跟孩子說話、講故事、提問,鼓勵孩子多說話,促進孩子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5、學習外國語的關鍵期(3~12歲)是學習外國語的關鍵期,如果錯過了這段時期,再開始學外語,就要付出很多倍的努力;即使這樣也不一定能學好。 6、秩序關鍵期(2~6歲):2到6歲是教孩子知曉、做到有規矩的關鍵期。在這個時期,父母應逐漸引導孩子脫離以自我為中心,多與別的孩子交朋友。這時父母應與孩子建立明確的生活規范、日常禮儀,訓練他們養成自律的能力,以便以后適應社會規范。 7、想象力關鍵期(2~8歲)這個時期,家長要讓幼兒多聽孩子喜歡的童話和科學幻想故事,多看圖畫,多看動畫片,識字后多讀書。在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后,可以讓孩子看畫編故事,或續故事,或與家長輪流講故事,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 一般而言,沒有運用好這些關鍵期,通常意味著缺失了關鍵期內德有效刺激,往往會導致認知能力、語言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的低下,且難以通過教育與訓練得到改進。作為一個稱職的父母及教育工作者,在教養孩子時,就應該認識關鍵期,不錯過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關鍵期,所以,把握住了“關鍵期”,教孩子就會事半功倍,錯失了“關鍵期”去教孩子,就會事倍功半。
二、 培養兒童良好品質的過程需要幼兒園老師及家長的共同努力。 學齡前兒童對于即將開始的學校生活通常感到既興奮又緊張。的確,一旦走進校園,他們面對的是不同于家庭或幼兒園的陌生環境。 學校的常規往往不同于幼兒園,大多數5歲的孩子入學時還沒有良好的與人交往的能力或較穩定的情緒,形成這一切需要時間和訓練。如果他們在幼兒園階段就有機會培養相關的個性品質的話,對學校生活的適應能力就會大大增強。下面在我的教育工作中總結了學前兒童需要培養的個性品質: 1、自信──孩子自我感覺良好,相信自己能夠成功。自信的孩子通常更愿意嘗試新事物,并且在第一次嘗試失敗后再做努力。 2、獨立──孩子應該學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3、動力──要培養學習動力,增強孩子的求知欲。 4、好奇心──必須保持孩子天性中具有的好奇心,使他們能夠從所有的學習機會中獲得樂趣。 5、毅力──使孩子學會做事善始善終。 6、合作──孩子一定要能夠與他人相處,學會與人分享快樂和遵守公共秩序。 7、自我約束──一定要讓孩子明白某些行為如打人是不對的,他們應該學會區分正確和錯誤的表達憤怒的方式。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