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藝的好朋友魏博文(多多)則是同伴交往中另一種性格的孩子,在我的印象中3歲以下的幼兒的同伴交往大多來自于家長或者老師的引導,比如:“快去和悅悅老師打招呼”“這是果果小朋友,快說你好呀”“你這孩子,見了王爺爺怎么不問好呀”等等。這仿佛是中國的一種習俗,我小時候也被迫經(jīng)歷過這些。可是多多小朋友則大不相同,性格外放的他每次都主動地去打招呼,即使不認識的人也會這樣做,每次班里來了新的小朋友,多多總是最開心的那個人,仿佛和新來的小朋友認識了許久似的。對于這樣的孩子,相信大多數(shù)人都會很喜歡吧,連我也覺得多多很完美。相處的時間越久,就會對于多多的交往能力嘖嘖稱奇,因為強大的交往能力會使他性格開朗,得到的關注很多,其中大多是正面表揚。另一方面則是他的表現(xiàn)欲,記得在一次英語教學游戲活動中,外教老師帶領小朋友們玩了“搶椅子”的游戲,最后得到卡片的小朋友會獲得勝利,最后是小豬小朋友拿到了最后一張卡片,外教老師激動地小豬舉了起來,并說:“You are gyeat”,多多臉上的笑容立馬就消失了,那是我第一次見到多多的不開心。隨后在這方面注意時,就會發(fā)現(xiàn)在小朋友的交往中多多和小朋友也會發(fā)生小摩擦,在一次玩玩具的過程中,多多不小心把別的小朋友的積木王國撞倒了,在老師還沒有注意到的時候,開始捂著小朋友的嘴巴,一直跟小朋友說:“對不起、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不要告訴老師、不要告訴老師。”我當時并沒有打斷他們的行為,而是繼續(xù)觀察,發(fā)現(xiàn)多多真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他對小朋友說:“對不起,我把你的玩具弄倒了,我們一起把它重新拼好,我們還是好朋友好嗎?”小朋友在積木拼好以后就很開心,當然愉快的答應了。事后去問多多時,多多說:“我不要老師不喜歡我,我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