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3990
論述幼兒早期閱讀 摘要:幼兒早期閱讀是一種“讀書萌發”,文章闡釋了幼兒早期閱讀的意義和目的,選擇早期閱讀材料應遵循的原則,以及培養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途徑與方法。在新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也首次提出早期閱讀教育的觀念。研究者們發現,6歲是人的閱讀能力的關鍵期。一般來說,6歲以前的兒童最重要的是學會閱讀技巧,這樣他們在以后就可以通過閱讀去學習各學科的知識,獲取各方面的經驗。然而,兒童不是天生就具備自主閱讀能力的。在幼兒園開展的早期閱讀活動中,教師如何通過一定的早期閱讀策略,讓幼兒提前進入美妙的閱讀世界,豐富幼兒的知識,使幼兒能在滲透著人類文化遺產的知識海洋里瀏覽遨游,獲得豐富的理性經驗,從而提高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就顯得十分重要。在幼兒成長過程中,他們學習口頭語言的同時,從生活中接受書面語言的刺激,觀察周圍環境中的文字和各種符號,從而意識到“閱讀”是他們與人交流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 幼兒 早期閱讀 教學方法 早期閱讀是指0—6歲學前兒童憑借變化著的色彩,圖像、文字或憑借成人形象的讀講來理解讀物的活動過程。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如何開展幼兒的閱讀教學,是擺在幼教老師面前的一項新課題。在這幾年的幼兒閱讀教學中,我根據《幼兒教育綱要》的要求,對幼兒閱讀教學意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兒童生理心理發育學的研究揭示,幼兒閱讀的敏感期是4-6歲,因此應重視幼兒早期閱讀的教學。而在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中,對早期閱讀的重要性和起始年齡的認識存在著巨大的偏差,一說起早期閱讀,人們往往自然而然的把閱讀和識字聯系在一起,把早期閱讀當作提前開始的識字教育。人們不能理解兒童閱讀活動的正確含義,對兒童早期閱讀活動缺乏正確的認識而過早強調將兒童的閱讀活動作為兒童獲取信息和知識的主要工具,讓幼兒大量閱讀知識性、文學性內容,而忽略了興趣的提高和能力的培養才是早期閱讀的價值所在。那么如何開展幼兒的閱讀教學?很多人疑惑,孩子還這么小,又不會識字,如何進行教學?如何進行閱讀?其實,幼兒閱讀與小學生、中學生的閱讀有著很大的區別,對于幼兒來說,只要是與閱讀活動有關的任何行為,都可以算作是閱讀。比如按照順序從前往后一頁頁地翻書,先看左邊,再看右邊的圖畫,理解圖書畫面,能從中發現人物表情、動作等等,會用口語講述畫面的內容,聽老師家長念圖書文字等等,都可以認為是閱讀。所以,開展有效的幼兒閱讀教學,對于促使幼兒的健康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幼兒閱讀教學的教育策略 (一)讓幼兒大量感知和積累兒童文學精品 幼兒階段的記憶特點是無意記憶占優勢,年齡越小越明顯,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占優勢,幼兒有著極強的無意識的感知能力和學習能力。 1、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的閱讀教學,更重要的是為了培養閱讀習慣、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從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比如:《烏鴉的窩》一課的閱讀教學,通過形象可愛的鳥窩讓幼兒逐頁觀察圖片,猜測圖片,引導幼兒把握畫面內容,并用恰當的語言把發生在這個鳥窩里的故事表達出來,并逐步學習完整、連貫、規范的語言表達方式,在閱讀故事后,鼓勵幼兒在閱讀延伸活動中,思考4只小寶寶離開了窩后會發生哪些有趣的事呢?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豐富了幼兒的語言詞匯 幼兒在閱讀教學中,更重要的是豐富自己的語言詞匯。幼兒的語言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通過閱讀教學,會促進幼兒語言詞匯的豐富。比如: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語言,“小雪花給云衫穿上雪白的大衣,云衫暖暖的,小雪花給麥苗蓋上被子,麥苗暖暖的!钡鹊。這些語言清楚準確形象具體地表達了冬天的情景。又比如:在上大班的散文欣賞《雨》活動時,先是激發幼兒興趣,欣賞散文詩,播放下雨的聲音,導入課題。這首散文詩從擬人的手法描述了優美的雨天。里面的詞匯優美,“雨水輕吻我的小臉,滴滴嗒塔”“小雨點像一個快樂的孩子,一會兒落在樹上,一會兒落到小河里,一會兒躲到花朵里……”這些詞匯在平時生活中經常運用到,也豐富了他們的語言。 3、提高了幼兒的理解能力 通過閱讀教學,幼兒通過看圖說話、講故事、看兒童讀物以及幼兒之間的交往與交流,大大提高了幼兒的理解能力。比如:在一次閱讀過程中讓幼兒觀察一副圖片“秋天到了,樹葉都從大樹上依依不舍地飄落了下來”后來在看另一張圖片時幼兒就能說出“小鳥也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大樹”這些通過閱讀教學,大大提高了幼兒理解能力。 4、培養了幼兒的想象能力 隨著閱讀教學的不斷開展,幼兒的詞匯量不斷豐富,語言的理解能力不斷提高,思維也得到不斷的發展,想象能力也得到不斷的發展。比如:《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故事美麗動聽。故事中,為了逃脫皇后的追殺,白雪公主來到了森林里,吃了小矮人的食物,睡在小矮人的床上。當皇后扮成買絲帶的老太婆在小門口叫賣時,公主輕信她,讓她進里屋,后來皇后又喬裝打扮成買梳子的人來到小房子門口,當皇后舉起亮晶晶的梳子時,白雪公主又忘記了小矮人的忠告,再一次為她打開了房門,最后當白雪公主面對誘人的蘋果時,她還是抵擋不住誘惑,吃了毒蘋果……當這個故事教學活動結束時,我問孩子們,你們有什么想說的嗎?幼兒個個發言積極,爭先恐后的說:“為什么白雪公主不去找警察叔叔呢?”“為什么白雪公主不去超市買蘋果,蘋果就不會有毒了”。幼兒的回答讓我很高興,他們沒有局限在故事的范圍內,而是發揮想象,去思考問題,去解決問題,發揮他們的想象。 所謂感知,就是不要求幼兒理解并會說出作品中的每個詞、每句話,更不要求他們會復述所聽過的每個兒童文學作品,這里只尋求一種熏陶,日積月累,潛移默化,這對提高幼兒的語言修養和今后的語言創作是極其有利的。 (二)創設閱讀環境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能進一步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使幼兒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接受書面語言。早期閱讀活動重在為幼兒提供閱讀經驗。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滲透閱讀內容,為幼兒提供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就顯得十分重要。我們要根據幼兒教材,利用一切機會和場所,將季節的變化、動植物的生長規律、幼兒的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