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5952
培養小學生心理承受能力淺析 [摘 要] 心理承受能力是指個體能承受失敗,挫折打擊的能力。提高小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從小培養學生不怕失敗的勇氣和從失敗中站起來的堅強意志,是我們小教工作者義不客辭的責任。 通過分析小學生心理挫折的成因,以及觀察其受挫行為,然后從不同的角度談談培養小學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必要性。從而得出培養小學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方法、途徑:一、從戰勝失敗、挫折的過程中,培養小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二、結合少先隊活動、體育活動、各科教學等施行保護性的挫折教育,培養學生心理承受能力。 總之,從小培養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應通過教育和幫助,使學生勇于面對所遇到的挫折,善于調節挫折后的心理,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具備應付挫折的能力。這種能力正是學生將來成人﹑成才的基本條件。[關鍵詞] 承受能力 心理挫折 挫折教育 成因 表現 途徑
世界衛生組織(WTO)指出:“健康不僅是疾病與體弱的匿跡,而是身心健康的完美形態。”《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通過多種形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其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因此,隨著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被教育界所重視,而預防學生心理受傷害,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這是目前小學階段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 心理承受能力是指個體能承受失敗,挫折打擊的能力。每個人在從事有目的的活動時,總會遇到障礙或失敗的打擊,即使是小學生,他們也會遇到諸如:學習上的困難、身體方面的不適、同學間的磨擦、家庭環境的不利等等的不如意。又因為他們年齡小,認知水平低,社會閱歷淺,所以他們承受這些挫折的能力也就顯得較稚嫩,極易產生消極、性急、暴躁的不良情緒反應,甚至在心理受挫,后會造成行為偏異。據上海市中小學生心理研究協會對本市1684名中小學生的抽樣調查結果表明:本市中小學生心理問題發生率為15.43%,而值得注意的是,小學年齡組的學生發病率為23.29%,遠遠高出中學年齡組9.1%,可見,提高小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從小培養學生不怕失敗的勇氣和從失敗中站起來的堅強意志,是我們小教工作者刻不容緩,義不客辭的責任。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小學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