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4158
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焦慮狀況與影響因素 【摘要】本文通過訪談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大三、大四的學生進行了大學畢業生擇業心理的調查。結果表明,畢業生對擇業認知、擇業心態和擇業價值取向上存在較多的問題,綜合原因是社會經驗不足、認知不足,缺少專業的就業指導和職業生涯規劃。 【關鍵詞】應屆大學畢業生;擇業心理現狀;就業焦慮;影響因素 一、問題分析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的改革和高等教育規模的迅速擴大,高校畢業生的數量迅速增加,就業難的問題曰益突出,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數據計算,我國高校畢業生的數量由2001年的103.4萬人增加到2011年的660萬人。畢業生就業壓力已經越來越大。畢業生人數與就業崗位相比供大于求,待就業人數與社會有效需求短期內增幅有限的供需矛盾曰益突出,同時就業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 隨著近幾年來全國大學畢業生人數的劇增,就業曰益成為各高校特別是在校大學生最關心的話題。同時,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也將隨之嚴峻,根據深入幾個就業單位調查,各單位領導的擇人理念基本是“專業素質過硬且綜合素質高的人才”。雖說各種等級證書很能反映一些問題,但我們更看中的是個人能力,這才是真正的證書的含金量所在。學校領導們也提出了類似觀點,現在各用人單位都在堅持“求人,用人,育人,晉人,留人”的方針,英語四、六級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并不是判斷人才的根本標準,個人的專業技能及以后工作中表現會讓我們決定最終留人不留人。 領導還指出:選擇就業時應該開拓視野,畢業生應根據自身的條件敢于突破傳統習慣心,理智跨專業就業,這也不適為一個好的擇業觀念。 另外,就業單位招聘人員告訴我,在校期間,大學生一定要注重對就業素質的培養,這其中包括合理的知識結構,扎實過硬的專業知識,良好的擇業技巧以及交際表達能力,應變能力和心理素質等。當然,在就業的這條大道上最根本的還是靠畢業生的知識、能力和品質,靠自己的實力,而實力就是就業素質。 注重專業學習和專業實習。專業強,基礎厚,理論深,技能精,是每個用人單位渴望的人才標準。本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參加社團活動和學校組織的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對就業有正面影響。作為大學生進行能力鍛煉、施展個人才華的重要舞臺,社團活動和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在引導學生走向社會,培養學生的興趣、技能和才能,充當學生與社會交往渠道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視。因此,在不影響專業學習和專業實習的基礎上,大膽地走向社會、參與包括兼職在內的校外活動是大學生提升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徑。 二、實地調查本次調查的對象為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6位大三大四男生和5位大三大四女生等臨近畢業的學生,對他們進行就業焦慮情況及負性生活事件的調查。 三、調查結果 通過直接訪談12位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大三大四臨近畢業的男女學生,發現主要存在如下心理:1、焦慮心理:由于擔心不能達到預期目標或因為盲從、自負、自卑等原因,求職時遭受拒絕或失敗等挫折而形成的緊張不安的情緒狀態,它是由心理沖突或遭受挫折而引起的,是一種復雜情緒的反應。 2、自卑心理:一些大學畢業生自我評價偏低,過低估計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水平,過低評價自己的意志力。表現在擇業過程中,悲觀失望,抑郁孤僻,不思進取,不敢參與擇業市場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心理學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