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2953
論怎樣才能使幼兒有一個好的身體協調性 在幼兒的教學中, 教師不僅要合理安排和調節幼兒的作息時間和做好學前的啟蒙引導工作,同時也要做好幼兒身體鍛煉的工作。協調性素質是提高各種運動器官完成整體或局部活動的能力,在幼兒時期就要早期進行協調訓練。協調性素質的生理特點主要是神經系統興奮與抑制互相協調配合的精確程度,因此,發展該項素質需要對眼睛、手、腳等身體各部位之間的協同動作能力進行鍛煉。能夠做到對大腦的深層開發,活躍幼兒的思維。協調性訓練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培養他們主動去認知周圍的一切。強烈的求知欲和新鮮感,使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主動的去參與,滿足表現欲,能在輕松愉快的狀態下去學習和接受新的事物。 一、協調性有何重要性 協調性不僅僅指肢體,在語言和思維的協調性中,也要指導幼兒學會有條理地思維、正確地敘述自己的思維過程。雖然還處在啟蒙階段,但依然是相當重要的,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正確的思維離不開語言的支持。指導幼兒用語言有順序、有條理地闡述事情、表達自己的思維程序,是活躍幼兒思維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首先應注意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準確且易接受的語言來回答問題。肢體動作的是人思維意識的反映。每個孩子在思維的結構上都會存在著強項和弱項,結構上的差異是他們將來認知天平失衡的原因。所以,提高思維水平和全面發展思維能力對每一個孩子都很重要。思維的協調性,在人成長的過程中尤為重要。中國有句古話,“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給孩子現成的知識和技能,不如讓孩子學會自己獲取這些的能力。適當的思維訓練, 借助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一些材料,可以幫助孩子學會如何思考、如何學習,例如:如何進行分析、分類,如何進行比較、判斷,如何解決問題等。掌握了正確合理的思維方法,就如插上了一雙翅膀,使孩子的抽象思維能力得到迅速的發展和提高,從而大大提高孩子的知識水平和智力水平。思維能力是一個人的核心能力。幼兒的思維是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形成的,在直觀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的發展過程中,抽象邏輯思維已經開始萌芽,具備了進行思維訓練的基礎。幼兒思維訓練就是要根據幼兒的思維發展特點,借助一些有組織的、系統的材料,對幼兒的思維能力進行系統的訓練,從而提高幼兒的思維品質:如思維的敏捷性、深刻性、創造性、靈活性等,提高幼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能力,全面提升幼兒素質,使幼兒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 二 、如何培養幼兒的協調性 (一)歡愉、寬松的氛圍,利于幼兒協調性的發展 在體育活動中,幼兒會因為對某一技能或技巧無所適從,而感到焦慮、甚至恐懼,從而出現動作不協調現象。體育活動中要促進幼兒的協調能力,就更離不開歡愉、寬松的心理氛圍。因此,多創設輕松、愉快的活動氛圍,不但能讓孩子放松心情,愿意與教師親近,與活動親近,全身心地投入活動,而且也在不知不覺中發展了動作,利于孩子協調性能力的發展。 (二)輕松、自由的機會,促進幼兒協調性的發展 幼兒的各種基本動作都是在不斷的練習、游戲中學習、完善的。協調能力作為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在不斷的練習中發展和提高的。幼兒在體育活動中,要完成一定的動作,必須克服自己膽怯、堅持性差等弱點,才能較好地參與活動,獲取技能。而輕松自由的活動機會,則可幫助幼兒消除緊張感,使他們保持輕松愉快的情緒,利于動作的協調性發展。其中,游戲仍然是最重要、也是幼兒最喜歡活動方式。它既可以增加幼兒對體育活動趣味性的體驗,又可增強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在自然的狀態中玩耍,發展基本動作,進一步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因而,要更多的創設輕松自由的活動機會,讓幼兒在自主的活動氛圍中發展協調性能力。充分利用晨間鍛煉的機會,讓幼兒自選游戲:拍球、投沙袋、抓尾巴等游戲;充分利用課間活動時間,讓他們自由玩炒蠶豆、格子房、網小魚等民間游戲;充分利用戶外大型玩具,讓他們自由鉆、爬、蕩秋千、滑滑梯等等,用以促進神經系統對調節動作能力的提高。同時,把握每一個契機,讓孩子們擁有更多的自由時間、自由空間里,自由地組合、自由地游戲,使他們在自發的活動中,既掌握動作、鍛煉體質,又促進個性的健全與協調性的發展提高。 (三)及時、恰當的肯定,推進幼兒協調性的發展 作為教師要懂得并且善于用慧眼,發現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幫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正確認識自我。體育活動中,當孩子出現不協調狀況,我們不能讓孩子感到“我不行”“我一做大家都會笑話我、討厭我”,產生自卑、封閉心理,排斥自我,給其自身協調能力的發展帶來更大的阻力;而應該信任他、鼓勵他。只有珍視孩子存在的不足,才會找到更適合的方式方法引導幫助他,才能讓孩子成功。特別是當孩子取得點滴進步時,要給予及時的肯定與表揚,對他的心理產生積極的影響,讓孩子信心倍增,堅信自己的能力,更加主動積極地投入活動中,勇敢頑強地克服自身弱點,在教師巧妙的“扶一扶”中,產生積極的活動效應,推進協調能力的發展。當然,這些及時的肯定、表揚要適度,要依據現實情況選擇表揚、肯定的方法。它或是個贊許的微笑,或是個夸獎的動作,或是鼓勵的語言。假如一個協調能力相對較差的幼兒,正在僵硬地走過“獨木間隙橋”,你用語言去肯定或是鼓勵他,在他毫無防備的時候,也許會使他更緊張,并加速出現更糟糕的情況。因此,這時我們就應該選用微笑或是肯定的目光或是一個簡單的動作來肯定他、鼓勵他,以取得最佳效果。如果是集中簡評,那么還可以利用集體力量,再多一些贊許、鼓勵的話語進行表揚,幼兒的活動積極性會更高,而且會在飽滿的情緒中,提高協調能力。總之,肯定與表揚一定要選擇恰當,要視具體情況來確定合適的方法。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