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4584
淺談過失型罪犯心理結構及改造
提綱: 關鍵詞:心理結構、自我意識、常態需要 內容提要: 通過對過失型罪犯的案例分析,結合過失型罪犯心理因素的特征,從其心理結構入手,針對不同服刑階段的特征總結出針對過失型罪犯進行改造的方法。采取引導、激勵、制約和轉化,使此類罪犯自身改造形成良性循環,再進一步通過不同改造崗位的規范,穩固其改造的意志和信心,從而提高此類罪犯的改造效率。 一、案例分析 (一)、犯罪事實 周某,安徽人,因過失致人死亡,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6個月。周某與被害人王某,都是安徽籍外出務工人員,同在一處工地上做瓦工。2004年11月26日下午16時許,兩人因工地上水泥的稀厚發生爭執,周某在氣憤中隨手把王某推倒,王某仰面倒下,頭部著地,撞在地面上一處突起的尖銳石頭上,當場昏死。后經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二)、入獄后的行為表現 1、服刑初期,周某極度地自我封閉,少與人交流,且對“犯人”或“服刑人員”的身份、稱謂十分敏感。民警找其談話時也不愿過多的講起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服刑中期,該犯經過民警的引導、教育,認識到自己的一時沖動帶給兩個家庭的災難,自我悔恨意識和贖罪意識十分強烈。多次通過親情電話要求家里人到被害者家中探訪,幫助解決家庭困難。該犯自身也積極改造,多次獲得“勞動能手”稱號,并擔任互監小組組長和管房員的職務。 3、到目前為止,該犯通過努力改造爭取到2008年第三批減刑機會,正在等待法院 裁定。這期間,該犯不但沒有出現其他類型犯在出監前表現出的不良行為,而且還主動協助民警對新入監犯人進行幫教。 (三)、從心理結構因素分析該案例中周某的改造經過 1、自我意識的改變 周某從投牢時對自己“服刑人員”身份的敏感和排斥,到面對現實接受這個身份并積極投入改造。期間表現出的自閉、敏感、少與人交流等,都反映出該犯的自我悔恨以及自我辯解心理,認為自己與其他服刑人員不一樣。經過民警的引導、教育,使這種消極的自我意識逐漸轉變為認罪服法,通過自我悔恨的情感和補償心理,促使其積極改造。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心理學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