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4308
論心理咨詢在中學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 要] 通過對心理咨詢在中學教育中體現出的地位和作用,來表明心理引導乃是中學教育中不容忽視的重要部分,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是未來人生道路上最大的財富。[關鍵詞] 心理咨詢 中學教育 青少年
由于社會的快速發展,生活方式、文化觀念的更新,給人們帶來的心理困惑也隨之增多,使得現代人的心理問題快速的加劇,同樣外界環境對青少年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學校為預防和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對心理健康的關注也日益重視,在校園中開展了心理咨詢活動。 一、在中學開展心理咨詢的必要性 心理問題是每一個學生隨時都可能遇到的,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與自我意識等方面,他們都可能會產生各種心理問題。 1、青少年階段的特殊性 根據埃里克森心理社會發展階段理論,青少年階段由青春期開始到20歲左右,是個體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由于性發育成熟,青少年主要發展特征有:進入青春期,身體成長迅速,比較留意異性,智力發展達到高峰,重視朋輩團體規范,生理、心理不穩定但開始走向成熟,人生觀開始形成等。 (1)生理發展 青春期的起始一般以女性初潮與男性夢遺為主要標志,青少年在性成熟后,生長迅速,生理機能逐步加強,出現第二性征并開始具有生殖能力。然而由于青少年在生理與心理發展方面并不平衡,他們對行為后果沒有很深的認識,因此往往在嘗試了性行為后對自己造成傷害。 (2)心理發展 青少年期是人一生中智力發展的高峰期。在這個階段,推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了更加整合的水平。從性成熟到17歲被稱為青少年前期,他們擁有想象能力,好爭辯,期望不受權威人士管制,由于其能力與期望存在差異,他們要求獨立卻心有余而力不足,從而導致內心矛盾。18-20歲左右被稱為青少年后期,青少年開始逐漸獨立于父母,其心理和經驗發展使得他們已經逐步能夠控制情緒,行為比較穩定成熟,解決問題的手法逐步老練。 (3)社會性發展 在這一時期,青少年自我意識繼續發展,并努力尋求自我的身份,在某些時候會出現個人的認同危機。如果認同失敗,個體則會陷入角色混亂之中。這是大多數人成長的必經之路,也只有這樣,青少年才能發展出一個多元化的身份認同,形成“忠貞”的美德與積極進取的人生目標。青少年時期的家庭、學校、同伴和社會等方面呈現出各自特征。一般而言,越軌少年多出現在家庭管教不當的家庭。 2、學校教育的局限性 學校教育的片面發展加劇了學生的心理問題。 (1)從學校教育來說看,為了適應國內發展和國際競爭的需要,我國進行了教育改革,大力推行以培養學生全面素質為目的的素質教育,但是仍然有部分學校,在應試教育功利性的推動下,很少有人將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作為自己的培養目標,學生創造性的發揮、良好性格的訓練、健全人格的發展等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片面的應試教育視學生如機器,不重視學生的需要的滿足和其內在價值的選擇,壓制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和自我選擇的自由,從而使教育成了一種不重視人的全面發展的機械訓練過程,暗中阻礙了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許多都是畸形教育的必然結果。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心理學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