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5788
對當前小學語文“第一課時”一些現象的理性思考 [摘要]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第一課時在平時的教學研究中顯然被忽視了。教師在教學時簡單程式化地處理,讓第一課時越位、錯位并乏味。我們認為,根據語文學習規律,第一課時應喚起閱讀期待,有效初讀文本,落實字詞目標,開展質疑問難。按照學生閱讀的習慣,第一課時的教學應激發興趣,產生期待;放手試讀,讀有成效;再讀課文,落實基礎;抓住重點,留下懸念。 [關鍵詞]小學語文 第一課時 思考 放眼當前的教研舞臺,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很少有人單獨執教第一課時。偶有執教第一課時的,也往往會上得不倫不類。第一課時的教學,成了探討中的一個空白點。很多老師面對第一課時,往往無所適從,要么認為第一課時難上,沒有現成的方法,要么認為第一課時沒有意思上不出名堂,總之,第一課時難以把握。閱讀教育教學研究書籍和報刊雜志,也很難找到教學研究人員、專家學者從理論的高度和實際的操作上給一線教師明確的指點。不可否認,語文第一課時被忽視了,成了被遺忘的角落,結果在教學中出現了一些令人尋味的第一課時現象。本文試對第一課時的研究情況作一個簡單的闡述。 一、明確第一課時的目標與內容 語文第一課時學什么?怎樣更準確地給第一課時定位?語文第一課時該怎么上?許多教師心存疑慮,但又不知如何下手。葉圣陶先生指出:“語文課到底包含哪些具體的內容,要訓練學生的到底有哪些項目,這些項目的先后次序該怎么樣,反復和交叉又該怎樣……諸如此類,現在都不明確,因而對教學的要求也不明確,任教的老師只能各自以意為之。”我們常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這前一個“法”是由學科性質、學科學理構成的基本原則,后一個“法”是具體的策略方法。葉老的話告訴我們,基本的教學內容和環節要有科學的方法和次序可循。 閱讀教學應該是有起點的,每一課時應該有明確的目標,應該有自己的課時重點。從我們的家常課看,識字學詞、讀通文本、了解課文內容梗概、理清文章脈絡,應該是第一課時的內容。著名教育專家周一貫老師說:“讓每一個孩子讀通課文,這是閱讀教學的底線,是我們語文教師的職業道德,更是我們語文教師的良心所在。” 在新課程頒布實施以前,也就是上世紀90年代,許多語文老師都非常重視第一課時的教學,這源于那個時代閱讀課的目標設定。那時大綱將三維目標分開表述,先是認知目標,它主要解決整體感知課文后字詞的立即段落的劃分、段落大意以及主要內容的歸納等,當然課文一定要讀熟。其次是能力目標,這主要解決學生對文本感悟及語言運用的能力。最后是情感目標,主要體現語文的思想性和教育性。正因為對目標分層把握,所以許多老師對第一課時不敢怠慢,有了第一課時的扎實,進而學生才能順暢地走進文本,真正與文本實現零距離的交流。 (一)第一課時的錯誤現象 現象之一:空中樓閣――越位 學生不能對文本進行充分的讀,有的只是讀一、二遍課文,有的只是讀了文章一、兩段內容,就去理解、感悟文本,探究文章內涵、品味語言文字,學習遣詞造句,結果是學生讀不準字詞,讀不通語句。試想:這樣我們的孩子究竟拿什么去進一步的學習。至于品評文字、體會情感、升華思想,那也只能是教師心中的空中樓閣。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小學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