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3701
葉圣陶教育思想對提高當代語文教師自身素養的啟示【摘要】目前語文教師中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教師自身并不喜歡語文、不擅長語文、不精通語文教學,自身知識結構還比較單一。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在文學家、教育家葉圣陶先生的思想啟示下撰寫了提高當代語文教師自身素養的幾項策略與具體方式。
【關鍵詞】葉圣陶教育思想 語文教師 素養
葉圣陶先生(1894~1988)是我國現代最受敬重的文學家、教育家之一。他的語文教育思想影響了近一個世紀的中國語文教育,并仍然對中國21世紀語文教育的發展發揮著積極的作用。走進他的字里行間,我們會深感語文教師的自身素養對于孩子語言的發展、身心的成長是多么重要,而做一名“真正合格”的語文教師的確不簡單。目前語文教師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有些語文教師尚不喜歡語文。 語文是眾多學科中最具人文性的學科,從事這一學科教育的人首先應該是喜歡這一學科的。但從對中小學語文教師的調查來看,真正看過“四大名著”的語文教師很少,僅占調查人數的20%,經常利用休息時間看現當代中外文學作品的,更是少之又少。葉圣陶曾說過:“教育的道理多端,教育的方法各式各樣,而‘身教為先’總歸是最重要的一條。”一個不傾心語文、不廣泛閱讀的語文教師,一個不欣賞語言文字精妙之處的語文教師,是不可能使他的學生充分感受到語文獨有魅力的,自然也無法使他的學生摯愛語文,對語文產生濃厚興趣。 2.有些語文教師并不擅長語文。 葉老指出:“唯有老師善讀善寫,乃能導引學生漸進于善讀善寫。”可上海《語文學習》舉辦過一次教師、學生的同題作文競賽,出人意料的是教師的作文總體水平竟不如學生,令大家都瞠目結舌。誠然,語文教師除有時發表教學論文之外,又有多少人在真正寫作呢?葉老認為,“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關系。”而且能寫的人對教材的分析往往也比一般人要深刻得多,深受學生歡迎。可現實中我們大多數語文教師沒有充分的閱讀感受、寫作體驗,更多的只是對教材表層的理解,或依照教參的說法人云亦云,于是整堂課中缺乏“我”的主體意識和對教材的再創造,上課就勢必顯得呆板,乏味。 3.有些語文教師還不精通語文教學。 如今,教育更走向人文化、科研化。國內外諸多教育學、心理學及教育心理學等方面的研究發現或學說理論不斷涌現,教師們也越來越明確地知曉“更適合孩子的才是更好的”,但是執教于課堂的教師們,有多少能夠時時把握兒童的心理需求、準確采取教學方式、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的呢? 4.大多數語文教師知識結構比較單一。語文是極具綜合性的,它的內容涉及面廣,因此要求語文老師除了具有扎實的語文知識外,還應當有一定的相關知識,對各種知識領域都有所涉獵,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雜家”。可事實上很少有語文教師能夠博古通今、學富五車,尤其地理、自然、科技等方面的知識,恐怕更是多數語文老師的盲區。于是,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小學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