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3303
一名無期徒刑罪犯的心理分析[摘 要]據有關資料表明,近年來我國青少年犯罪案件的數量占到整個刑事犯罪案件總數的60%以上,犯罪的絕對數量增加,且性質越來越嚴重,青少年犯罪問題已經日益突出,已成為困擾社會治安的癥結所在。因此,本文通過一個典型案例,分析不良行為青少年的人格特征,初步探討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摸索罪犯心理的矯治方法,對維護社會安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無期徒刑 罪犯 案例 心理分析
案例:李某,男,25歲,犯搶劫罪,判無期徒刑.,余刑16年. 案情經過:2001年2月17日7時許,罪犯李某伙同他人,持短火藥槍,密謀搶劫摩托車,外出租乘一輛摩托車,后持槍威脅車主并喝令車主脫光衣服,搶走其摩托車和人民幣180元.2001年2月21日晚7時許,該犯又持火藥槍及水果刀進入民宅,威脅搶走屋主人民幣300元,金耳環一對,金戒指一枚,金項鏈一條及BB機一個. 搶來的錢沒多久就被他揮霍一空。2001年2 月25日下午3時許,該犯又伙同他犯,外出租乘摩托車,后持槍持刀搶走一輛摩托車,在逃離現場時被群眾當場抓獲.法網恢恢,等待他的是漫漫的鐵窗生涯 一、張某的行為表現 李某在搶劫后的幾天內,他整日躲在鄉村賓館里,關注著電視的報道,他人的無意之舉、尋常的無關事務,他總會與自己的犯罪行為聯系在一起,總覺得自己的行蹤已被人發現,處處有人注意或監視自己,坐臥不安、食不甘味、精神恍惚。夜里做夢老是夢到警車響,被警察抓,惶惶不可終日。 在監獄里改造過程中,曾因外傷致使腰椎間盤輕度突出,于是他小病大作,抗拒改造,長期臥床,致使雙下肢廢用性萎縮,不能行走。入獄后,因母親及其他家人都沒來看他,情緒低落、憂郁、自我否定、焦慮不安、破罐破摔,有自殺傾向。仔細觀察他在獄中的行為表現。他自述全身不舒服、乏力、頭暈、頭痛、胸痛、腹痛、睡眠不好、記憶力下降。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心理學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